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武漢市人民政府印發《武漢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堅持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打造“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交通體系,推動五大市域交通運輸體系(公眾出行、城市配送、綠色交通、數字交通、交通治理)便利高效,從而有力支撐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而另據報道,今年武漢市將引進不少于1000輛新能源公交車,公共出行將再次迎來升級。
事實上,昔日的武漢”公交江湖”正在因為新能源公交的發展而改寫。
當前,在國家雙碳目標指引下,從單一產品到多種線路協同并舉——多元化的“新能源公交解決方案”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城市的“心頭好”。武漢正是其中的典型。涵蓋多種車輛形態的“新能源公交家族”正在這里集結,隨著一條條更安全、更綠色、更高效、更具標桿價值的線路“提擋升級”,武漢公交都市迎來大發展。
融入城市基因,讓電車文化煥發新生
1959年,武漢著名線路——電車2路開始運營,至今已有63年的歷史。拖著兩條“辮子”,暢行在繁華街巷——作為武漢交通事業電氣化發展的開端,無軌電車被譽為“流動的博物館”,是很多老武漢心中的難舍情愫與美好回憶。多年來,雖然歷經停運、改道等變故,但電車2路始終活躍在這座城市,與武漢人結下了延綿不絕的緣分。
步入新時代,伴隨交通科技進步,傳統無軌電車繼往開來、煥發新生。
2021年12月,一批宇通宇光造型雙源無軌電車正式亮相武漢電車2路。作為該線路采用的唯一車型,新車采用“動力電池+線網”雙源動力系統,既可在充電樁座充,又可連上高壓線網取電運營,高效、便捷。配置方面煥然一新,車輛搭載電子駐車、電子后視鏡、玻璃天窗、殘疾人翻板、輪椅停靠位等設備設施,細節之處全力彰顯“安全、智能、舒適、科技”等前沿理念。
武漢公交集團電車公司黨群工作部部長黃民強表示:“以人為本,乘客至上。服務,是公交人的根本,要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暢達、綠色、智慧’的出行服務,就意味著在技術性能、產品品質等方面樹立更高標準。本次更換新型雙源無軌電車,正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生活向往的一項重要舉措!”
賦能低碳交通,爭做品質出行“主力擔當”
公共交通是最基本的民生工程,覆蓋面廣、服務范圍大。新時代浪潮下,全力打造環保、節能、高效的出行新方式,武漢“公交都市”建設頻頻加速,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2020年至2021年,武漢通恒公汽客運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武漢通恒)先后采購了239輛宇通新能源公交車,涉及多種動力形式以及多種車型。隨著車輛的陸續上崗,武漢通恒旗下“801湖北省文明線路”、“806雷鋒路線”、“共產黨員車組、標兵車組、先進員工車組”、“811路敬老愛幼線路”等一大批主力、特色線路車型先后升級,在市民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乘806路跨長江大橋,吹一吹江灘清風,望一望山河氣魄。乘801路走一走月湖雙子橋,感受新地標的魅力與風采。乘810路經武大學府,感受武漢學子的青春昂揚。在這些黃金線路,宇通新能源公交連接城市的脈絡,也見證著武漢的從容。
“宇通車輛的陸續投放,為公司提升運營水平帶來了有力支撐,經過這次更新,我們在車輛使用方面極大的節約了人員消耗,踐行了低碳目標,更為企業發展積攢了后勁。”武漢通恒公汽客運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虹表示,“特色線路運營以來,得到了市民朋友們的一致好評,先進模范、好人好事等層出不窮,特別是出行不便的老年群體,對車輛給予了很高評價。”
展示時代風采,特色公交擦亮“窗口形象”
走進一座城市,就是走進一種生活。
當前,我國交通產業正處于“規模交通”向“品質交通”轉型的重要階段,在滿足出行功能的同時,注重交通工具的舒適與美觀,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是時代賦予公交企業的重要使命。
長江漢水交匯處,是武漢的地理中心——龜山。803路公交從此經過,一路北上。這里是武漢的形象窗口,2021年11月,30輛宇通高端智能網聯公交車?——“宇威”亮相該線路,車輛集智美于一體,高顏值、人性化、智能化設計與武漢城市形象完美融合,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出行體驗,深得百姓贊譽。
通勤、定制公交、城鄉公交……在更多細分市場,還有更多的宇通身影。截至目前,穿梭在武漢大街小巷的宇通客車,總體保有量已超過3300輛,形成了涵蓋“雙源無軌、智能網聯、BRT、插電式混合動力”等多種形態在內的公共出行服務網絡,見證了武漢公交都市建設的“發展與脈動”。
方寸之間,見證時代變遷。目前,武漢共有新能源公交車近5000輛,占運營車比例近60%,相信未來還將有更多新能源公交匯聚于此。在“都市公交新能源化”的大趨勢下,多種類型的新能源公交相互配合,以整體解決方案賦能城市發展。這,已經成為各大城市面向未來,構建公共出行的必然選擇!
這里是武漢,更是千千萬萬個中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