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輛海格BRT投入鎮江運行
9月22日早晨7點30分,28輛蘇州金龍海格大型公交車投入鎮江市第一條“大運量”公交線投入使用。此舉標志著我國中小城市開始試水BRT(快速公交系統),國家公交優先戰略在正在向縱深推進。
“大運量”公交鎮江受熱捧
此次投入運行的海格大型公交車,由蘇州金龍和鎮江公交聯合研制,“大運量”的特點十分明顯:車身最長——14米;門數最多——共有前、中、后三個門,乘客可從前、后門上車刷卡或投幣,由中門下車;容量最大——額定承載130人;科技含量更高——車內均配備液晶滾動屏幕發布到站地點及公益宣傳語,同時配備一部液晶電視、GPS、車內安裝攝像儀、自動滅火裝置、乘客門應急開啟裝置,所有車輛均改為自動擋。
海格大容量公交在運營中
剛從杭州出差回來的劉先生,有幸成為鎮江大運量公交線首次運行的第一班車乘客。他高興地告訴記者,感覺十分幸運。談及乘座的感覺,他說上車時幾乎沒感覺到踏板很低,車廂內沒有臺階,低地板的設計對乘客來說很是方便。座椅墊的材料也很好,感覺柔軟舒適。看到該車子有三個門時,劉先生認為,多一個車門,可以提高上下車的速度,也給乘客帶有便利,縮短停站時間,提高運行效率,使公交跑得更快。
開通儀式現場
作為第一輛大運量公交車的特邀乘客,鎮江公交集團的行風監督員張大爺認為,這批 “大運量”的最大亮點是人性化,車輛中間部位的兩側座椅下,沒有了過去的直立式支撐,而是改成了三角式支撐,可以為無座市民提供更充足的站立空間;車輛后部出現一條“走廊”,有效降低了高度,可以方便從后門上車的乘客行走;車輛前、中、后均增設了行李擺放區,用黃色欄桿隔開,十分醒目,在這些區域里,還特意擺放的綠色植物和人造小草坪,讓人在車子里有家的感覺,很是溫馨。
28臺大運量海格公交上線運營
市長盛贊海格公交為城市流動名片
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鎮江市市長劉捍東選擇坐公交車上班,成為大運量公交首批搭載的乘客。在大運量公交車1號線上,劉市長詢問市民的出行情況,市民也積極提出自己對鎮江公交的看法和建議。隨著車上乘客越來越多,劉捍東起身給一位老人讓座。臨下車時,記者請他談一下此次乘座感覺,他盛贊這批大運量公交是“城市流動的名片,市民理想的出行方式”。
鎮江市市長劉捍東坐大運量公交
據了解,隨著鎮江新一輪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和“兩鐵”(京滬高速鐵路和滬寧城際鐵路)建設的全面展開,鎮江城市公共交通也積極實施對接,確定了5條大運量公交線路作為城市公交發展的目標。大運量公交干線覆蓋范圍東至鎮江新區(大港),西至高資,南至丹徒新城,主要連接南城北水、“兩鐵”站綜合交通樞紐、商貿中心、主要工業園區、旅游景點。大運量1號線開通后,預計日客運量將達到1.5-2萬人次,承擔該客流走廊40%左右的出行需求。與此同時,24輛海格新車公交全面更新5路、19路公交車。
近年來,鎮江公交車隊也在逐漸壯大,從1輛增長到今天的800余輛,營運線路60條,線路總長872.9公里,日均運送乘客28萬人次。談及為什么今年鎮江今年兩次批量上線的103臺公交車均選用蘇州金龍海格。鎮江公交集團總經理助理兼機務處處長王佳克介紹,鎮江公交集團在今年兩批公交車向4家客車企業發出了招標邀請,他表示, 鎮江公交的要求有兩個:一是設計人性化;二是售后服務要跟上”。最終蘇州金龍海格客車在競標中勝出。
市政公用事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第一條“大運量”線路,市政府在確定線路走向、車輛選型、車身顏色、線路設置、標牌標識等都向市民廣泛征求了意見,比如車身的綠色圖案就是經市民評選后最終確定的。這個城市名片的設計應該說廣大市民都參與了,所以大家都有一份成就感。
準BRT成功運行凝聚多方努力
2008年常州開通BRT線路以后,在江蘇省產生了示范效應。“但并不是所有城市都適合推廣BRT。這首先需要道路建設的投入,建設快速公交專用道;其次是信息設備、公交站臺的建設,最后才是BRT公交車的購置。”鎮江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整裝待發的大運量海格公交
鎮江因地制宜,借鑒無錫采用大運量公交車的策略。鎮江的13.7米公交車并未設專門的道路,而是多線合用。正如鎮江公交集團副總經理陸忠憲所說:“我們的13.7米公交車是準BRT。”
“進一步對道路進行改造不切實際,因為本次投入的大運量公交1號線要通過老街區,道路寬度不夠,建立快速公交專用道就搶占了其他車道。采用多線合用,可靈活解決大客流運輸問題。”鎮江公交集團總經理助理兼機務處處長王佳克說。
“這次投入大容量公交車,我們面臨很大的壓力,我們第一次投入使用13.7米的公交車,對路面管理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初期投入運營時,蘇州金龍和公交公司的技術人員都會跟車,發現情況及時處理。”王佳克說。
據王佳克介紹,9月17日,鎮江公交集團就聯合蘇州金龍海格客車的技術人員對司機進行了集中培訓。“這批13.7米的車是我們運營車輛中配置最高的,采用低地板設計,裝配玉柴國Ⅲ柴油發動機、采埃孚車橋,并且第一次裝配了自動變速器和安全氣囊,之前我們的司機和其他技術人員都沒有接觸過這些。”
“仔細看看你坐的座椅有什么不同。”王佳克對記者說:“你坐的座椅我們稱之為‘親情座’,它的寬度為1.5個標準座椅,因為客車設計時有的地方安裝一個座椅嫌大,兩個又嫌小,蘇州金龍和我們鎮江公交經過會商后就采用了這種設計。”
“為了突出大運量公交車的人性化設計,我們還和蘇州金龍一起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在車型設計上做了40多處改進。”王佳克介紹說:“比如說車廂內的展示牌,以前都是釘在車廂頂部的兩側,而我們統一將展示牌鑲嵌在車廂頂部的燈箱內;以前空調出風口位于車廂頂部兩側,而我們把它設計在車廂頂部的中間。”
王佳克表示,換成知名品牌的海格公交車,不僅他這個管機務的省心不少,更重要的是市民高興、司機滿意,鎮江公交的整體形象上了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