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熱門關鍵詞:客車 卡車 商用車 北汽集團 昌河汽車 兼并 民企 

“中國特色”的兼并:若北汽是民企 會否兼并昌河?

時間:2013/10/25 9:10:07來源:新浪汽車作者:陳煉責編:0條評論

 

好嘛,昌河2012年的銷量恰好是13萬量左右,若單從數字上來看,只要從長安手中搶到了“昌河”,北汽似乎就可以坐上了“第四把交易”。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 “北汽擴充產能實際上也是布局未來,產能先行的戰略下,要想趕超長安集團,必須在布局和產能上超越對方。”

 

但是,不湊巧的是,今年開始,在協調好馬自達和福特之間的關系之后,長安福特開始發力,福特福克斯、翼虎熱度不減,助力長安福特前9個月的銷量同比增長67.2%,達到46.84萬輛。全新增量來自于長安雪鐵龍,這也是長安收購哈飛和昌河之后最大的收獲。隨著法國“女神”蘇菲瑪索的高調代言,雪鐵龍高端品牌DS全面進入中國,PSA為這家新合資企業制定的銷售目標是到2015年,DS將占中國市場的3%,并貢獻20萬輛的銷量。

 

看來北汽是否又要要把長安福特收購到旗下?

 

政府的不作為與亂作為

 

雖然汽車行業還沒有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這般產能過剩,但可以從現在各大廠家不斷的“建店圈地“的速度來看,汽車行業也即將進入”惡斗“的階段。當然,政府對汽車行業的“產能過剩”是有足夠的預期的,但是面對汽車產能過剩,政府應該做些什么,不應該做些什么?政府的終極目標又是否會被下面的企業將經念反了?

 

當初,網絡剛剛興起的時候,不下數萬家企業在做“門戶網站“,至今還記得21cn、tom、163、3721這些牛逼的企業,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僅僅用了“十年余”的時間,就基本上“新浪”“騰訊”“搜狐”撐起了整個江山。當初,數萬家企業在做O2O,但最終只有一個“阿里巴巴”活得很好。如今,電商又是一個炙熱的行業,但最終又會有誰能存活下來?

 

從一個正常的商業角度來看,企業之間有競爭是正常的,現在哪個小微企業不是充滿了競爭?只有激烈的競爭市場才能將那些懶惰的,或者實力不行的人擠出市場,重新建立市場秩序。“弱肉強食”本是商業的競爭基礎。但是,為何中國汽車行業叫了近“三十年”的做大做強的口號,而我們所謂的“大企業”卻依舊在“耐得住寂寞”,在許多民眾期待的點上沒有一點值得喝彩的地方?

 

很顯然,新浪、阿里巴巴、京東應該感謝沒有國企的爭奪,不然,估計目前在電子行業估計是形成不了“強企”。

 

或許國家提出“四大四小“的概念是沒有錯的,或許國家提出”打造百萬級別集團“的概念也不是錯的。畢竟隨著市場的競爭,只有一些大規模的企業才能抵抗”市場風險“,才能算得上”國際企業“ 。但是,錯就做在,國家太愛自己的企業了。

 

一有風吹草動就救市,一有銷量不好的問題就強制讓自己管轄范圍的企業購買,和今天央視暴光的湖北村干部賣“煙酒”一樣,為了一個面子工程,為了一面“紅旗”,根本沒有計算過花費的成本,根本沒有進行過市場調查分析,定位。就砸大把錢下去克隆,從早期的“奧迪”“福特”到現在的“豐田”,紅旗真知道自己的市場群體么?

 

國家推行了“四大四小”,但是卻鼓勵兼并和收購,并沒有鼓勵國企退市。

 

因此,作為國企,收購國企,正印了主管部門的“歡心“,只要收購國企,一路開綠燈,若要想再擴展,想新建據點,那就異常困難。對于兼并完了,是否有利可圖,是否能夠融洽,是否能整合好,這些都已經不是政府主管部門操心的事了。

 

這也造就了目前中國市場的獨有現象,有些企業已經人散樓空,但是就是還有一紙憑證,這個憑證有時候能夠抵得上一張地契,或許就能讓企業起死回生。而許多想進入行業的人,不得不為了這一張紙,忍氣吞聲。鎮江汽車則是很好例證。

 

呵護出來的孩子自然抵抗力很差,自然這些孩子看到的不是消費者,而是自己的父母官,因為他們才會保護自己!

 

若是換成李書福,您讓他花50億研發個新產品試試?

 

若按此思維,頓時明白了,徐先生不愧是高人!當初,上汽、南汽的MG之爭,讓英國人看到了中國傻冒,樂得自收漁翁之利。紅旗目前還象被“熊貓”一樣家養著,所以仍在“耐得住寂寞中”。所以,也明白了,為何房價調控會越調控越高。

 

但是,這種奇葩的做法,何時才能是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