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熱門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徐長明 補貼政策 電動車 

地方政府先行 新能源汽車消費者補貼政策破局

時間:2009/5/15 8:06:10來源:上海證券報作者:上海證券報責編:0條評論

 

地方政府率先出手 

 

  5月11日,重慶市政府在全國首開對新能源車進行補貼的先河,將向本地長安汽車生產的混合動力汽車提供3.6億元補貼。這是繼在全國首先啟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工程后,重慶市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方面又一力舉。

 

  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表示,根據公司已與重慶市政府達成的初步協議,重慶市政府將向重慶市民購買長安汽車生產的杰勛混合動力轎車提供3.6萬元現金補貼。此外,在使用期間,還將免收三年的路橋費(價值約7000元)。這樣,單車的補貼額將高達4.3萬元。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進華對記者表示,歐美國家一般對個人購買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占新增成本的50%左右。重慶市的這個補貼比例相當高。

 

  據了解,長安杰勛混合動力轎車售價大約為14萬元,而搭載傳統汽油發動機的杰勛轎車廠家指導價最低為10.48萬元,除發動機外,兩者的其他配置相同。以此計算,混合動力版的成本大約增加4萬元左右,這樣,政府提供的現金補貼比例達到了差價的90%。

 

  長安新能源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對企業而言,通過當地政府的補貼,一方面支持、幫助企業解決了研發新能源汽車增加的成本問題,另一方面也為企業明確了目前階段的目標市場。

 

  長安新能源汽車公司副總任勇告訴記者,杰勛混合動力轎車目前已經開始預訂,最快將于6月份交車。據他透露,長安的混動車型已列入全國“十城千輛”的示范項目,推廣期在2010年內,今年能夠釋放多大采購量還不得而知。“不過,在13個城市以外,示范地點還會繼續增加。不光在重慶,我們還要去其他城市應標,如昆明等城市。”

 

  事實上,重慶市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一直極其重視。

 

  2008年11月27日,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動應用工程在重慶啟動。啟動儀式上,重慶市政府向長安集團公司授予了2000萬元大規模推廣應用支持資金,并率先采購10輛長安杰勛混合動力汽車作為政府公務用車。重慶市科委主任周旭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力爭在3年內,實現政府公務用車、出租車、公交車等1000輛以上的混合動力汽車規模運行。”

 

  另外,重慶市政府還意識到單打獨斗很難完成完整車輛的研發,企業之間建立同盟關系非常重要。重慶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工業處副處長吳雅琪告訴記者,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是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去年12月,重慶與丹佛市以及福特汽車公司和長安集團共同簽署了《建立綠色合作伙伴意向書》,簽約四方將在十年合作框架下就城市應用電動、混合動力汽車開展合作。重慶作為中國唯一與美方合作的城市,將以此構建起一個世界級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研發和制造基地。

 

  吳雅琪表示,“福特公司Plug-in純電動汽車技術成熟,丹佛市擁有美國三大汽車能源實驗室,電池制造和電網設施建設經驗豐富。重慶市希望通過示范運行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這是政府間、企業間兩個層面的合作模式創新,合作四方都非常重視該項目。我們專門成立了8人執行小組,每方有兩名負責人,計劃在半年內制定出三年期推進計劃。”

 

  除重慶以外,已有更多的地方政府開始思考如何推動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應用。

 

  今年3月25日,在25屆世界電動車大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市常務副市長許勤透露,深圳計劃出臺針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這將完善深圳的電動車產業布局。

 

  比亞迪公司的F3DM雙模汽車目前收到的全部80輛訂單都來自深圳,而其工廠所在地西安市的政府部門也表示,雖未納入“十城千輛”的推廣城市,但作為對本地企業的支持,也將采購少量該車型以示范運行,并有可能成為F3DM下一個上市的城市。

 

  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王建鈞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對媒體表示,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將在年底向市場推廣,如果在政府“有形之手”的大力作用下,該車的上市時間也可能大大提前。

 

  比亞迪F3DM是目前國內新能源轎車領域唯一一款正式公布市場價格的車型。不過,普通消費者現在尚不能通過正常渠道購買到這款車。

 

  “如果沒有補貼,新能源車的價格仍然是太高了。”一位有意購買新能源車的王先生此前算過一筆賬,像比亞迪F3DM雙模電動車和比亞迪F3普通車型的價格相差近10萬元。以一輛家庭用車每年行駛約2萬公里計算,電動車每年可節省油費約5000元,10年可省油費5萬元,這樣的話,對目前沒有補貼的個人消費者而言,電動車顯然缺乏吸引力。

 

