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隨著新能源商用車在2021年各細分市場的銷量被逐漸披露,強勁的增長勢頭向外界闡明,屬于新能源輕卡的黃金發展期已經來臨。
2022年,站在新能源的歷史風口,各輕卡生產企業會采取哪些行動來把握機遇呢?在工信部第352批新車公示中,多家企業申報的新能源輕卡底盤數量給出了答案。
申報創新高 多種技術路線并舉
據第一商用車網統計,第352批新車公示中,共申報新能源輕卡底盤12款,其中,來自東風體系的有3款(EQ1041TACEV3、EQ1040TLEVJ2、EQ1042TACFCEVJ1)、吉利商用車2款(DNC1043FCEVMJ4、DNC1043FCEVMJ3)、陜汽輕卡2款(SX1043EV331N、SX1044EV331N)、奇瑞商用車1款(SQR1040FCEVH16-E)、南京金龍1款(NJL1040H341FCEV2)、福田汽車1款(BJ1045EVJAH)、解放輕卡1款(CA1046P40K51L2E6PHEVA84)、上汽輕卡1款(SH1047PCEVNZY2),創造了近幾批次新能源輕卡底盤申報數量之最。
從各款新能源輕卡底盤所選擇的技術路線來看,各廠商有著不同的規劃。此次申報的12款新能源底盤中,純電動車型6款,占據半數份額,燃料電池車型則緊隨其后,有5款參與申報,其余一款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底盤。多種技術路線的選擇,豐富了新能源輕卡的產品陣營,為輕卡行業踐行“雙碳”目標提供了更多的實現路徑。
吉利商用車 DNC1043FCEVMJ3 燃料電池載貨汽車底盤
齊聚新能源賽道 完善產品矩陣
輕卡的新能源化是行業共識,但內燃機時代向新能源的轉換不會一蹴而就,更不會單一的依靠某一技術路線實現,多軌并行為輕卡廠商實現產品的新能源化轉型開啟了加速器。所以,加快完善自身在新能源賽道的產品布局,成了各品牌接下來的工作重心。
解放 CA1046P40K51L2E6PHEVA84 插電混合動力載貨汽車底盤
從占比最大的純電動車型來看,此次申報的6款底盤車型中,東風體系有2款,陜汽輕卡2款、福田汽車1款、上汽輕卡1款。而回顧工信部此前發布的公示,在第351批公示中,上汽輕卡還申報過氫燃料電池載貨汽車底盤,陜汽輕卡也同樣有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參與申報。解放輕卡則除了本批次中申報的插電混動底盤車型,在第350批、351批公示中,對純電動載貨汽車底盤及插電混動底盤已有相關產品儲備,與此類似的還有吉利商用車等廠商。
由此可見,在新能源產品的布局方面,各主流廠商并沒有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而是結合當下新能源商用車的市場環境,兼顧了短期和中長期的實際需求。
面對同一個新起點,哪家企業會率先突圍,顯現出其在新能源賽道的領先優勢,眼下還并不明朗。而潛藏在新能源輕卡產業鏈上下游的競爭同樣激烈,從公示信息中各廠商配套的核心部件,便可尋得一絲端倪。
多元復合鋰電強勢回歸 三元鋰電缺席
對于新能源輕卡底盤而言,電池、電機等是其核心部件,而在第352批公示中申報的6款純電動載貨汽車底盤,共涉及5家電機生產企業。
其中,東風體系的EQ1041TACEV3搭載了成都壹為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TZ210XSZ03驅動電機,功率110kW;另一款EQ1040TLEVJ2底盤則搭載了由南京越博動力生產的TZ230XS-YBM415驅動電機,功率為94kW。福田BJ1045EVJAH搭載福田自主研發的FTTB064電機,額定/峰值功率為65/120kW;陜汽輕卡申報的SX1043EV331N、SX1044EV331N兩款底盤均搭載由西安智德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有限公司生產的TZ365XSA02,額定/峰值功率為54/98kW;上汽輕卡申報的SH1047PCEVNZY2底盤驅動電機則采用中車時代TZ290XS025,可輸出功率100kW。
除了純電動系列,5款燃料電池載貨汽車底盤中,來自蘇州朗高電機有限公司的TZ220XS-HD002獨占三元,分別搭載于南京金龍的NJL1040H341FCEV2底盤,以及吉利商用車的DNC1043FCEVMJ4、DNC1043FCEVMJ3底盤,其額定/峰值功率為65/120kW。另外兩款底盤,奇瑞商用車的SQR1040FCEVH16-E與東風公司EQ1042TACFCEVJ1,則分別由南京越博動力的TZ230XSYBM406(輸出功率85kW)電機、東風德納車橋生產的TZ228XS035DN01(輸出功率115kW)提供驅動力。
南京金龍NJL1040H341FCEV2 燃料電池載貨汽車底盤
儲能裝置與燃料電池方面,第352批公示中,選擇磷酸鐵鋰電池的底盤有7款,其中,寧德時代占5款,成為該批次配套電池的贏家。值得一提是,在其配套的底盤中,除1款為氫燃料底盤外,其余4款均為純電動車型。此外,在三元鋰電缺席本次配套后,多元復合鋰電池再次回到人們視野,并為3款燃料電池底盤提供儲能支持。
不同的技術路線選擇意味著不同的性能差異。那么,何種燃料電池及儲能技術將成為未來輕卡廠商的主流選擇,還有待市場的進一步檢驗。
結語
在踐行“雙碳”目標與降低車輛運營成本的雙重因素拉動下,打造完善的新能源產品矩陣,成為越來越多的商用車廠商及產業鏈合作伙伴的共識。那么,在這條全新的賽道上,哪個路線會是新能源輕卡的最優解決方案?第一商用車網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