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熱門關鍵詞:重卡 大安汽 乘用車 江淮汽車 

爭奪“大安汽”籌碼:奇瑞、江淮皆自強

時間:2009/7/22 10:22:38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21世紀經濟報道責編:0條評論

 

    “江淮的乘用車已經形成了多檔次,多系列,多品種的格局。”7月19日,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乘用車公司總經理戴茂方,信心十足的對記者表示,江淮汽車“商用車與乘用車的戰略”已走上正軌。

 

    而就在一天之前,在離合肥市中心百公里開外的一家酒店,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金弋波也展示奇瑞多品牌戰略的成果,“在成功運行了近半年后,由四大品牌32款新車組成的‘大奇瑞’艦隊,不僅漂亮地完成了戰略轉型,還創造了銷售21萬輛的銷售新高,宣告奇瑞的多品牌戰略初步告捷。”金弋波說。

 

    今年3月份,國家出臺《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下稱《規則》)明確表示產銷規模占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數量由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內。奇瑞被確定為"四小集團"之一,鼓勵其實施區域內兼并重組。之后,江淮和奇瑞之間的整合,再次成為業內的熱點。而5月份安徽省出臺的《安徽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則再次將“大安汽”的整合推到了風口浪尖,有知情人士稱安徽省政府預訂的整合時間將在年內。

 

    至今,雖然整合的時間表和整合方式仍然是個謎,但顯然,江淮和奇瑞之間的競爭已經開始,為了避免“被對方吃了”,前提只有使自己更強大。

 

大乘用車戰略

 

    與奇瑞相比,乘用車是江淮的弱項。但江淮并不愿甘拜下風。

 

    據戴茂方介紹,今年上半年,江淮實現銷售15.2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其中江淮的乘用車實現銷售5.5萬輛,同比增長66.4%,并連續4個月銷售過萬輛。

 

    其中,江淮乘用車“小將”同悅上市以來表現出色。6月份,同悅銷量達到5431臺,創下上市以來的最高紀錄,這同時也是5萬元級別小車的銷量冠軍。1-6月,同悅累計銷量達到26375臺。基于這樣的形勢,今年江淮調整了乘用車目標,由年初的10萬輛調整為12萬輛,加上商用車18萬輛,今年江淮的總體目標為30萬輛。

 

    “乘用策劃是重要的發展戰略。”戴茂方透露,江淮的“大乘用車戰略”已經確定。今年將完善MPV、SRV及C、B、A、A0級轎車6大乘用車平臺,還將重點打造4GA、4GB、4DA、4DB等4大發動機平臺。在未來,江淮汽車每年都將有3-4款乘用車新品種投放市場。并且,使各個平臺之間形成“互不重疊,優勢互補”。

 

    事實上,今年以來江淮乘用車的發展勢頭,給了江淮很大的信心。由于江淮的乘用車還在投入期,前期成本攤派比較多,加上前提大量研發費用和新產品上市產生的大量營銷費用,可以說前期成本比較大。即便如此,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車的乘用車仍然是贏利的,去除利潤率最高的瑞風的因素,江淮新上市的轎車項目已經取得了持平。

 

“大奇瑞”大目標

 

    在江淮迎頭追趕奇瑞乘用車的時候,奇瑞的乘用車項目卻是又邁上了一個臺階。今年是奇瑞多品牌戰略的元年,再過4個月,奇瑞橙紅色的瑞麒4S店將遍布國內大部分城市,與合資公司展開激烈的正面競爭,瑞麒是奇瑞推出的首個中高端品牌,與兩外三大品牌“奇瑞、開瑞、瑞麟”共同組成奇瑞的多品牌戰略。

 

    一個由多個品牌、多種產品和多套渠道支撐的“大奇瑞”已然框架初現。對此,金弋波表示,奇瑞之所以推出多品牌戰略,原因是“過去自主品牌企業的產品都集中在A級和A0級以下。但在2008年開始,合資公司也開始下沉到這一區間,給自主品牌造成了很大的沖擊。我們遇到一個天花板,必須打破它才能繼續前進。”

 

    作為乘用車企業,奇瑞已成功躋身于全國汽車“四強”,但在量突變的時候,奇瑞更希望發生質變。

 

    受國際形勢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奇瑞的海外出口下滑很大,但由于整個市場都受到影響,奇瑞仍然是乘用車企業中海外出口數量最多的;而國內市場奇瑞的增長率高達56%。

 

    “一定要把2009年的銷量提升上去。”是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對本年度奇瑞汽車銷售提出的嚴峻要求。按照尹同躍的部署,2009年,奇瑞將總共推出16款新車,拓展四大品牌的產品線和營銷網絡,并進一步擴大出口,在消費最為活躍的海外國家和地區發展CKD、SKD工廠,根據規劃,2009年奇瑞的海外工廠將達到15家。

 

推手“大安汽”

 

    “做大做強”已成為安徽兩家主要汽車制造商當前的重任。而當記者詢問戴茂方江淮的乘用車是否鋪得太大時,戴茂方說一點都不大,并用奇瑞舉例。

 

    此前,由于江淮重點在商用車而奇瑞在于乘用車,業內一致認為江淮和奇瑞是互補性很強的企業。而此前,尹同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如是說:“中國需要合作,江淮和奇瑞是互補性非常強的,一個省里的企業,為什么不能合作,合作到一定程度就走到一起了。”

 

    顯然,對于奇瑞來說,整合是最為有利的。《規則》明確規定奇瑞為“四小集團”之一,鼓勵其實施區域內兼并重組,而并非江淮。

 

    作為可能的“被動者”江淮顯然并不愿意目前的格局發生變化,特別是在奇瑞顯得強勢時。兩會期間,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左延安公開表示,不贊成奇瑞江淮“重組”,而應提“合作重組”,并強調雙方“不存在誰整合誰的問題”。

 

    7月17-19日,由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鐵道部、水利部、財政部、科技部、農業部、國資委等23個國家部委組成的聯合調研組來安徽考察,聯合調研組去了江淮也去了奇瑞,雖然從此次調研內容上看,主要考察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工作調研評估,與“大安汽”本身并無關系,但顯然意味著包括汽車產業在內的新一輪產業整合已經拉開了序幕。而一旦安徽條件成熟,大量制造業轉移,也將使這里成為安徽汽車零部件的集聚地,將直接提升安徽的汽車產業規模。一旦能成功實施“大安汽”計劃,安徽很快就能成為與國內汽車大省相提并論。有知情人士分析,這很可能使安徽省政府整合“大安汽”的決心更大。

 

    戴茂方說,江淮眼下最需要的不是資金,也不是政策扶持,而是時間。“江淮需要用時間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和發展潛力,我們正在快速奔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分析,“目前江淮上升勢頭很好,難說是汽車界的‘黑馬’,現在被迫整合,顯然心存不甘,加上兩個企業不同的文化,和奇瑞此前存在的一些低端、服務不及時等因素,江淮也會擔心被拖累。”他分析,所以,對于江淮而言只有迅速做大做強,拿出點成績來,才能夠避免被迫重組的命運,至少也將使政府在整合時,會考慮到更有利于江淮發展的整合方式,以最尊重市場規律的方式整合。

 

    一邊是江淮強勢拋出乘用車規劃,一邊尹同躍似乎也在對江淮施壓,今年3月份,在回答記者提問是否會進入商用車領域時,尹同躍曾表示“不做太多事”,與中集的重卡項目也一直秘密小規模進行,而就在不久前,奇瑞卻高調發布了與中集合資生產重卡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