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影響下,一季度,國內載貨車市場呈現下滑態勢,同比下滑21%,前5強企業銷量都隨之下滑,但東風商用車僅靠40天左右產能拿下行業第二,十分不易。
方得網獨家獲得開票數據,3月,國內載貨車銷2.3萬輛,同比下滑29.8%,環比增長225%;1-3月,國內載貨車累銷5.7萬輛,比去年同期(7.3萬輛)凈減少1.5萬輛,同比累計大幅下滑21.2%,下滑幅度高于重卡市場。
一季度市場下滑中,哪些企業進入前5強榜單?各家企業表現如何?
請看方得網帶來的獨家數據。
(注:文中涉及的載貨車銷量包含中重車型,不含出口數據。)
一季度形成“兩連降”
由于疫情對全國經濟造成較大影響,一季度載貨車市場需求很難迅速回升,前3月銷量走出21%的負增長,自2月以來形成“兩連降”,與牽引車一樣錯過“金3月”行情,后續可能也無緣于“銀4月”行情。
從月度銷量走勢來看,2020年1月載貨車市場增長15.9%,增長幅度低于重卡市場;2月,受疫情影響銷量重挫,同比大幅下滑56.7%,跌幅大于重卡行業;3月,疫情影響逐步減弱,多數企業復工復產,當月銷量達到2.3萬輛,同比下滑29.8%,形成“兩連降”行情。
相對于牽引車而言,一季度載貨車下滑幅度更大,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載貨車的散戶用戶占比更大,而散戶受到疫情的影響更大,因此一季度載貨車下滑幅度高于牽引車。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資料顯示,疫情對散戶的業務沖擊更大,超9成物流企業在2月底前復工,而多數散戶則很難快速恢復業務,載貨車需求被拉低;二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后,出于防控需要,各地紛紛關閉活禽交易市場,導致畜禽運輸車輛需求大幅減少。
隨著疫情逐步可控,載貨車需求會漸趨于平穩,且疫情之后會有帶來一些新需求。比如,肉類運輸市場將加速向“集中屠宰、冷鏈運輸”變革,今后冷鏈運輸需求將維持高增長趨勢;二是各電商平臺依托疫情期間的社區配送業務快速提高滲透率,部分農貿市場將被電商與大型商超替代,加大公路物流需求。
從短期來看,4-5月載貨車行情不會太有起色,銷量增長很難“由負轉正”。一是近期載貨車涉及的零擔、綠通、散雜等物流運輸價格低位運行,運費過低很難帶來換車及購車需求;二是去年4-5月需求較高,兩個單月銷量分別為2.6萬輛、2.3萬輛,今年同期很難達到同樣高銷量。
前5強榜單出爐
在疫情沖擊下,哪一些企業進入前5強榜單?各家企業表現如何?
從開票數據來看,3月,東風商用車、解放、江淮、柳汽、歐曼,五家頭部企業依次霸居國內載貨車銷量前5強。3月,東風商用車、解放、江淮、柳汽、歐曼國內載貨車銷量分別為7586輛、5897輛、2338輛、2213輛、1137輛。東風商用車位居細分市場第一,其能在3月中旬復工后,僅靠半個月的正常產能奪得當月載貨車銷量冠軍,實屬不易。
在市場行情不樂觀下,3月,5家前5強企業都難以正增長,但有3家企業降幅低于行業。具體來看,3月,東風商用車、江淮、柳汽三家企業分別下滑13.6%、9.4%、4.1%,三家企業降幅明顯低于行業(-30%)。
在整體市場下滑兩成中,一季度,多數企業隨市場需求萎縮銷量下滑。據開票數據顯示,一季度,解放、東風商用車、江淮、柳汽、歐曼,五家企業依次霸居國內載貨車行業前5強,柳汽、歐曼擠進前5榜單。
作為重卡行業“王者”,解放依然強勢稱霸江湖,前3月銷量達2.2萬輛,與行業第二拉開0.6萬輛差距,光長春單基地載貨銷量就達到行業第一;市場份額高達37.8%,比去年同期份額(32%)擴大5.8個百分點,穩固NO.1寶座。
東風商用車位居亞軍,市場份額接近3成。開票數據顯示,1-3月,東風商用車國內銷售載貨車1.5萬輛;市場份額達26.9%,比去年同期份額上升2.6個百分點。
一季度東風商用車載貨車不僅守住行業第二,且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這些成績的得來十分不易。東風商用車身處疫情中心,比其他企業受到疫情的影響更大,一季度有60天左右處于停產狀態,3月份只有半個月的正常產能供應能力,在這樣的不利情況下仍實現市場份額提升,十分不易。
江淮、柳汽分別位列細分市場第三位和第四位,也均實現市場份額上升。開票數據顯示,前3月,江淮、柳汽分別累計銷售載貨車6065輛、4285輛,位列行業第三和第四;市場份額分別為10.6%、7.5%,比去年同期份額分別擴大了1.2、1.3個百分點。
從市場集中度來看,前3月,國內載貨車市場集中度明顯增強。1-3月,解放、東風商用車、江淮、柳汽、歐曼前5強企業合計銷量達到5萬輛,合計份額達到87.4%,比去年同期(76.5%)擴大10.9個百分點,市場集中度明顯上升。
隨著疫情影響減少、公路物流市場需求趨穩,4月載貨車市場需求能否“由負轉正”?各主流企業表現又將如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