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奪三連冠 東風柳汽引領國產卡車自主創新“大時代”
國內卡車技術和歐美比究竟相差多少年?有人說十年,有人說三十年。但如果你看了東風柳汽乘龍車隊在2016中國卡車公開賽成都、肇慶、上海三站比賽表現,一定會改變這種想法,因為他們的技術完全可以媲美國際專業改裝賽車。在以出廠原裝車出戰的情況下,乘龍車隊仍然力壓眾多國際專業改裝賽車,獲得上海站國內車隊總冠軍,并三次蟬聯6X4組冠軍。
多年來堅持自主創新理念,聯合或自主開發出多項領先國內、媲美國際水準先進技術的東風柳汽,堪稱用技術為自己加冕、引領國產卡車自主創新“大時代”的典范。我們不妨來詳細解析這一創新模范企業的成功之道。
成功因素一:自主創新,“乘龍V+”引領車聯網時代風騷
眾所周知,智能化是近年來重卡行業發展的一個顯著趨勢。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自主創新和智能化車聯網技術研發的東風柳汽,早已成功自主研發出成熟先進的“乘龍V+”車聯網技術,引領時代潮流,拿下卡賽冠軍也在情理之中。
據了解,“乘龍 V+”是目前國內首個第三代車聯網系統,與國內其它車聯網系統不同的是,乘龍 V+ 不是簡單地提供一個 "GPS+ 顯示終端 ", 而是以 " 智能車載終端 + 智能管理平臺 + 智能運營中心 " 為基礎,打造 的"3" 位一體的智能生態系統。這一系統具備車輛狀態監控、電子圍欄、油耗監控、行為監控、載重監控、貨廂監控、安全行車、故障報警、維修保養、一鍵救援等“10”大特色功能,可通過海拔走勢、線路落差、時速變化、檔位及轉速分布等行駛數據,為用戶提供較為全面的行車報告,為用戶提供更為豐富的大數據服務。在比賽場合中,乘龍V+系統則可幫助分析車手以往表現,為改進技術和戰術提供策略和技術上的支持。在日常使用中,可通過有效改善駕駛員用車習慣減少燃油成本,也能通過實時監測提高安全指數。
東風柳汽一位負責人表示,“乘龍V+”系統目前已經應用于市場,成功幫助不少運輸公司司機減少不規范、高油耗的駕駛行為,改善駕駛習慣,并提高整體車隊的運營安全指數和綜合收益,獲得了極高的客戶口碑。該負責人表示,“乘龍V+”系統是東風柳汽多年來堅持自主創新的產物,也是東風柳汽實力的展現,已成功幫助東風柳汽贏得了更多市場。但應用在競技場地尚屬首次,這或將開啟國內商用車智能競技的先河。
成功因素二:聯合研發,“黃金動力”造就三連冠傳奇
作為一款卡車的靈魂,發動機性能如何、馬力是否強勁,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一款車整體性能的優劣。但對國內多數中重卡車企而言,發動機核心技術卻成了“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在國內中重卡加快升級換代、走向高端化的大背景下,這更猶如“阿喀琉斯之踵”。
在堅定明確的目標和嚴格的項目管控作用之下,乘龍系列卡車在動力方面實現了一次又一次提高,堪稱領先國內、媲美國際。其中,乘龍T7的黃金動力組合系統,更是快速贏得市場口碑。國內動力最強勁的康明斯ISZ13升520馬力發動機及法士特鋁合金變速箱、小速比后橋組成的黃金動力鏈,不但可以加快起步提速,還能保證整車在爬坡時仍能維持穩定強勁的動力輸出,這也成為東風柳汽乘龍車隊獲得6X4組三連冠以及國內車隊總冠軍的重要保障。
成功因素三:精益求精,匠心精神促進口碑爆棚
徒有強勁動力,在風阻、安全等其他方面馬馬虎虎,一不小心就可能變成司機和運輸公司愛恨交加的“油老虎”,或談之色變的“馬路殺手”。東風柳汽的過人之處則在于,要創新贏得核心技術優勢,在細節上更精益求精、毫不馬虎,從各個角度綜合考慮提升產品性能。在用“定制發動機”新模式打造強勁動力的同時,東風柳汽還不斷優化車身、風阻設計,并秉承對用戶負責的精神,最大程度強化安全因素,將匠心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據了解,乘龍T7沿用乘龍H7原有平臺,采用了國際領先、國內首創的龍骨駕駛室結構,能極大程度保證安全。在此基礎上,東風柳汽還借用了美國長頭車技術,采用發動機前置的設計和長頭車流線造型,并搭配了可提高制動效率的Jacobs高效缸內制動和WABCO制動系統。在周全的產品設計綜合作用下,東風柳汽不僅大幅提高乘龍T7安全系數,還進一步降低了風阻系數,有效提高動力效果,加強直線加速爆發力,同時間接減少能耗。這不僅確保乘龍T7的超強動力性能和在賽場的優秀表現,還能帶來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據東風柳汽工作人員透露,除了產品設計開發流程標準化、周全化,東風柳汽在產品零部件審核、采購流程上也嚴加管理,指定采用高品質供應商。每一輛乘龍T7走出車間之前,每一個零部件也都會經過嚴格的生產過程審核、質量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