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牛郎織女、嫘祖始蠶等傳說,與紡織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今年幸甚蠶桑熟,留得黃絲織夏衣”等詩句傳達著古人重視紡織的理念;“你耕田來我織布”寄托著古代中國人對幸福生活的向往。發展至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和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
入冬后,紡織品消費市場有什么變化?產業發展如何?哪里是紡織品制造的“供給擔當”?近日,滿幫集團通過對平臺紡織品貨運訂單的觀察發現,新年伊始,紡織品運輸噸重同比上漲54%,近一年紡織品產業發貨噸量、收貨城市數量相較于同期均呈攀升趨勢,可謂產銷“雙面繡”。
產銷“織”出新圖景,二月里來買賣忙
當前,中國紡織工業已形成全球規模最大、最完備的產業體系,生產制造能力與國際貿易規模長期居于世界首位。作為我國傳統優勢產業,紡織行業涵蓋了原輔料制造、紡織制造、服裝生產等多個環節。
2023年,面對出口承壓背景,內銷市場對紡織行業平穩發展的“壓艙石”作用更為明顯。滿幫貨運數據顯示,2023年1-12月,平臺紡織品發貨噸數同比上升7.2%。在平臺上,從浙江紹興出發的紡織品面料被送往4000公里外的西藏拉薩,成就近一年最遠紡織品運輸訂單。以織“線”相連,溫潤的南方與粗獷的西北被緊密連接。
“大家都感覺到,平臺上紡織品的訂單比往年要多,訂單多,機會也就多。我們拉得多、跑得遠,收入也更高了?!崩顜煾雕{駛的是一量高欄貨車,鑒于紡織品普適性較強,只要做好防水,基本所有車型都可承接運輸。2023年5月李師傅通過“運滿滿”APP,接了一單從江蘇宿遷運往河南南陽的紡織品面料訂單,路途772公里,雖然算不上特別遠,但卻以33噸重量摘得紡織品運輸“重量王”桂冠。
從綜合數據看,近一年紡織品企業仍在努力克服各種困難沖擊,總體呈現產銷恢復發展態勢。2月是全國紡織品運輸的旺季,運輸噸重同比趨勢在全年中“遙遙領先”,上升幅度幾乎達到了5、6、7三個月上漲幅度的總和。而1月、3月、4月、10月、12月期間,行業產需放緩,與2022年同期相比,發貨噸數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降,企業去庫存壓力較大。其中,10月、12月降幅均有所收窄。來到2024年1月,隨著寒冷天氣的到來,以及春節腳步的臨近,紡織商品持續走俏,貨運量急速攀升。
安徽宿州,成立于2012年從事紡紗、家紡制作的安徽新虹紡織有限公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成長為員工百余人、年產值過億的大企業,不僅是當地棉紡業的一張“名片”,也是整個安徽棉紡生產屆的領軍企業。“當下,行業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因素較多,棉紡織行業要樹立質量第一意識,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走以質取勝發展之路?!痹诙麻L劉渠鑾看來,實現產業發展離不開科技這個“第一生產力”。在產品研發方面,公司開發了全新的抗菌抗病毒系列;在物流運輸上,運輸訂單走上了運滿滿數字貨運平臺?!耙郧跋虢熊嚩际窃谕饷妗蠛漆槨?,現在直接在手機上就能下單,省心省事還省了成本。”
江浙領跑紡織“快遞”,收發貨量“遙遙領先”
從江蘇出發,泰州的紡織品日夜兼程“跑”進新疆阿里的工廠,宿遷的面料帶著“全國最重一單”的桂冠運進了河南南陽的車間……
通過滿幫貨運觀察發現,“蘇大強”獨自霸榜“發貨噸數環比增幅最大省份”、“平臺紡織品發貨噸數TOP王”、“平臺紡織品收貨貨重TOP王”等三張榜單榜首。浙江省緊隨其后。
俗話說,世界紡織看中國,中國紡織看江浙。憑借約占全國40%紡織業規模,江蘇、浙江兩省憑借實力成了紡織品收發兩端的“流量擔當”。在發貨量上,憑借著“榜一”“榜二”位置的硬核實力,江浙僅兩省的發貨噸數,就堪比廣東、山東、安徽三省收貨噸數之和;而在收貨噸數前五位榜單上,江浙兩省依然領跑,不僅領先于山東、廣東、河北等地,兩省收貨噸數之和更是兩倍于榜單后三位之和。
江浙的領先“密碼”是什么?
作為民營經濟大省的江蘇,也是紡織服裝生產大省。在當地紡織品民營企業中,既有龍頭、鏈主、骨干企業,也有專精特新、創新成長型中小企業。據不完全統計,江蘇紡織服裝企業數量占全國總數的13.82%,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二;而紡織行業也是浙江工業總產值唯一超萬億元的集群。就在2023年12月下旬,浙江發布了《關于支持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提出從八大方面支持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更為浙江紡織產業發展添了一把火。
根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未來幾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產業用紡織品在醫療防護、建筑、汽車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同時,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產業用紡織品的用途也將不斷拓展,紡織產業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紡織產業的市場遍布全國,商品流通規模不斷擴大,也依托于智慧物流的有力“托舉”,讓物流降本增效,讓企業輕裝上陣,讓產業蒸蒸日上。
政策助力,企業給力。智慧物流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讓紡織與八方相連、四海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