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貨運市場發展受阻 企業運營壓力山大
9月7日,陜西省統計局發布西安市公路貨運企業貨運量和成本費用調查調研報告。報告稱,西安市規模以上公路貨運企業主要以私人控股的小型企業為主,沒有能夠形成大型的運輸集團。貨運方向以省外為主,企業擁有車輛數偏少,承運能力不足,是影響企業市場競爭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從貨運結構看,比較單一化,在全市的公路貨運企業中,有一部分主要是以土石方運輸為主,還有多家企業主要為陜汽做配套運輸,而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和陜汽銷量的下滑,必然對這些企業的發展經營造成嚴重的影響。上半年貨運量比上年同期減少的有13家,占46.4%,比上年同期增加的有7家占25.0%。市場競爭激烈使得平均運價下降。
貨運企業的用車成本、人工費、過路費等費用較大,燃料費和司機工資在支出中所占比重較大,由于今年上半年油價的不穩定,以及人員人工費的上漲,對企業的運營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同時,管理部門存在亂罰款等現象。由于行業法律法規不健全,且多為限制制約條文,現行法律法規之間也存在不協調甚至沖突的現象,來自各個部門頻繁的交通罰款,制約了全市公路貨運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