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熱門關鍵詞:北汽福田 奔馳 商用車 重卡 

北汽:向千億元企業集團邁進

時間:2009/6/6 10:11:02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中國經濟網 責編:0條評論

 

     2007年,北汽整體銷量69.41萬輛,雖然位列全國第五,但1.3%的增速遠遠落后于行業平均水平,16.4億元的利潤額也與上汽、一汽、東風有不小的差距。2008年,北汽開始奮力追趕。雖然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汽車市場低迷的影響,北汽整體銷量仍然達到77.18萬輛,同比增長11.2%,總銷量增長速度高于行業4.5個百分點。今年前4個月,北汽控股的產銷數據讓人刮目相看。1—4月份,北汽控股累計生產汽車36.9萬輛,同比增長20.6%,銷售36.6萬輛,同比增長21.5%,增速位居全國同行業之首。 

 

從百億元投資到千億元產業

 

  預計到2010年,北京汽車工業將形成整車產能200萬輛以上,當年實現產銷180萬輛,力爭進入世界500強。

 

  在2008年年底的“北京汽車50周年大會”上,北汽控股公司董事長徐和誼表示,北汽將會投入100億元資金,加速推進福田與奔馳的重卡合資、福田與康明斯發動機領域的合作以及北京自主品牌乘用車的研發制造3大重點項目建設。

 

  而步入2009年,隨著國務院《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臺,明確提出支持北汽、廣汽、奇瑞、重汽等汽車企業實施區域性兼并重組,北汽“打造千億元企業集團”的目標也浮出水面。不僅如此,北汽更是力爭把北京汽車工業發展成為首都經濟高端產業的重要支柱和現代制造業的第一支柱產業。在2009年,北汽以走集團化發展道路,實現跨越式發展作為集團的總體發展戰略。

 

  據徐和誼介紹,預計到2010年,北京汽車工業將形成年整車產能200萬輛以上,當年實現產銷180萬輛。同時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市場占有率接近15%,實現利潤50億元;出口額30億美元,力爭進入世界500強。在此基礎上,提出“十二五”實現規劃年產能300萬輛的新目標。

 

  針對打造千億元企業集團的目標,北汽將全力在4個方面打造核心競爭力,而正在進行的3大重點項目是第一步。

 

 

  據介紹,北汽福田與奔馳的合作是目前國內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商用車合資項目,生產的12L重型柴油發動機將填補中國市場的空白,合資雙方不僅要在北京組建技術中心,還要攜手在俄羅斯、印度、巴西組建分公司,預計項目將于下半年正式開工建設;北汽福田與美國康明斯發動機的合作項目,也在加快進程,預計很快就要投產,福田將獲得生產輕型發動機的機會,這也將成為北汽經濟效益增長的新亮點;同時,圍繞開發自主品牌轎車,北汽研究總院研發基地建設、自主品牌動力總成建設和制造工廠建設上都會加大力度,預計在2010年將正式推出自主品牌新車。

 

推進自主研發和品牌建設

 

  2010年以后,北京汽車將陸續推出一系列自主品牌新產品,而且未來每年都會有一款以上的新產品,還包括新能源的產品。

 

  為提高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北汽正在傾盡全力打造自主品牌。

 

  在去年的北京車展上,北汽控股就已經展出了三款“北京”牌轎車的概念樣車、三款SUV越野車、兩款混合動力汽車,北京汽車在自主研發方面的進展開始浮出水面,尤其是自主品牌轎車產品備受關注。

 

  在2009年上海國際車展上,北汽展臺展示的14輛車輛中,北京現代的BT01,北汽福田的蒙派克、迷迪,北汽有限的勇士、騎士越野車,北汽研究總院的混合動力概念車等7款汽車都是自主研發或自主品牌。

 

  作為北京汽車的自主品牌,北汽福田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作為上市公司,其發展模式和成就成為了中國商用車企業的一個典范。

 

  經過11年的奮斗,北汽福田已由單一輕卡產品發展到9個品牌、300多個產品品種,無論是企業規模還是產銷量,都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商用車第一品牌。更為可喜的是,福田產品全部是自主品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雖然在自主品牌商用車方面,北汽走在了前面,但在自主品牌乘用車建設上,北汽起步相對慢了一些。下一階段,北汽將著重在乘用車自主品牌的建設上發力。

 

  其實,自2006年底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成立,北汽自主品牌轎車產品的研發工作就已經開始。而當時北汽研究總院的成立,是北汽控股堅持自主創新、自主發展的重大舉措。

 

  “旨在構筑北京汽車自主研發的新平臺,培育北京汽車自主創新體系。”徐和誼曾經這樣闡釋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成立的重大意義。據了解,該研究總院下設7個分院,通過利用、整合北汽控股內部企業的研發部門以及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12家大學、科研院所的研發資源,進行自主研發。

 

  作為一個自主研發的平臺,研究總院致力于整車開發、前瞻性技術研究、基礎理論和共性開發技術研究。據介紹,北京汽車研究總院制訂的“北京”品牌整車研發規劃分兩個階段展開:第一階段以“北京·勇士”和SUV車為突破口,進行混合動力技術、新能源汽車、汽車電子等先進的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第二階段則是包括經濟型轎車和高檔轎車的“北京”品牌的乘用車研發。

 

  此外,通過這個平臺,北汽控股將極大地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有了這個平臺,北汽控股各個整車企業、各個品牌都將擁有自主研發支撐。

 

