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車網 嚴駿
一款產品能達到什么樣的水準,保障質量的生產設備往往起著決定性作用。而一套智能化的生產線意味著更加精益化的品控,是制造企業孜孜以求的目標。
8月28日,在中國蕪湖,由中集瑞江打造的燈塔工廠正式竣工投產,其中,填補國內液罐車生產空白的首條智能化生產線引起了廣泛關注。在踐行國家2025制造強國戰略以及中集集團燈塔工廠建設戰略的指引下,中集瑞江如何實現做大做強,直至引領行業的發展方向呢?在活動現場,我們找到了答案。
智能化工廠投產 以技術革新帶動產業轉型
生產線的升級有賴于市場的需求,同樣離不開中集瑞江精于主業的市場敏感度,作為罐車行業的龍頭,中集瑞江早在兩年前便成立了國內第一家罐車研究院,技術研發方面要領先行業半年到一年。
“今年3月1日,在上海中心,我們發布了瑞江罐車品牌,確立了‘產業數字化、工廠燈塔化、產品智能化、業務國際化’的新內涵。燈塔工廠的順利竣工投產是中集瑞江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里程碑,從此中集瑞江走上了高端制造之路。”活動現場,中集瑞江常務副總、EMT輪值COO杜存洋飽含激情的講述了中集瑞江燈塔工廠及智能化生產線落成的始末。
中集瑞江常務副總、EMT輪值COO杜存洋
在技術上要勇爭上游,在產品上要保證質量經得起市場考驗。據中集瑞江總工程師孫加龍介紹,中集瑞江的轉型首先是順應國家戰略,引導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促進信息化”,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針對過去生產過程可能存在的生產過程不透明、成本高、效率低,以及缺乏精細的資源配置計劃等問題,燈塔工廠從總體規劃出發,將數字化、智能化融入車間生產的每個環節。其中,攪拌車燈塔工廠經過產線升級,下料、鉚焊、噴粉、總裝全部實現了自動化、信息化生產,率先邁進智能制造時代,是罐車行業內的第一家。
液罐車燈塔工廠則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多項創新、發明專利,解決了行業內多年存在的制造工藝難題,柔性化的生產線可以適用于不同型號的產品,更加高效智能。與此同時,中集瑞江行業內首次采用機器人防浪板焊接、首次將DR數字成像技術用于罐體探傷,90%以上的自動化焊接,大大提升了整個生產線的生產效率與良品率。
以技術革新帶動產業轉型,用智能化生產線助力新產品的研發。在引領罐車行業多年后,中集瑞江找到了持續保持領先優勢,由優向強轉化的法門。
打造高精尖產品 更好服務行業客戶
根據規劃,未來三年,中集瑞江要從產值50億做到100個億,實現“再造”一個瑞江的目標,有了燈塔工廠的加持,持續輸出引領行業的優秀產品,成為中集瑞江的制勝策略。伴隨智能工廠竣工,中集瑞江投向市場的另一個重磅消息便是2022款新品的批量下線。
作為中集瑞江先進生產工藝下的智能化產品,2022款不銹鋼液罐在活動現場獲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官方認證——中國最輕的不銹鋼液罐。作為商用車行業最注重的性能指標之一,輕量化的車身是先進技術與新材料的多項集成,對于中集瑞江2022款不銹鋼液罐而言同樣如此。
“2022款液罐車產品采用了升級版歐式結構,經過研究,我們認為,第四代無副梁全承載的結構更加適應國內路況,罐體受力更均勻;同時,它采用歐洲軸荷分布和中軸線技術,確保了車輛重心的穩定,行駛更平穩。”孫加龍介紹說,2022款液罐車采用全新一代輕量化懸掛,耐久性更高,自身重量也進一步降低。
除了結構與材料方面的升級,在車輛智能化與安全方面,中集瑞江同樣保持著行業領導者的地位,比如,行車后防碰撞預警、倒車后防撞預警,無線網聯胎溫胎壓監控,基于6目拼接算法的360°環視系統都被搭載于2022款液罐車產品上,最大程度保障了用戶的使用安全。
聚焦罐車主業,中集瑞江用實際行動向外界闡述了一流罐車應當具備的高端、精品、前沿形象,但關于如何服務好用戶,中集瑞江以一場《質量宣言》表明了其對產品的態度、對客戶的負責的決心。
“在此我鄭重承諾,沒有品質就沒有尊嚴,質量在我手中,品質從我做起。嚴格執行質量標準,遵守所有規則。”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講,中集瑞江質量團隊向用戶許下諾言,“打造冠軍品質,登頂世界一流”,以更加可靠的產品質量服務好行業客戶。
結語
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基于各行各業的產業基礎升級,尤其作為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水平,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各國的產業分工及國家競爭力。為此,全球領先的工業國家紛紛提出了提升自身工業基礎的新戰略,德國“工業4.0”、日本“社會5.0”、美國“工業互聯網”等無一不是瞄準智能化制造。
中集瑞江憑借一己之力,以燈塔工廠以及智能化生產線的投產,將國內液罐車生產推向國際先進行列,促使國家2025制造強國戰略的宏偉藍圖再添一筆,憑借先進技術與可靠產品的助推,中集瑞江“百億目標”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