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新常態下經營戰略 康明斯攜行業伙伴共慶在華四十周年
康明斯中國員工還通過積極參與在用公交車排放升級活動慶祝在華40周年活動。北京市環保局為了進一步減少公交車排放污染,為解決使用SCR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的重型柴油機車在低負載或低速行駛時可能導致氮氧化物排放升高的問題,發布了新北京地方標準,預計新標準實施以后國四和國五排放的公交車每輛平均將進一步減少60%的氮氧化物排放。康明斯是首家積極響應此次環保舉措的發動機企業。位于武漢的康明斯中國研發中心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研發滿足新標定要求的技術和措施。解決方案很快出爐:一方面發動機需要在排放后處理系統增加保溫材料,另一方面要同時通過軟件升級刷寫發動機標定,以進一步提升運營性能,優化排放指標。針對公交運營的特點,為了最大程度上減少升級工作對車輛正常運營的影響,康明斯員工正在以社區服務的公益形式利用周末時間進行軟件升級的志愿者服務。
盡管目前部分在華外資企業有撤出中國市場的趨勢,康明斯堅信,中國的市場仍然有巨大的潛力。在已有布局的基礎上,康明斯將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進一步以客戶為導向,一方面加強本地研發能力的建設,引進綠色環保的創新技術,另一方面,拓寬后市場服務網絡,精進服務水平,提升用戶體驗。2015年,康明斯在重慶的大馬力發動機技術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奠基動工,預計將于2016年年底完成技術中心的建設,于2018年年底完成生產線和配套設施的建設。
康明斯與中國的聯系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40年代,羅斯福總統簽署《租借法案》,向包括中國在內的38個國家提供援助。在那場中國人民抗擊侵略者的正義之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上世紀70年代,隨著中美關系緩和,中國逐步開啟改革開放之門,康明斯也成為第一批弄潮兒,擁抱這片匯聚機遇與挑戰的廣袤土地,正式開始了與中國的業務往來。
作為最早在華進行發動機本地化生產的西方柴油機公司以及在華最大的發動機行業投資者,康明斯及其關聯子公司在華累計投資超過10億美元,到目前為止,康明斯在華總計設有30家機構,包括16家獨資和合資企業,員工9,000多名,生產發動機、發電機組、交流發電機、濾清系統、渦輪增壓系統、后處理和燃油系統等產品,康明斯在華服務網絡包括12家區域服務中心、30多家客戶支持平臺和2000多家在華獨資及合資企業授權經銷商。
康明斯長期堅持與中國大型企業結成戰略聯盟,實現共同發展。四十年來康明斯已經與包括東風汽車、重慶機電、陜汽集團、北汽福田和柳工集團在內的中國行業領先企業組建了五家發動機合資廠,康明斯二十四個發動機系列中已有十五個在中國本地生產。
康明斯的中國之路:
1975-1979 東飛敢為人先一往無前
1975年,時任康明斯董事長埃爾文?米勒專程訪問北京,米勒也因此成為最早來華尋求商業合作的美國企業家之一,為康明斯在中國市場的深耕奠下基石。1979年,康明斯中國代表處在北京成立。康明斯也成為最早在華設立辦事機構的跨國公司之一。
1981-1986雁棲擇木而棲蓄勢待發
自從1975年進入中國礦山市場以來,康明斯K系列和NH系列大功率柴油機的整體性能得到國內用戶的普遍好評。1978年夏,康明斯與中方開始談判技術引進,在中國進行本地化生產。中國重汽集團與康明斯正式簽署技術引進協議,在重汽下屬的重慶汽車發動機廠許可證生產康明斯10~50升大馬力柴油機,填補了中國高性能大馬力柴油機領域的一項空白,而康明斯也成為最早在華進行本地化生產的西方柴油機公司。
1983年,康明斯推出全新B和C系列中馬力發動機(3.9~8.3升),正式進軍全球中型柴油機市場,中國的行業決策者們也在考慮上馬新型發動機項目。1986年,二汽與康明斯公司簽訂B系列柴油發動機產品和制造技術許可證轉讓合同,正式開啟與東風的合作。
