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明確表示要單干 不追求重組
尹同躍表態“自己干”的意義就在于,它提供了做強做出差異性的可能性。
“我們可能還是專注于自己干。”奇瑞汽車總經理尹同躍近日終于為傳聞多時的國際并購及國內的“奇江戀”畫上了休止符。在汽車業重組規劃追趕潮流一樣的出臺、產能膨脹沖動難耐的時候,這種主動降溫的態度應該值得叫好。
尹同躍在2009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稱,在終止和菲亞特及克萊斯勒的合作談判之后,奇瑞會專注于“自己干”,不拒絕合作,也不追求合作,但現在沒有正在談判的合作對象。談及是否有收購沃爾沃的打算時,尹稱:“每個月虧損額度比較大的企業,我們恐怕干不動。”對和江淮汽車進行重組一事,尹也直接表示“這個事兒不存在”,雙方只是存在一些技術合作。
奇瑞對待沃爾沃出售和“奇江戀”的態度尤為值得注意。吉利汽車參與收購沃爾沃的傳聞近日正鬧得火熱,并得到吉利官方的首度證實。但沃爾沃160億-200億元的出價,國內哪個車企又能承受得起,即使聯手投資機構,以后又如何掌控得了。尹同躍更感這種收購法律問題的繁多,因此還是自己干比較好。
在國內重組上,奇瑞已經被國家規劃明確列為“四小”之一,相對于其他企業,奇瑞的并購資源確實比較少。但這并不意味著奇瑞一定要和江淮汽車進行重組。此前業內的分析邏輯是,奇瑞江淮同為安徽國企,在政府支持的情況下合并的阻力較小,而且兩者在乘用車和商用車各有專長,產品存在互補性。但實際上,奇瑞已經在謀劃走入中原腹地河南發展微車和商用車,江淮的乘用車項目也進展迅速,重組的互補性已經減弱,勉強合并會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尹同躍稱,安徽省并沒有哪個部門要求兩者合并。如果此話屬實,安徽方面的務實態度值得肯定。
國內重組也好,國際并購也好,都是發展得不錯的企業要擴張。其中主要動因則是國家鼓勵在幾年內整合出兩三家產銷量達到200萬輛的大型車企。部分國有企業因此對并購重組尤為積極。然而,熱車市現在需要冷思考了。
有點諷刺的是,國內那么多汽車公司,實際上除了國際合資對象不同之外,基本都是一副面孔。汽車業確實需要整合,但以剛性規模目標為訴求,只能再造成幾個“大型”的公司。北汽擴張成功,便會成為另一個一汽。而在國際并購上,參與者“一朝做大”的心態也非常明顯。而失敗者的經驗表明,做大實際上沒有捷徑可走。唯一的捷徑就是先做強。
尹同躍表態“自己干”的意義就在于,它提供了做強做出差異性的可能性。但在重組大趨勢下,奇瑞“自己干”又能堅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