楊再舜:微客輕客分類已到必須并軌地步
B、微型客車正向大型和類MPV二極發展發展
近年來,隨著中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毀農田蓋樓房越演越烈,農民洗腳進城當市民了,耕地沒人種了,每年高價購買進口世界糧食一半,十四億中國人已經不能自已養活自已了。類似汽車制造業實體經濟已被房地產業所替代,因為房地產業沒有高科技,各地方政府只要出賣農民土地搞房地產業,錢不僅來得快捷,而且對推高GDP政績起著決定性的關鍵作用,GDP政績高才能進一步升官發財。因此,從最上至最下賣地蓋房成為第一為人民幣的工作要務。

中國城鎮化的不斷惡性膨脹擴大化,使得商用車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用戶對車輛承載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希望有一種產品結合傳統微客在政策上享有的經濟性和輕客的多功能性,促使微客不斷向大型化方向發展。隨著我國城市物流經濟的發展和環保要求的提高,城市物流運輸市場的主力車型可向大微客與小輕客融合而成的新經濟型多功能商用車方向迅猛發展。
用戶購買微客的主要用途就是拉貨,車體空間變大,就意味著運輸效率的提高。如果購車成本和油耗都不大增的情況下,加長、加寬、發動機前置等,令產品的舒適性和安全性有了較大的提升,大型微客自然能贏得更多用戶。與此同時,微型客車也出現小型化趨勢,即向超低價位跨界型準MPV方向發展,如長安歐諾、五菱鴻途、宏光、長安金牛星、東風小康C37 和K07Ⅱ、哈飛路尊、駿意、昌河福瑞達、浪迪等,都是以求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和豐富產品線為前提的。
在中國式汽車車型與品系分類體系中,與輕型客車比較接近的兩個平臺分別是微型客車和中型客車平臺,由于技術和設計上有相近的地方,這三個平臺的某些車型在功能上存在著一定的相似與疊加性。輕客是基于輕型車平臺的一個產品,因此其與微型客車以及中型客車平臺的某些物理性存在著一定的功能相似性;而輕客又是輕型車平臺的一個分支,因此它還與輕型車平臺另一共用底盤——輕卡存在一定的功能相似性,如老款依維柯-得力等車型。當輕客與這些功能上相類似的產品在價格上趨于接近時,產品替代關系就在市場上產生而顯現出來了。

東風小康
歐美發達國家的城市物流運輸采用的都是封閉式貨車(非承載式)。在我國的一些大中城市因限制政策所致而導致微客、輕客逐漸取代輕卡與皮卡,進而成為城市物流的主力軍,造成目前大微客市場處于迅速發展階段,與低端日系海獅輕客形成直接競爭。從功能、用途上看,這兩種車型有逐漸融合的趨勢。微車逐步從乘用向貨運方向發展。無論是微客大型化還是輕客小型化,都在逐漸向多功能商用車市場靠攏。
C、微型客車享有政策上的絕對優勢
不可否認微型客車由于物美、價廉、實用而非常符合當今中國國情。無論是在購置和使用階段以及在享受政策方面,微型客車都占有先機。因此,二十多年以來,微型客車基本與整體汽車市場發展同步,以逐步穩固地快速增長。2006年,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的意見》,要求各地解除對小排量車的限行政策,盡管當時部分中心城市仍以各種手段限制微車,微車的生存壓力絲毫沒有減輕,但微型客車在城市物流市場卻并沒有萎縮,反而進一步擴大了發展空間。
2006年4月1日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的意見》,對現行汽車消費稅的稅目、稅率及相關政策進行調整,其中新稅率使輕型客車2.4L和2.8L分別由舊的5%,提高到9%和12%;而大微客還是享受原微型客車的消費稅3%,同時要求各地解除對小排量車的限行政策。除此之外,大微客在過路過橋費、養路費上都可按一類車收費,比按二類車收費的輕客節省了一半的費用,營運費管理費或無或少許。因此,加長加高加寬加大馬力加大功能的“四大微客”在稅費上鉆了一個政策的空檔,徹底打破了這一市場均衡,顯而易見優勢將更加向微型客車方面傾斜,與傳統的輕客車企搶奪市場有限的一杯羹。
與此同時,成本的優勢也促進了消費者更愿意購買大型化的微客,大微客產品分流了一部分低端輕客用戶。尤其是在2009年,在“汽車下鄉”政策中,國家對購買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給以一次性財政補貼,再加上國家對1.6升以下排量的汽車購置稅減半優惠的“雙重補貼”政策延續到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中國微型客車還會將以200萬輛以上的速率快速發展,成為中國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唯一車型。
若按此發展之慣性,預期2013年和未來幾年中,微型客車市場還將會回歸理性發展的同時,隨著新產品新品牌的不斷加入,使得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單家企業的利潤和份額出現下降趨勢,微客銷量或繼續保持低位運行態勢,而整個市場也將進入多廠家、多品牌充分競爭的“戰國時代”。不過微客市場還將年以均可能會以5-10%或再略高的增長態勢的預期,這對于產銷量和社會保有量極大的微型客車來說,也是全球車型品系最大而無法比肩與超越的中國微型客車市場。
隨著近年來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物流市場需求品種多樣化,且不斷呈增長態勢。市場上需要方便、快捷地運送貨物,這也為加長車身微客躋身城市物流領域打開了空間。因此,加長車身微客與輕客的用途具有相似性,但價格又普遍較低,對低檔輕客產生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且更容易被多數用戶接受。大空間成為微型客車的最大賣點。與此同時,加長車身微客價位都在3.8~6.8萬元之間,投資成本低且回收也快,相對輕客車而言有著“薄利多銷、少拉快跑”的優勢,非常適應農村客流量少,線路冷熱不同等客運市場。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及道路的逐步改善,加長車身微客在中國廣闊的農村有著巨大的營運市場空間和更多地充當偏遠地區的所謂“校車”。
目前,城市零售業對物流運輸的需求推動了微客大型化。城市零售點數量多、布局密集,用輕客運貨空置率較高。相比之下,“四大”型微客非常適合短途運輸,正好滿足私營小業主發展零售業的要求。相比輕客油耗低,比傳統微客空間大,是結合這兩種車型優點的新型多功能商用車。大微客在品質上比傳統微客有很大提升。它的推出,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與輕客相比,大微客的功能、用途更加多樣化,購買、使用成本更低,且駕駛執照不需要一年一審。與傳統微客相比,大微客的空間和承載能力有了較大提升,但是價格沒有明顯增加。
D、“四大微客”率先與日系輕客接軌
此外,“四大微客”既有日系海獅短軸輕客的空間,又有微客的輕便靈活性。大多數產品發動機升功率一般都大于小型微客,排放歐Ⅲ或歐IV標準而優于大多數日系輕客歐Ⅱ排放,而且基本上通過了國家二期燃油消耗排放法規要求。底盤為承載式車身而有些歐系輕客為非承載式車身,因此“微輕客”具有轎車的平順舒適性,同時還體現在大空間和大載重的優勢上,擁有比傳統微客大30%左右的車內空間,能彈性擠壓乘坐8~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