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汽車業重組障礙重重 零部件企業或成突破口
在國務院此次審議通過的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五項舉措中,企業重組成為僅次于拉動汽車消費的重要救市政策被再度提及。此前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在發改委經濟工作會議上表示,2009年將重點推動汽車、鋼鐵、煤炭、電力、水泥五行業的兼并重組。
“重組后遺癥”警示后來者
盡管政府推動重組的意愿越來越強烈,各大企業間的重組傳聞也一再流傳,如北汽重組福汽又被提上日程,但企業兼并重組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實從去年開始,東風與哈飛一波三折的合并計劃、廣汽與長豐、北汽與東南汽車、一汽與華晨甚至一汽與長安的重組消息便相繼傳出,但都沒有下文。
事實上,如果強制性重組也會帶來弊端。天汽和一汽合并后,有消息稱因為在重組之后,天津本地的零部件企業很多被排除在天津一汽的采購名單之內,而導致天津方面有一定意見,并不利于地方汽車工業的發展。而華晨汽車之所以堅定獨立發展的道路,否認與廣汽的重組傳聞,可以看出遼寧省也有類似的擔心。
近些年來,在汽車業大的兼并重組案中,“上南”合并無疑是最受關注的案例。有50多年造車歷史的南汽并入上汽,重組產值最高,但運行一年來并沒有顯現預期的成果,這讓后來者對兼并重組更加謹慎。
地方政府的利益糾葛成為重組障礙
在與廣汽接洽后,華晨董事長祁玉民曾向遼寧省相關領導反映情況,征求與廣汽合作的意見,但省領導持堅決反對態度。作為當地的重點企業,華晨雖然幾度經歷危機,但在推動當地經濟、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上,卻有著相當大的貢獻。這樣的企業,是地方政府砸鍋賣鐵都要保住的,重組一事在這樣的阻力下已難成行。
汽車制造是中國地方政府保證GDP增長、解決就業、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平臺,少數地方政府甚至不惜低價賣地吸引外地汽車企業投資,因此,大多不愿意讓當地的汽車企業,哪怕是虧損企業被外地大企業集團兼并。
我們看到東風汽車公司欲與哈飛汽車重組的談判隨著新中航集團的成立而告吹。作為同在一個省份內分布在合肥和蕪湖的國內赫赫有名的商用車企業和乘用車企業,江淮汽車和奇瑞汽車并沒有重組到安徽省汽車工業(集團)公司的名下,江淮汽車新搞轎車,而奇瑞汽車新搞輕型和微型商用客車,彼此在兩股平行道上重復交叉投資上新項目。在一省之內的具有極強互補性的企業之間的重組尚且困難如此,何況跨省之間的企業重組。
此外,企業自身兼并重組的意愿并不強烈。目前汽車行業盈利狀況尚好,并沒有出現大面積虧損狀況,實力強的大集團也并沒有表現出顯著領先于行業的盈利能力。
產業重組大勢所趨 零部件企業或成突破口
汽車業的重組并購是政府之痛、企業之殤,必須承擔較大風險,但從產業升級的趨勢看,汽車業的重組并購將是必然的。近年來,汽車業一直被國家列入發展過熱行業。在大小企業遍地生根,普遍生存能力偏弱的事實下,產業重組是化解危機、提升實力、避免重復建設的有效措施。新政策將產業重組作為重要內容,意味著今后汽車企業的兼并重組將成為常態。
關于推進汽車產業重組,此次政府在振興規劃中提到,支持大型汽車企業集團進行兼并重組,支持汽車零部件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擴大規模。
中汽協會市場貿易委員會秘書長張伯順指出,支持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兼并重組是國家一直在提的,不過支持汽車零部件企業兼并重組是現在才明確提出的。
業內認為,如果盡快出臺相關細則,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兼并重組將更有操作性。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認為,目前民族零部件企業大多各自為政,僅給當地汽車企業提供一些配套設備,這是很難做強做大的,國家目前缺少具體的細則支持零部件企業重組。對此,張小虞建議,國家在鼓勵汽車企業兼并重組過程中,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政策,對于一些跨地區、跨省市的兼并,應給予更多的政策和稅收支持,同時也要平衡好地方政府和汽車企業之間的利益,合理分配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