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車網 嚴駿
4月23日,在第21屆上海車展現場,廣汽集團旗下商用車板塊以一場品牌煥新引發行業震動——“廣汽日野”正式更名為“廣汽領程商用公車有限公司”(下稱“廣汽領程”)。伴隨新名稱一同亮相的,還有其首款全球化概念皮卡與即將量產的新能源重卡T9。這一變革不僅是廣汽集團全面主導商用車業務發展的標志,更昭示著其以新能源技術、全球化布局和生態協同重塑商用車板塊的雄心。
發布會后,廣汽領程高層接受了媒體專訪,針對市場關心的企業戰略規劃、技術突破與市場布局等方面問題一一做出了解答。請看第一商用車的報道。
品牌煥新再出發 戰略規劃抓重點
眾所周知,品牌煥新不是名稱的更迭,而是企業發展的分水嶺。在商用車進入全新發展階段,面臨多方壓力與挑戰時,完成股權變更的廣汽領程將如何應對?“我們將按照廣汽商用車‘135’戰略,即智能制造、產業聯盟、用戶生態三大布局推進品牌的煥新發展。”廣汽領程總經理張志勇如是說道。
他表示,圍繞智能制造,廣汽領程T9計劃在6月試銷,并在8月份正式量產,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皮卡目前仍處于籌備階段,計劃在2027年面向海外首發,后續擇機回歸國內市場。此外,公司還有輕卡和VAN車產品處于規劃之中。
面對強敵環伺的市場環境,廣汽領程自然也不會單打獨斗,在掌握商用車版彈匣電池后,其將準備發力于電驅橋、整車控制和熱管理,以及駕駛輔助系統等新能源商用車核心技術,并加入華為超充聯盟,整合廣汽新能源體系及金融、保險服務,提升用戶的運營體驗和效率。
雖然剛剛成立,但是,從廣汽領程的出招來看,可謂是“快、準、狠”。不僅直接引爆行業關注,更是招招對準要害,明確戰略方向,緊抓重點工作,讓廣汽領程的未來發展有了明確方向和更多確定性。
從電池自研到超充生態 技術破局場景適應性
當前,商用車行業受國內物流體系降本增效及國家“雙碳”發展的雙重推動,新能源化是必然的方向,廣汽領程剛剛誕生,便身處三電技術日臻成熟,產業生態日趨完善的歷史節點,只要順勢而為,便可占據“天時、地利、人和”。但是,成功的關鍵則在于對核心技術的掌控,以及融入產業生態的深度。
作為行業內首個發布商用車專屬電池的企業,廣汽領程首席技術官于維東詳細闡述了Deepsky微晶電芯的三大突破——安全、高效、可靠。比如,通過磷酸鐵鋰體系+疊片設計,以及隔膜與電解液的優化,其將電芯本身的安全大大提升;其次,取消了外部電池框架加上電芯疊片的合理設計,將電池的質量/體積能量密度得以提升,從而保證了電池的高效率;最后,在可靠性方面,廣汽領程圍繞電解液成分配方優化和SEI膜結構控制,延長了電池循環壽命,找到了正確打開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的“切口”。
強化對核心技術的掌控之外,廣汽領程也將加速向產業生態融合,于維東透露,除了產品矩陣的開發和應用,公司后續將與華為合作投建超充站,構建覆蓋廣汽領程全產品譜系的超充生態,助力用戶提升運營效率。
商用車新能源化的核心痛點在于“場景適配能力”的打造,廣汽領程通過構建“制造+金融+能源”的閉環生態,以技術創新破解行業瓶頸,用生態服務吸引用戶,再通過場景化的大數據分析,反哺產品迭代、升級。廣汽領程首席投資官牛曉男說,廣汽領程的戰略定位,將瞄準中國新能源商用車生態綜合服務商,而不僅僅是整車制造企業。
集團賦能皮卡全域融合 借助“資本”工具創造價值
廣汽領程才邁開步伐,但轉型新能源其并非一張白紙。從廣汽集團三電智能座艙與駕駛輔助系統積累的豐富經驗,到來自全球有著皮卡領域豐富經驗的總工程師與專業團隊,以及廣汽集團在全球70多個國家的銷售網絡,都將成為廣汽領程皮卡業務成長的資源包。
尤其,在乘用車市場,廣汽集團的產品品質、技術、口碑,都是其強項所在,這就為皮卡的順利落地鋪好了“溫床”。“現在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案,可以將廣汽現有的包括混動和新能源技術完全復用到皮卡產品上。”廣汽領程皮卡總經理杜培源同時也指出,廣汽領程未來打造的皮卡應具有“全域融合”能力,即新架構不僅要滿足國內新能源快速發展的需求,也應兼顧海外市場等新能源進程沒有國內發展迅速的實際情況。所以,從純電到燃油、混動,以及增程一系列技術路線,都需要在新皮卡架構上實現,這就是廣汽領程皮卡應具備的全域適應力。
在邁向國際化的道路上,廣汽領程明確,要善用資本工具,并且不局限于單一資本,而是要更多的利用資本的強連接屬性,整合行業資源、打造產業生態,如此才能為海外用戶創造更優的價值。
結語
從更名煥新到新品亮劍,廣汽領程的上海車展首秀,不僅是一場品牌宣言,更是一場關于新能源商用車未來的深度預演。在“雙碳”目標與全球化競爭的雙重驅動下,廣汽集團正以深度的產業鏈自主化與場景化創新,重塑商用車行業的游戲規則。若其能持續兌現技術承諾、深耕生態協同,廣汽領程或將成為我國商用車行業“換道超車”的又一標桿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