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汽車業重組翻開“自由戀愛”一頁
一場期待中的重組姍姍來遲。昨天,隨著長豐集團宣布將其持有的長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豐汽車”,600991.SH)總股本中的29%轉讓給廣汽集團(下稱“廣汽”),廣汽成為長豐汽車的第一大股東,5月18日最后買進長豐汽車股票的人或許已經在開啟香檳慶賀。
此次廣汽收購151052703股長豐汽車的股份,證監會規定,企業間的收購價格為正式公告收購前30天內平均價格的90%。按此計算,整體收購金額在10億~12億元。
這起歷時一年“廣豐之戀”收購拉鋸戰的收官,為目前處于僵局的國內汽車行業重組提供全新的模式,也勢必在中國汽車的整合大潮中留下濃重的一筆。
有別于2003年的“天一整合”(一汽集團整合天津汽車)以及2007年年底的“上南合并”(上汽整合南汽)濃重的政府“拉郎配”色彩,“廣豐之戀”的瓜熟蒂落更彰顯自由戀愛的魅力。
長久以來,汽車重組中政府主導和市場運作兩個模式之間的選擇不僅困擾企業多年,也使得許多期盼已久的汽車行業重組推進困難重重。和傳言長達五年之久的“奇(瑞)江(淮)整合”仍然遲遲難產相比,雖然“廣豐之戀”未來變數多多,但是無論如何,這次對于雙方都是一次多贏的收購。
廣汽通過收購長豐汽車不僅成功把觸角延伸到大中國的腹部地區,為廣汽晉升國內汽車第一集團增加諸多砝碼;此外長豐汽車擅長的SUV彌補了廣汽多年來的短板;而且,不出意外,在整體上市連連受阻的壓力之下,借殼長豐汽車整體上市的諸多可能極具有想象空間。
長豐汽車同樣從廣汽獲得渴望已久的資金支持,融入廣汽之后的長豐汽車將可以充分利用華南經濟模式中特有的優勢,化解長豐汽車長期發展中可能面臨的資金和人才壓力。同時還為困擾長豐汽車多年的三菱汽車合作困境提供一攬子的解決方案。
此前,無論是天一整合還是上南合并都是政府主導之下的整合模式,但是這種模式的弊端也非常顯著,政府主導之下的重組不僅面臨整合之后的漫長博弈過程,在政府的意志和企業市場行為之間的搖擺使得整合的時間成本耗費現象突出。此前作為弱勢方的天津汽車和南汽集團被整合之后不久,兩家公司的管理團隊紛紛遭遇集體邊緣化使得更多潛在并購談判往往無疾而終。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南汽99%的人都是2007年合并的獲益者,南汽的那1%真正利益相關者在上汽和南汽的合并中失去太多,加之國人“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傳統思維作祟,導致合并中另外的足以主導整合進程的1%利益相關者應者寥寥,也使得許多期待中的整合事件紛紛難產。
因此,“廣豐之戀”更大的意義在于國內汽車行業重組模式創新,這種自由組合為許多觀望和徘徊的潛在汽車大規模重組沖動提供樣本——“廣豐之戀”不僅可以實現雙方的優勢互補,同時公開的市場化運作機制避免了此前諸多整合進程中的內耗行為,也避免了不同利益集團之間沉迷內耗的諸多弊端。
作為國家《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頒布實施之后中國汽車企業的第一個戰略重組項目,“廣豐之戀”的意義不僅為困擾多時的汽車國資整合提供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雙方之間的成功融合將大大推進許多徘徊和猶豫的汽車企業之間的整合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