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奇瑞重卡終見光 中集車輛成同盟軍
奇瑞-中集造重卡:意料之中的意外
神秘奇瑞重卡終見光 中集車輛成同盟軍
《商用汽車世界網》記者 謝光耀
今年1月,奇瑞的重卡項目終于見光了。
奇瑞造重卡,傳聞已久。奇瑞磨刀向重卡,幾年前就在坊間傳開了。意外的是,奇瑞此次造重卡,沒有單槍匹馬,而是拉上了兩個“同盟軍”——中集車輛公司與深圳市九思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集瑞聯合卡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瑞)。
奇瑞為何聯合造重卡?合資公司有何玄機?
集瑞是誰?
據1月23日中集集團發布公告,中集集團旗下子公司中集車輛公司與蕪湖泰瑞投資有限公司(奇瑞汽車的關聯企業,奇瑞“借道”該公司試水重卡。其董事長為奇瑞汽車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耀)、深圳市九思投資有限公司,于2009年1月9日在深圳市簽訂協議,擬合資發起設立集瑞聯合卡車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中集車輛占注冊資本的45%,泰瑞投資占注冊資本的45%,九思投資占10%。
根據中集集團公告披露,為了加快合資進程,三方按照同等股比成立“聯合重工”項目公司,以推動集瑞聯合卡車股份公司的前期籌建及政府的項目審批工作。下一步怎么樣通過資本運作、關聯交易和政府批準,把殼資源“移”到合資公司名下,會成為這個項目公司的主要任務。
誰控制了誰?
不難看出,集瑞公司的股比,不但沒有一個絕對的控制者,甚至相對控制也沒有。奇瑞和中集平分天下,而且都不到50%。為什么?
重卡生產資質,是中集車輛想要通過此次合資得到的最寶貴的資源。一汽揚子客車當年雖然以產銷客車為主,但卻擁有汽車專用底盤、卡車生產資格,奇瑞通過重組該公司,自然而然就獲得了卡車生產資質。
反過來看中集車輛,該公司近幾年通過兼并收購,成為了國內甚至全球都名列前茅的專用車制造企業,麾下擁有揚州中集通華、駐馬店中集華駿等國內專用車“大鱷”。但在底盤方面,由于沒有殼資源,中集車輛不得不一直對外采購重卡廠的底盤來改裝。因此,在做大專用車業務的基礎上尋找新的增長點,發展能與上裝業務互相拉動的關聯業務,將是中集車輛公司乃至中集集團未來幾年內的戰略重心之一。
奇瑞“剛好”就擁有中集想要的東西,中集也讓奇瑞有了造重卡的底氣,這也許就是兩家一拍即合的原因。因為兩家分別擁有造重卡的指標和網絡,又都是實力不菲的大集團,因此,誰也不能駕馭誰,最后,就形成了勢均力敵的股比。
怎么運作?
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盡管一些新興勢力躋身其中,但重卡行業仍然是一個集中度極高的領域,前七位廠家占據95%以上的市場份額。奇瑞要進入,找到一個牢靠的業內同盟,是最能減少投資風險的辦法。
中集恰恰就滿足奇瑞這方面的基本條件:擁有現成的生產基地,以及龐大的專用車營銷服務網絡;是重卡行業的下游改裝商,與之結盟就可以獲得穩定的銷售渠道。而同樣重要的是,中集不產底盤,不會與集瑞發生沖突。
概括來說,各取所需,把殼資源與營銷網絡有效結合起來,可以看作是雙方此次聯姻的最大成果。但要特別關注的是,由于重卡行業競爭日益激烈,集瑞未來的技術來源又暫未披露(奇瑞和中集本身并不擁有重卡制造技術和工藝),此次合資對于中集、奇瑞是否利好,尚難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