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宇:保持重卡第一重汽有信心
《商用汽車新聞》:今年一季度,在14噸重卡市場上,重汽遙遙領先,有人說,那是因為重汽準確預測到市場行情,提前做好工程車輛的準備。
王文宇:我認為不完全是這樣,中國重汽并沒有較早預測到會有這樣的國際性金融危機,國家也沒有預測到下半年金融危機會如此嚴重。
今年一季度,14噸以上重卡銷量整體下降了39.16%,但重汽跟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為何能做到這一點,這跟重汽的發展歷程相關。重汽曾經發展得很好,但也經歷過非常困難,企業處于破產邊緣的時期。2001年,新重汽成立后,重汽就一直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在這樣的發展歷程中,我們悟出了一個道理,企業的發展,不僅僅是經濟指標的提高和增長,更重要的是核心競爭力的提高,機制的轉換,抗風險能力的提高。
我覺得這三點很重要。重汽一直掌握這3個大原則,所以重汽在遇到風險時,不僅僅是國際金融危機,還包括平常經營中遇到的各種風險,受損失會小一點,抗擊風險的能力會強一點。
《商用汽車新聞》:為何一季度重汽能和競爭對手拉開較大的差距?
王文宇:一季度重卡行業下降幅度很大,說明國際金融危機對經濟的影響依然存在,但比預期好一點,說明國家采取的一攬子刺激經濟的計劃逐漸顯現作用。
目前國家的投入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正好這種投入所用的車輛都是工程車,工程車里頭,自卸車又是最多的。而重汽自卸車銷量是最高的。差距現在看來是拉開了,第二名銷量還不如我們的一半,但是我想再往后這種差距會縮小,不會像現在拉得那么大,因為各個企業都在采取措施。但保持在第一的位置上,我們是有信心的。
《商用汽車新聞》:一直有傳言重汽正在與曼談合作,另外,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也提到,支持重汽進行區域重組。對此,重汽有何想法和打算?
王文宇:我認為,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進行兼并和重組。重汽對此的想法是,第一、立足于國內,把重卡這個主業做好,做強做大;第二、往產業鏈的上下游發展,最近,重汽收購了大齒、柳州運力、湖北華威等企業,延伸了重卡的上下游產業鏈;第三、不排除和重卡密切相關的產業合作,比如工程機械;第四、不排除與對重汽發展有好處的其他行業的合作。最重要的是頭兩條。
不是哪個企業便宜我們就并購,首先,要看對企業發展有沒有益處。其次,能不能把并購企業管理和控制起來,能否幫助它發展,這不僅針對海外并購,在并購國內企業時也是如此。以前的老重汽就并購了許多企業,但沒能管起來,反而把母體給拖垮了。第三、是否了解并購企業的文化、經營理念、技術差異,如果連這些都不清楚,怎么管理?
我們現在有一個辦法,就是把最好的零部件企業帶到濟南來生產,現在已經有6家了,包括ZF、大陸集團等。我們在濟南給它們找一塊地,不合資、不合作,讓它們實現本土生產,這樣產品的品質完全一樣,還節省運費、人力成本,給我們配套的價格就比較低。
《商用汽車新聞》:提到大齒,目前重汽對大齒的定位是什么?
王文宇:大齒對于完善重汽的上下游配套有好處,大齒加入重汽后,主要是面向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我一直提醒它,不能想著有重汽的庇蔭,你的產品不是以重汽為主,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國內市場開拓,同時也要打開國外市場。
這是大齒的市場定位。至于產品定位,中國重汽給了它兩個新產品,10擋雙中間軸變速器,這兩個新產品可以對外供應。
同時,重汽將繼續采購法士特變速器。我今天(4月20日)早上碰見大開(法士特董事長),我還講,我們要和法士特保持長久的合作伙伴關系,每年重汽的產品仍要配套法士特變速器。
《商用汽車新聞》:我注意到這次車展,重汽以展示裝配AMT的A7產品為主。
王文宇:我們主要目的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顯示中國重汽有信心、有能力很快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A7是中國重汽自主開發的頂級重卡產品,目前訂單已達1000多輛,市場情況非常好,這說明了產品得到了用戶的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