  與此同時,北汽控股各整車企業各自也在打造自主研發平臺,比如2006年開工建設的北京現代研發中心工程,運行后也成為北京汽車自主創新的一支生力軍。還有2007年8月落成的北汽福田節能減排重點實驗室。這個實驗室的研發目標,是使北汽福田產品的燃油經濟性產生質的飛躍:重卡產品的油耗將會降低10%以上;歐V混合動力客車的燃油經濟性比傳統客車提高25%,環境污染降低10%。

 

  今年2月19日,北京汽車產業研發基地正式奠基。這個投資16.8億元,占地面積15.8萬平方米,預計2011年底竣工的產業研發基地,將與北汽福田商用車研發中心共同構成完整的北京汽車自主研發體系,大幅度提升北京汽車自主研發能力,推進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建設。據悉,該基地未來將形成兩個越野車平臺和四個轎車平臺,主要承擔越野車和轎車的研發任務。

 

  今年是北汽推進自主創新力度最大的一年,其將會重點支持北汽研究總院推進兩款自主品牌轎車、兩款越野車以及兩款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的投入和開發,并著手籌劃銷售網絡建設和品牌推廣方案,力爭實現2010年正式上市。據悉,北汽將以北京順義廠區和湖南株洲廠區為基礎,充分利用現有技術和北京汽車研究總院自主研發成果,打造北京汽車自主品牌乘用車生產基地。

 

  據了解,目前,北京汽車自主品牌產品的概念設計已經完成,進入了緊張的工程開發階段,現在北汽同時在進行4款車的開發,包括新能源汽車。2010年以后,北京汽車將陸續推出一系列自主品牌新產品。

 

  北汽將通過推進自主創新、強化自主品牌建設,提升集團核心競爭力,現在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而據介紹,接來,北汽將會盡快健全清晰的自主研發戰略和完整的自主研發體系,完善“北京”牌品牌架構,鞏固“北京·福田汽車”在中國商用車領域的領軍地位,積極推進“北京”牌中高端轎車、SUV研發和市場定位、生產準備、品牌策劃、營銷計劃及網絡建設等要素建設,使北京汽車擁有較為完整和先進的設計、試驗、試制自主研發能力,形成日臻完善的自主品牌轎車、越野車、新能源汽車同步發展的戰略框架。

 

用合資合作推動技術升級

 

  通過合資企業建立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的合資產品,逐步實現合資研發向自主研發的轉化,是北汽快速奔向未來的安全通道。

 

  一般來講,世界汽車強國發展自主品牌幾乎都經歷了兩條路線:一條是以民族品牌為主;一條則是通過合資企業建立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的合資產品,從而逐步實現合資研發向自主研發的轉化。

 

  為把北京汽車盡快做強做大,2009年,北汽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加大國際國內的并購重組和強強聯合。

 

  “堅持內涵式滾動發展,以外延式擴張實現整體跨越發展。”徐和誼提出了這樣的思路,“我們必須清楚要并購什么,并購的目的是什么。并購不應該把產能放在首位,而應該是技術。沒有技術的東西,白送也不要。此外,關鍵還在于技術能不能為我所用,是不是允許我們使用、繼續開發的技術。我們要跨越的也是技術。品牌和技術是汽車企業要做強的最主要競爭力。”

 

  2006年,北京現代與韓國現代合作建立了技術研發中心,并宣布啟動自主品牌產品的研發。該中心包括了市場研究、創意造型、工程開發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轎車研發機構。建成后的北京現代技術研發中心全面提升了北京現代汽車研發的能力,它也是北京現代從“本地化改造”向“自主設計”轉型的標志。在2009年上海國際車展上,北京現代的BT01已經展示,這也是北京現代自主研發的初步成果。

 

  除了北京現代以外,北京奔馳也將利用現有資源,為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的生產提供技術支持。新一代的“北京”牌高級轎車將在北京奔馳投產,采用的動力系統也將是奔馳提供的技術。而按照北汽的規劃,北汽自主研發的轎車項目將從B級、C級車入手,產品分別是在北京現代、北京奔馳車型基礎上研發的中高端自主品牌車型。

 

  為了能夠給計劃中的中高級自主品牌轎車搭載一款合適的發動機,北汽從去年就和梅賽德斯—奔馳就M271發動機進行洽談,M271發動機是梅賽德斯—奔馳為C級轎車搭載的一款發動機產品。

 

  今年1月29日,北汽福田與戴姆勒長達6年的合資談判也終于塵埃落定。在雙方簽署了《商用車合作協議》后,一個總投資額超過60億元的汽車生產基地將于年內掛牌運營。據了解,未來合資企業生產的歐曼品牌產品可以通過戴姆勒的銷售體系進行海外銷售;同時,國產的戴姆勒重卡發動機可以裝備到歐曼重卡上,提升歐曼重卡在中國市場以及新興市場的競爭力,從而可以實現合資雙方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互補和利益分享。

 

  除了整車企業外,北汽在2007年全力打造的零部件產業平臺———北京海納川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也已經與李爾電子、德爾福空調、丹東曙光、許昌遠東等知名企業攜手,成立了8家公司,并整合了北汽系統內原有的優質零部件資源。截至去年底,海納川旗下的零部件企業總數已達23家,銷售收入及利潤增幅雙雙突破50%。目前海納川的零部件產品已涵蓋汽車座椅總成、內外飾、熱交換、電控模塊及底盤等五大系統,幾乎全是附加值最高的產品。在外部市場開拓方面,海納川也已經取得了突破。去年下半年,長城汽車與北汽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目前長城汽車正在對海納川的零部件工廠進行考察,并計劃將其納入自己的配套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