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熱門關鍵詞:柳汽 東風 日產 卡車 

政府計劃注資東風柳汽 東風和日產增資還是讓股

時間:2009/6/15 8:20:13來源: 經濟觀察報作者: 經濟觀察報責編:0條評論

 

    地方4.5億力挺柳汽 東風、日產增資還是讓股? 

 

  也許就在本月底,東風汽車首款自主品牌乘用車風神S30就將上市。東風方面稱,風神是集東風集團全力與多年優勢資源打造的品牌,被認為是東風自主品牌的主攻手。但事實上,“東風集團首款自主品牌乘用車”這塊金字招牌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打出,操作者是此前一直低調的東風旗下合資公司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東風柳汽”),推出車型為兩廂轎車風行景逸。

 

  有人將風神與景逸分別戲稱為東風的“嫡子”和“庶子”,面對一前一后、旗號相同的兩個自主品牌,東風未來如何規劃并協調二者關系?

 

  就在東風表示正在對旗下自主轎車作規劃調整時,消息人士透露,柳州市政府計劃注資4.5億元,支持東風柳汽在自主品牌乘用車上的發展。這凸現出柳州市政府力挺柳汽的強烈愿望,但牽扯到東風柳汽中東風、日產、柳汽三方的合資關系,這筆資金以何種形式注入相當值得考究。

 

  微妙之處在于,如果以資本金的形式注入,柳汽現有25%的股權就會發生變動,三方股比將重新衡量。如果純以地方政府支持考慮,作為股東之一的當地政府率先表態,東風、日產兩方增加投入也不可避免。

 

  業內人士分析,這是柳汽不甘邊緣化、謀求深度自主發展的舉措。

 

4.5億注資背后

 

  東風柳汽1981年加入東風汽車集團,2003年,整體進入東風與日產的合資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形成中-日-中的三方合資公司。其中,東風汽車占37.5%的股份,日產汽車占37.5%的股份,柳州工業控股公司占25%的股份。

 

  柳州工業控股公司是受柳州市國資委托管的國有獨資有限公司,代表柳州市政府對國有資產實行市場化運作,換句話說,東風柳汽中25%的股份為當地政府所有。

 

  正是出于這種關系,在《汽車振興規劃》出臺后,與各地方政府支持企業發展不同,柳州市政府的注資行為顯得格外投入。

 

  “關鍵是看以什么樣的形式注入。”上述消息人士分析,如果以資本金的形式注入,其25%的股權就會發生變動,三方股比將重新衡量。如果純以地方政府支持考慮,作為股東之一的當地政府率先表態,東風、日產兩方增加投入也不可避免。

 

  記者致電柳汽,相關人士表示,已知曉該消息,但最終以什么樣的形式注入目前尚未有定論。

 

  早在2003年東風、日產、柳汽三方結盟之時,曾經有一個完美的規劃,即通過東風與日產、雷諾的關系,導入雷諾卡車與柳汽合資,因為柳汽的卡車業務一直發展較好,是東風旗下比較盈利的業務之一。同時,與日產技術合作,引入日產一款MPV在柳汽生產,通過這一系列合作使柳汽謀得更大發展。

 

  但隨著東風雷諾項目停滯,加上其后柳汽自行推出的風行MPV菱智與日產MPV定位重合,且一直發展較好,上述兩項“完美計劃”始終未能成形。

 

  因此,一直對轎車領域抱有預期的當地政府和柳汽,為了謀求更大發展,于2007年推出了自主品牌大兩廂轎車風行景逸,并搶先打出了東風首款自主品牌乘用車的招牌。

 

  然而,東風對該車表態一直低調,日產在其中也只輔助了生產技術和質量監督方面的支持。景逸的發動機、底盤、造型等要件均源自歐洲知名企業。換句話說,該款車雖然為東風突破了沒有自主品牌乘用車的歷史,但得到東風、日產方面的支持有限。其投入資金也均源于企業自身利潤。

 

  現在,正值東風全力打造的自主品牌乘用車風神S30(參數配置 圖庫)上市之際,在此情況下,東風柳汽的自主轎車計劃難免面臨與母公司重疊的尷尬,甚至連品牌能否被東風首肯都是未知,且在東風系整體規劃中的定位不明晰,不排除被邊緣化的危險。

 

  記者致電東風集團,相關人士表示,集團最近也注意到兩個自主品牌在宣傳上有些混淆,尤其是在對“東風首款自主品牌轎車”概念的使用上。但該人士強調,東風自主品牌的主戰場還是在風神這邊,畢竟風神是集東風集團全力與多年優勢資源打造的品牌。“至于旗下多個子公司都造轎車如何區別定位,尚未確定,有待進一步研究。”

 

夾縫求生

 

   面對上述品牌、技術的夾縫,柳汽希望通過在自主品牌乘用車上的發展提升自己。

 

  6月6日,柳汽在景逸基礎上打造的景逸TT在北京上市。這款被坊間稱為 “山寨版奧迪TT”的車型身上,同樣難以找到東風和日產的技術影子。

 

  其公開資料顯示,景逸TT是國內唯一一款具有國際化研發平臺的T平臺自主品牌戰略產品,與奧迪TT休閑的概念不同,景逸TT是T平臺上 搭 載 了 1.8T發 動 機 卡 瓦 奇(Kavachi)的簡稱。其發動機總成來源于英國羅孚的K14發動機,車身結構、底盤調校都來自德國愛達克公司,愛達克公司是奔馳、保時捷的御用設計與調校機構,在德國以嚴謹的設計風格著稱。

 

  東風柳汽銷售公司副總經理伍雪峰介紹,為了保障這款車的品質,該車所有的檢測和道路、碰撞測試等均在德國完成,其目的就是要通過對品質的把握,實現“不是名牌也暢銷”。

 

  “我們有過靠品質贏得市場的經驗。”伍雪峰介紹,柳汽的卡車和風行菱智MPV均是在品牌并不響亮的情況下,通過品質贏得市場。目前柳汽的卡車品牌銷售良好,而菱智MPV則一直在該細分市場位列前三名,最好排名是銷量全國第二。“轎車我們也要走這條路。”

 

  實際上,伍雪峰是要給血統并不純正的“東風首款自主品牌乘用車”找到市場營銷的切入點。“當初景逸上市打出東風牌也是無奈之舉,希望找到市場的宣傳亮點,畢竟柳汽在乘用車市場是新人,不過東風對此雖未否定,表態卻很低調。”一位熟悉柳汽的人士透露。

 

  問世以來,景逸相繼打出大兩廂、TT等概念營銷,切入兩廂車的細分市場。按照柳汽的規劃,今年在乘用車方面的銷售計劃為1.2萬輛。未來3年他們還將在該平臺上推出3-4款新車型。

 

  在渠道上,景逸雖以乘用車姿態出現,卻一直放在風行MPV的渠道中銷售。對于未來渠道是否可能與東風自主品牌風神合并等問題,伍雪峰稱無法給出更多答案,“這個要看東風的整體規劃,目前我們只求把車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