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月薪5千難招公交司機 “國企飯碗”風光不再
“比如說車內溫度吧,就會經常有人要求調高,有人要求調低。”孫師傅說,乘客們的要求千奇百怪,有些人的脾氣還特別沖。
“這份工作的作息還會讓人與親戚朋友格格不入。”孫師傅說,自己的小姑就埋怨過,這份工作“斷六親”,節假日壓根沒有走親戚的機會。
“我帶過徒弟中有幾個是有女朋友的,幾乎都會抱怨連談戀愛的時間也沒有。”由于上下班時間和一般上班族不同,幾乎讓這份工作成了“愛情殺手”。孫師傅自己的妻子,也是吃了“窩邊草”得來的——他妻子原本也是一位公車駕駛員。生下女兒后,還是公司特意做了安排,讓她換成了文書工作,這才算勉強解決了“孩子問題”。
“晚上大概新聞聯播看完,就得睡覺了。”看到記者在看《爸爸,去哪兒》的新聞,孫師傅苦笑說,像這樣的娛樂節目,已經十幾年都沒看過了。
開著“愛情巴士”的沈偉娣:有些女司機委屈得流著淚開車
說起女公交司機沈偉娣,乘客并不陌生,她和她的“創意55路”,只要逢元宵、端午等節日,都會玩出點喜慶的新花樣。
可開著“愛情巴士”的沈偉娣,卻也常常因為乘客的不理解覺得心里委屈。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新塘路嚴家弄口,上來一名女乘客,刷的是學生卡,可年齡和打扮,怎么看都不像。”沈偉娣很婉轉地告知,不是本人的卡,不能用。
“我用我弟弟的卡,怎么了?”女乘客指著沈偉娣的鼻子,一下就嚷開了。挨了罵不說,下車后女乘客還是不依不饒,拿著手機對著沈偉娣一直拍。
事情雖然過去了,這個插曲,卻讓沈偉娣越想越委屈,“那一天下來,心里被壓得重重的。我聽說過有乘客要中途下車,司機不同意遭兩耳光;也聽說過女司機曾因公交車費被乘客罵得邊開車邊流眼淚,一直忍到終點站,才放聲大哭……”
外聘司機賈文濤:租房跟著線路跑,外地司機壓力更大
今年43歲公交車司機賈文濤是山東人,來杭開公交車已經8年,現在是快速公交B1線的司機。
開公交車之前,賈文濤開過貨車、跑過長途。上個月的工資加上4天的加班費,賈文濤拿到手一共是5600元,他坦言,還算不錯,但和本地司機相比生活壓力還是相對大些,尤其是杭州的高房價,距離買套房子的夢想,相差了一大截。
在杭州開了近8年公交的他已經換了不下三處住處,“幾乎每次開車的線路調整,就得換一個住處。”
說起身上的壓力,還有一重來自公交集團內部條條框框的考核,以及冷不丁從馬路上冒出來的巡查車,像一道“緊箍咒”,讓賈文濤時刻緊繃著,“比如斑馬線讓行,有時候行人站在路邊其實是在打車,我們只能先停車再起步,但又會生怕讓巡查人員誤以為你沒有禮讓。”
轉行開旅游大巴的劉師傅:和開公交比,現在跑得通氣,也沒那么累
劉師傅原本是公交司機中的一員,但開了兩年多,他跳槽開起了旅游大巴。
“凌晨4點就要起床了,上班的8個小時,神經都是繃著的。不像其他工作,中途可以打個盹兒放松一下。”說起當公交司機的壓力,劉師傅直搖頭。
劉師傅說,做公交司機時,有時心里常常憋悶得很。“有些乘客一上來就罵我,說什么噶慢的等等,我跟他解釋前面出事故了,他還要繼續罵,而且說話很難聽。”
歸結到工資上,劉師傅說自己現在每月到手三四千元,“比起開公交可能稍少一點,但那時的四千多大多是加班加出來的,一個月休息3天才這個工資。現在相對輕松一點,而且路上跑得通氣。”
劉師傅說,許多和他一起跳槽的公交司機其實想法都很相似:這一行太辛苦,睡得少,工作時間長。“有A1、A2駕照的人本來就少,他們可以選擇開快客大巴。而要開公交車還得培訓一年半到兩年時間,才能拿A3駕照,這兩年時間只能拿基本工資,很多人覺得不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