1994-1997 齊心惠而好眾攜手同行
1992年鄧小平南巡奠定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二次浪潮。從1993年夏開始,康明斯高層主管密集訪問中國合作伙伴,在1994年到1996年的短短三年時間里,投資建立了五家合資企業和一家獨資工廠,實現了康明斯中國業務的又一次跨越式發展。
1998-2000 領航謀定后動決勝千里
90年代末,康明斯中國區制定了后市場網絡計劃,全面開始服務平臺的鋪設,以更貼近客戶的姿態投入市場競爭的大潮。新千年的到來,讓世界為之振奮。康明斯的在華事業也推向新的高峰。康明斯在中國深入發展分銷服務、技術研發、產品開發、合資合作,成為中國相關產業的有機組成部分。
2005-2009偕行創新為本合力為源
頂尖的技術和一流的研發能力是康明斯成功的基石。通過與中國主機廠客戶通力合作,康明斯中國研發力量正在鼎力支持中國汽車和工程機械企業的自主創新步伐。
2010-2015振翅乘風而起穿云直上
從關鍵零部件到發動機整機再到電力系統,康明斯完整產品線都已順利完成在華生產能力的建設。為更好服務于多元化客戶領域,康明斯及時調整產品定位,從高端向主流市場延伸。進一步拓寬市場領域,更有力的支持中國主機廠客戶國內、國際的市場戰略。憑借先進的技術優勢,康明斯在中國不僅率先推出滿足新一代排放法規的產品,形成國內外市場的領先優勢。
2015-未來騰飛厚積薄發永續發展
從產品進口、許可證生產,到合資生產,再到聯合研發,康明斯進入中國已經40年,我們和合作伙伴攜手前行,和諧發展;在未來的征程中,康明斯將更靈活的業務模式,以更好的適應中國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繼續為合作伙伴、終端用戶和行業創造價值,明天會更美好,成就會更輝煌。
康明斯在中國
康明斯與中國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半個多世紀前的1940年代。1941年3月11日,美國總統弗蘭克林?羅斯福簽署《租借法案》,向包括中國在內的38個國家提供戰時援助。《租借法案》對華軍援物資中就包括配備康明斯發動機的江防巡邏艇和軍用卡車。
1944年末,一家重慶企業致函康明斯公司,尋求建立商業聯系,在中國進行康明斯發動機的本地化生產,時任康明斯發動機公司總經理埃爾文?米勒在回函中對此表示了濃厚的興趣,希望中日戰爭結束后康明斯能夠在華建廠。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米勒先生的想法只能等到三十年后的1970年代,伴隨著中美關系的逐步緩和,才有望變為現實。
康明斯及其關聯子公司在華累計投資超過10億美元,作為中國柴油機行業最大的外商投資者,康明斯與中國的商業聯系始于1975年,時任康明斯董事長埃爾文?米勒先生首次訪問北京,成為最早來華尋求商業合作的美國企業家之一。1979年中美建交,中國對外開放伊始,首家康明斯駐華辦事處就在北京成立。
康明斯是第一家在華設立研發中心的外資柴油機公司,2006年8月康明斯與東風公司合作設立的發動機技術研發中心在湖北武漢正式啟用。
2014年康明斯在華銷售額達38.69億美元,中國區已經成為康明斯全球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海外市場。
關于康明斯
康明斯公司成立于1919年,總部設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哥倫布市,是美國財富五百強企業,并當選《財富》2011 “全球最受尊敬的企業”,是排行榜上唯一一家柴油機公司。
康明斯是全球最大的獨立發動機制造商,產品線包括柴油和代用燃料發動機、發動機關鍵零部件(燃油系統、控制系統、進氣處理、濾清系統和尾氣處理系統)以及發電系統。康明斯通過其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家分銷機構和6500多個經銷商網點向客戶提供服務。
康明斯2014年銷售額為192億美元,實現凈收益16.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