  汽車業內分析人士還向記者表示,從財務實力來看,深圳市政府的財政收入要比重慶高出很多,因此,目前更多目光已經聚焦在深圳市政府身上。

 

6月的期待

 

  各地政府對新能源汽車個人用戶的補貼行動計劃,也可視為一種無聲的呼喚。

 

  根據今年2月出臺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工作進度要求,6月份,《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支持政策》將出臺。屆時,財政部將公布個人購車的鼓勵政策。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進程由此將進入提速期。

 

  今年2月5日,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文件宣布給予新能源汽車補貼,其中純電動客車最高補貼50萬元;2月底,《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細則》出籠,“逐步實現國產電動汽車產銷規模”堪稱對純電動車產業化的最大支持。其中,三年內中央將投資100億元專項資金,發展新能源汽車及車用電池組等關鍵技術;建立生產體系,形成10億安時高性能車用電池生產能力;逐步實現國產電動汽車產銷規模,總體形成國內50萬輛電動、油電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作為新能源汽車普及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基礎建設也尤為重要。政府計劃于2009年12月推出新能源汽車基礎建設規劃,建立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加快停車場等公共場所公用充電設施建設。

 

  錦州萬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清潔對記者表示,三年后的2011年,要實現5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產能,以及在總銷量中占到5%,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但這主要取決于政府的刺激私人用戶的力度。發展新能源汽車,在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對進口石油的依賴方面,都對中國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作用。

 

  受利好政策影響,近年來,各汽車廠商紛紛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步伐。

 

  今年3月份,奇瑞汽車推出了純電動車S18。“我們希望在未來的政府采購中,享受到更大的份額。”奇瑞汽車總裁助理金弋波說。

 

  一汽集團技術中心電動汽車研究室主任趙子亮對記者表示:“今年,一汽集團將新能源汽車研發作為重中之重,目前我們已經開展了相關工作。一汽集團開發新能源汽車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2375.484,-6.46,-0.27%),如天津發動機和轎車廠、技術中心研發平臺等。我們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目標非常明確,結合示范運營,配合國家‘十城千輛’計劃,將新能源汽車推向市場。”

 

  “關鍵零部件技術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我們希望通過對外項目招標,與先進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加強合作。”趙子亮稱,目前,一汽集團已經掌握了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集成技術,但具體產品研發優勢尚未形成,而新能源零部件企業將借助一汽集團豐富的資源優勢得以產業化,進而實現合作共贏。

 

  科技部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專項咨詢組組長王秉剛接受采訪時表示:“國家推行863新能源汽車研發計劃以來,中小企業積極響應,大集團行動相對較緩。如果僅依靠國家投資試制產品樣車,是很難實現產業化的。近來,大企業集團開始積極參與新能源汽車研發,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在上海車展上,記者看到,在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領域中,吉利推出了Ek-2高性能電動汽車,長城推出了歐拉,而華晨、奇瑞、比亞迪、海馬、力帆等車企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車。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車展上自主品牌推出的電動汽車總數達到十多款,在混合動力、氫動力、燃料電池等領域也均有新技術展現。

 

  瞄準新能源汽車龐大市場的不僅僅是國內外整車企業,包括萬向、萬得等民營汽車零部件車企們也在謀劃布局,以期分得一份蛋糕。

 

  錦州萬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清潔告訴記者,此前從未有過任何造車經驗的他們,看好這一波新的“造車潮”,其2人座電動車已于3月份下線,其遠景規劃則是打造年產百萬輛的電動車產業基地。

 

補貼政策如何落實是關鍵

 

  技術成熟與成本控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兩個難點,也是國家出臺扶持政策的出發點。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陳全世向記者表示,在政策扶持方面,現已出臺的在100億元中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十城千輛”示范運行,新能源汽車購買給予補貼等政策,自下而上啟動市場,路徑準確鮮明,對于該產業是重大利好,但關鍵還要看能否最終落實。

 

  陳全世認為,《規劃》提出的“到2011年新能源汽車形成50萬輛的產能”實現較有把握,但這一產能到時能否完全開足,則還要看市場需求;“新能源汽車銷量要占到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左右”則要看消費者的認可程度,能否實現目前難下定論。

 

  另外,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我國趕超世界汽車工業的突破口,但發展新能源汽車不能一哄而上,政府與企業都要穩步推進。國家信息中心信息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在采訪中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必須經歷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目前國內汽車企業對新能源汽車熱情高漲,但大多數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更多的還是在造勢,吸引眼球。”

 

  徐長明強調,現階段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研發和制造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混合動力技術、電池技術與國外企業比較,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關鍵還是依賴技術、成本及公用設施問題的解決。目前,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還只是“示范工程”,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政府應該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方面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