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雙拳出擊商用車領域 多線作戰成敗難料
1月9日蕪湖泰瑞投資有限公司(奇瑞汽車的關聯企業)、中集集團旗下中集車輛公司聯合深圳市九思投資有限公司,在深圳市簽訂協議,擬合資發起設立集瑞聯合卡車股份有限公司。12日,奇瑞汽車在北京正式推出微車品牌“開瑞”,該品牌將生產微型客、貨車,進軍鄉鎮和農村市場。一個月內,連續在商用車領域“重拳出擊”,一個全新的奇瑞正在形成。
卡車夢成真
其實,奇瑞做卡車夢由來已久。2006年初,奇瑞收購了一街之隔的一汽揚子,該企業擁有年產3萬個底盤和2000輛客車的能力,并具有生產卡車的資格。當時曾計劃在兩年后實現量產,同年奇瑞還制定了商用車到2012年實現產量30萬輛。
一年后,奇瑞首款上市的商用車卻不是脫胎于揚子的卡車和客車,而是MPV“瑞麟”。顯然揚子項目進展緩慢。
中集車輛顯然能幫助奇瑞實現其卡車夢,該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專用車制造企業,但苦于沒有底盤生產能力,一直向國內重卡企業購買底盤。奇瑞揚子能供給中集底盤,而中集的專用車制造經驗顯然也對制造卡車有幫助作用。在這種條件下,雙方一拍即合。
2006年,當奇瑞收購揚子的時候,不少業內人士稱,這一舉動表明了奇瑞和江淮合并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奇瑞顯然是要自己做商用車,如今,面對奇瑞和中集車輛的合作,他們產生了新的擔憂:重卡領域本身集中度就很高,而奇瑞和中集本身并不擁有重卡制造技術和工藝,他們的合作能結出怎樣的果實很難預料。
以微車進軍農村
相比卡車領域,奇瑞進軍微車顯然是有備而來。而國家日前出臺的汽車振興計劃中對微型客、貨車的利好政策無疑增強了奇瑞的信心。
奇瑞給自己的微車命名為“開瑞”,它將是一個和“奇瑞”并列的品牌,涵蓋了優派、優優、優雅等微型客車和優勁、優翼等多款微型貨車。奇瑞方面表示,2009年開瑞微車公司的銷量目標是“保四爭五”,即保證4萬的年度考核目標銷量,同時向5萬輛的奮斗目標銷量邁進。關于這個目標,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耀說:“中國汽車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已經步入新階段,微車市場將成為更多廠商爭搶的一片廣闊‘藍海’。”
雖然,奇瑞做足了準備、拿出了豐富的產品,但并不能保證開瑞的前方就一片坦途。和重卡市場相似,中國微車市場的集中度近年來日益提高,上汽通用五菱和長安汽車占據了這個市場的近70%。微車市場隨著政策利好的推出將進一步激活和拓展,但新來者如何挑戰原有“寡頭”的優勢地位仍值得奇瑞下功夫研究。
多線作戰打造新奇瑞
按照奇瑞的計劃,除了早先上市的“瑞麟”和此次的“開瑞”,奇瑞還將推出,高端商用車“威麟”品牌,最終形成包含“奇瑞”在內的四大品牌。一個品牌并行的新奇瑞呼之欲出。
相應地,奇瑞今年將在這四個品牌下推出15款新車,幾乎每月都有新車面世。奇瑞經過了幾年的調整似乎又回到了“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時代。
在一個專門的奇瑞用戶論壇上,記者看到,第一個對奇瑞發展多品牌戰略發表意見的網友留言道,“還是先做好轎車吧”,有的網友稱,“這么多品牌,不好記很亂”。不難看出要大家一次接受這么多新品牌顯然還需要時間和相應的推廣手段。
去年年末的幾個月,比亞迪一度在月度汽車銷量排行榜上超越了奇瑞,原本比亞迪和奇瑞并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但隨著F3、F0的熱賣,比亞迪迅速崛起,而奇瑞真正好賣的車仍只有一款QQ。如今,奇瑞鋪開了攤子,拉開了架勢要在2009年多線共進,但這一次戰略轉變能否實現多點開花的結果仍難預料,而作為商用車的奇瑞能否被傳統用戶接受更是一個首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