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起家 解密東風柳汽自主品牌發展之路
“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的精打光。干稻草,軟又黃,金絲被兒蓋身上,不怕北風和大雪,暖暖和和入夢鄉……”80多年前,在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環境中,醞釀產生了艱苦奮斗的井岡山精神,而這首歌既是昔日井岡山艱苦生活的真實反映,也是對井岡山革命先輩艱苦奮斗精神的生動寫照。
歷史告誡我們,越是茫然的時刻,越需要堅定的信念;越是艱苦的時期,越需要吃苦耐勞的精神。于是在井岡山精神的最終形成中,堅定信念被賦予井岡山精神靈魂的所在,艱苦奮斗則被作為井岡山精神的基石。
2015年,堅持以井岡山精神為指引的東風柳汽進入發展的第61個年頭。盡管2014年柳汽以全年累計產銷汽車28萬輛,同比增長24%的業績,脫穎而出成為行業中一匹“黑馬”,期間更憑借“2015中國100佳自主品牌”的榮譽獲得外界認可,然而在過去的六十年間,柳汽的汽車自主品牌之路也并非走的一帆風順:企業初創時的艱辛,起步造車時的困局,經濟危機中的考驗……面對種種困境,艱苦奮斗的井岡山精神為柳汽人一次次注入堅定的信念,每一次困境中砥礪奮進,也都讓柳汽在自主品牌創新道路上走的愈發堅定!
堅定信念 創業之初克難關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工業基礎薄弱,特別是汽車工業幾乎為零。因此作為較早一批踏入汽車制造領域的企業,東風柳汽在正式生產汽車之前,也同樣經歷過一個起步的積累階段,這就是柳汽的前身——柳州農業機械廠。

農機起家
1954年10月6日,作為廣西支援農業生產建設的重要項目,柳州農業機械廠在柳州市水南街76號正式掛牌成立。1955年,廣西省政府把柳農定為廣西生產五三步犁、雙輪雙鏵犁等新式農具主導廠,次年在位于柳州市蝴蝶嶺的柳農新廠順利竣工后,按照廣西工業廳的安排,柳農開始第一次涉及較為復雜的機械范疇——水輪泵。此后開始了長達15年之久的以農機具支援全國建設的歷史。

支援全國建設的柳農水輪泵
1968年,為國爭光、為農業生產做出重大貢獻的水輪泵嚴重滯銷,柳農陷入嚴重困境,正當柳農四處尋出路之際,全國掀起了一個生產汽車的熱潮。柳農人高瞻遠矚,抓住機遇,以“堅定信念”的精神為指引,爭上汽車!
為了盡快拿出樣車,幾乎毫無造車經驗的柳農人克服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用鐵絲 、紙、木頭做成駕駛室模型,經上百次修改,僅用16天就硬是用大錘敲成了駕駛室。壓制汽車大梁按常規起碼要用1500噸壓力機壓制,而柳農只有一臺300噸的油壓機,經反復試驗,用“劈柴下尖”的方法,螞蟻啃骨頭,把300噸壓力集中在一二寸面積上一點點壓制,終于把大梁壓制成功。在各方配合下,廣西第一輛汽車——“柳江”牌汽車終于誕生,而柳汽以汽車制造為主的新的創業也由此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廣西第一車“柳江”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