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值得一提的是,在D90背后和用戶一起“造車”的汽車設計師,工程師,項目管理團隊都來自中國,他們不僅有著自己的設計理念和風格,更懂得如何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并能把每一個訴求點,都恰如其分的表達在產品之上,這背后從設計到研發,從供應鏈管理到品質把控,都體現了中國汽車品牌在專業水準上,已經不輸于任何國外汽車品牌。假以時日,我們堅信中國本土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將站在世界舞臺上,并贏得世界級榮譽。
打通汽車行業C端和B端 任督二脈 C2B造車厚積薄發
D90的獨特之處,在于產品實力驚艷之外,獨有的C2B業務模式全業務鏈踐行,也是車界首創。
對于上汽大通來說,C2B的業務模式,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根植于歷史、現實和未來之中的,生長在強大的內部體系和外部環境之中的。
要真正實現前端需求與后端研發、采購、生產制造、服務的打通,C2B是真正的方向,但C2B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這要求整車廠商從內部運營能力到整個觀念上,都要具有天然的變革基因。
“在汽車行業,上汽大通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通過業務的累積,我們提出并落實了C2B業務模式。選擇這一發展模式,上汽大通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藍青松表示,C2B的起點就是個性化定制,在上汽大通創立之初,還沒有得到市場認可之前,不得不接那些合資企業不愿意接的定制化程度非常高的訂單。因此,從原先設計的乘用車大規模生產方式轉到改裝的模式,形成了兩種生產方式混合的全新生產模式。內部運營體系的創新滿足了小規模定制化的個性需求。目前為止,上汽大通的特改訂單比例達到 40%,超過 20000 種車型的組合配置,建立了有效保證效率和質量的小批量,定制化的流程和規范。這便成為了上汽大通實行C2B的有利條件,塑造了上汽大通與生俱來的DNA,從而為實現智能大規模定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得益于技術的進步,上汽集團是目前國內汽車行業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公司,上汽大通所有的業務都是建立在上汽集團這套強大的信息系統之上,從產品設計、制造系統、物流、采購、營銷,到財務申請,上汽大通打通了“產品數據—工藝開發—現場工藝指導”等全過程的數據傳輸,能做到“跟蹤到每一個零件”,這使得作為B端的研發生產環節,有了大數據的運營骨架,得以在供應鏈上完成零部件產品直聯消費者的顛覆式革命,用“透明工廠”的生產可視化,實現智能定制、按需支付、全時跟蹤、原廠認證、用戶直連的真實價值體驗。
上汽集團和阿里的聯姻,也讓云計算、大數據運用、智能互聯技術的新鮮血液注入到了上汽大通的C2B模式之中,移動互聯網的強大之處在于,它獲得數據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儲存的數據量反而越來越大,這位上汽大通用互聯網思維方式和手段運營C端提供了抓手。
除了之前提到的“我行MAXUS”線上互動平臺已經邀請用戶直接定義、設計和驗證,上汽大通此次還在上海車展上,發布全新的上汽大通“我行”智能互動平臺測試版,自此用戶可以直接參與到選配,和定價測試環節。在這個過程,信息是雙向的,客戶可以直接給到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值,作為企業又可以不斷得獲取客戶需求,讓上汽大通在生產和信息化環節的體系能力外化成實實在在的用戶價值。所謂供給側改革,抓手也就在其中。
打通了C端和B端的上汽大通,實際上也就打通了中國汽車品牌的“任督二脈”,在C2B的模式下,汽車企業可以直接和客戶對接,反向推動汽車企業在設計理念、制造工藝等方面的提升。促進企業供應商組織能力,企業設計研發體系,企業和消費者、供應商互動平臺建設等帶來質的飛躍。
由此帶來的更深遠影響在于,中國汽車品牌將不再依靠引進別人落伍的車型或是簡單模仿別人,而是能在C端數據和B段信息化的結合之下,不單能設計出類似D90一樣,具有引領性的產品,甚而后發先至,以極低的成本和靈活的身法,搶先撞線西方倡導的工業革命4.0,并且是用中國人自己的《中國制造2025》邏輯和語境。
大通速度破界而來 中國品牌自信崛起
汽車行業內的共識是,上汽大通在上汽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實現了快速發展,創造了備受關注的“大通速度”。
在“大通速度”的背后,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膽量;2011年,上汽大通的首款產品V80正式推向市場,進入到由寡頭壟斷的寬體輕客市場。在這個狹小的細分市場,上汽大通用兩年的時間躋身行業前三甲,一戰成名。2014年,上汽大通進入中高端MPV市場。多年以來,這個細分市場同樣由跨國品牌壟斷。G10以15-25萬元的價格入市,再次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今年第一季度,G10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銷量猛增88%,成為單一車型平均售價最高的中國品牌。
在“大通速度”的背后,是對自我的堅持,因為打出了自己的風格和特色,在海外市場上,面對去年輕型商用車市場整體低迷(同比增長2%左右),出口趨冷(同比下滑23%)的狀況下,上汽大通逆襲而上,取得了2016年全年整車銷量46123輛,同比增長32%;出口銷量突破7008輛,同比增長47%的業績。尤其在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市場,不但止住了中國汽車品牌下滑的趨勢,而且在澳大利亞市場占有率僅次于豐田,新西蘭市場占19%。在海外市場,上汽大通的產品已經出口到4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發達國家市場成為一大亮點,產品主要銷往澳大利亞、新西蘭、愛爾蘭、英國等發達國家。2016年,上汽大通是澳大利亞市場銷量第一的中國品牌。
在“大通速度”的背后,是認知升級的不斷自我革新。
在前景向好的房車市場,上汽大通正刷新行業固有的認知水平,從傳統的汽車制造商向綜合服務商轉型。依靠著“房車生活家” 全生態業務鏈打造,使得平臺成為房車用戶線上智能服務入口,指導大通房車后端的房車設計、生產,構建大通房車智能化、數據化、互聯網化的服務與營銷。在全國18個核心城市布局房車租賃業務,致力于成為中國房車第一品牌。
在新能源技術和智能駕駛研發領域,上汽大通的速度也快于競爭對手,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技術和開發能力,從純電動寬體輕客的EV80到G10的混合動力,乃至即將推出的新能源跨界車,前瞻性的發展,正來源于對消費升級和技術進步的認知升級。
在“大通速度”的背后,是對汽車行業固有邊界的完全消融,在產品上,上汽大通形成了寬體輕客、皮卡、Minivan三大典型商用車平臺與MPV、SUV(CROSSOVER)兩大跨界車平臺的“兩翼并舉、跨界發展”的格局,D90以智能定制化打破了行業邊界,為中國品牌的發展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發展維度。更用C2B的業務模式,化解了技術、成本、時間和組織的邊界。在C2B業務模式的方向之下,上汽大通不但構建了產品性能快速迭代和服務商快速迭代所需的組織保障體系,更有了與這一模式相適應的一系列認知升級能力。
上汽大通的快速發展一再證明,中國品牌汽車企業的發展之路在于,只要敢于在思維模式上的突破,就沒有所謂的紅海市場,只要善于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 就沒有顛覆不了的固有體系模式。只要敢于堅持自己的風格并且勇于跨界而行,就沒有不能超越的競爭對手。
2017年上海國際車展,上汽大通將證明:中國汽車品牌, 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