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副主任徐少山:汽車產業高質量減排的數據質量強化實踐

泰達汽車論壇2024-09-04
34500

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共同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聯合協辦的第二十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以下簡稱“泰達汽車論壇”)于2024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辦。本屆論壇以“風雨同舟二十載 攜手并肩向未來”為年度主題,邀請重磅嘉賓展開深入研討。

在9月1日“供應鏈方向專題分論壇:20年綠色‘碳’索 雙碳驅動·行業新航--共繪綠色產業藍圖”中,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副主任徐少山發表題為“汽車產業高質量減排的數據質量強化實踐”的演講。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副主任徐少山.png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副主任徐少山

以下為演講實錄:

很高興和大家進行交流,我的演講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國內外綠色低碳供應鏈政策環境。第二部分,汽車產業碳排放現狀與挑戰。第三部分,數據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第四部分,未來展望與建議。

關于國內外的綠色低碳供應鏈的政策環境,國內我介紹四個政策以及我們實踐的兩個課題,一個是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代表了咱們國家考慮節能減排、節能低碳最早是源于比較早期的綠色供應鏈的說法,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綠色低碳供應鏈,今年在政治局學習和兩會工作報告里明確用了綠色低碳產業鏈、供應鏈這樣的表述,現在更多考慮到時代的變化,更多是綠色低碳供應鏈。2017年的文件里提到汽車推動形成綠色制造的供應鏈體系。2021年的《探索建立綠色供應鏈的制度體系》、《“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這時候已經明確提到了鼓勵包括汽車這樣的行業由數據來支撐碳減排和汽車供應鏈質量管理工作。最后一個是2022年《關于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里明確提出了包括汽車、機械、電子等等把綠色低碳的理念貫穿于整個流程,也是與供應鏈本身有很大的關聯。

在這個方向下,今年年初國務院國資委明確了以“揭榜掛帥”的名義開展相關課題研究,我們牽頭的這個課題的名稱叫《中央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研究》,已經在上周剛剛開完中期驗收會,輸出的成果將來國家會發布相關的文件,對于中央企業的綠色供應鏈的建設提出一系列的要求或者說指南來推動這項工作。另外在國務院國資委的研究中心里列了一個與數智化有關的課題,我們在供應鏈里面從綠色低碳和數智化方面都參與了相應的課題。此外,我們在協助上海市政府以上海為中心倡導了一個CN100,這個CN有雙重含義,一個代表中國,另外一個代表碳中和,也是聚焦在綠色低碳供應鏈。

CQC(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作為一個最大的綜合性認證機構,在低碳、安全、數字化方面一直做一些探索,但是還有很大的空間值得大家繼續努力。國外政策一個是歐洲影響比較大的ESPR(可持續生態發展),原來講綠色供應鏈,后面講綠色低碳供應鏈,再后面發展到未來可持續供應鏈,把聯合國提出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納入到我們的供應鏈考核內容。

關于減少產品碳足跡和環境足跡,去年11月份和今年5、6月份由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和生態環境部的氣候司分別發布了兩個文件提到了碳足跡,實際上我們講到碳足跡、水足跡,將來還有生產制造過程中銷售的生命周期的水足跡的問題,環境足跡,這三個足跡內涵會越來越豐富。一方面企業面臨的社會責任和技術研發的壓力越來越大,同時也說明我們的行業發展還是為地球考慮更多的事情,再未來就是可持續發展。

關于電池法案這塊,征求意見稿里面特別提到,出口三大件里面,光伏組件、電池和電動汽車,電池作為一個單獨的產品,也作為汽車或者機動車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電池法案有很大的影響,但是他現在提出的意見是要么電力方面用全國的碳排放指標,要么就直聯電。所以我們未來區域微網、電力直聯,在電池這個行業產生很大的影響。在這里面我提醒大家注意,關于歐盟的CBAM和電池法案這樣的指令,它對電池、鋼鐵、鋁及其制品等提出要求,但是汽車整體并不作為它的碳稅碳關稅對象,現在的很多自媒體給的信息是極度不準確的,也導致一些企業包括一些汽車廠非常焦慮,應該認真對待,但是不要恐慌,應該積極,但是不要焦慮。包括電池法案里面,不同的電池都有它的過渡期。

歐洲議會批準對新型重型車輛關于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到2040年我們對重型車輛的排放要求比2019年要降低90%,這也有一些指標。2035年歐盟禁止燃油車的一些政策,2025年會有一些方案或者評估報告。美國發布的《交通部門脫碳藍圖》,這是行政法規,美國的行政法規不具備可持續性。

第二部分是關于汽車運行階段的碳排放,從知識性的角度來講就知道汽車主要是在使用階段它的碳排放尤其是燃油車是這樣一個情況,具體的細節不多說了。提醒大家兩件事。

第一件事,我們的標準還有很多的欠缺,正在起草制定中,我本人和行業都期待這些標準盡快的出臺,以便于落實和使用,當然在這之前團體標準都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第二件事,減排技術羅列了一些,這些過程中是不斷發展的過程,包括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的管理以及綠色制造的過程,以及各個系統的改進,包括能源回收和利用以及輕量化。

從車企本身來講,咱們剛好碰到“兩新工程”,以舊換新和設備更新,淘汰下來的很多鋼鐵能不能作為出口車里用的,這也是我們一個比較好的做法。至于在供應鏈里商業環境下有沒有提要求,還有一些補貼性、刺激性的政策要求,各個國家、各個組織、各個協會是不一樣的,如何應對取決于每個企業策略的不同。

關于數據方面,現在相關的數據采集的手段、存儲還有知識產權、數據所有權保密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欠缺,還需要做很多的文章,我們國家汽車領域減排,除了燃油車以外,鋼鐵行業做汽車板是重點,汽車是不是重點,但是作為燃油排放肯定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衡量標準。

第三個就是關于數據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一個是大家都知道MRV關于監測、報告和核查是全世界的重點,而且都是僅具備大原則、大框架,很多細節依然有要細化的空間,監測的對象、計算方法(現在我們的計算方法大多采用歐洲的方法,而歐洲的方法跟美國的方法并不完全一樣),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會走入哪個方向,會不會發生變化這些都是有調整空間的。可以說未來5-10年內這個產業會不斷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也是欣欣向榮的方面,包括監測方法以及不同的層級有國家的、區域的,當然對于汽車來講相當于產品層面的。

碳數據的準確性非常重要,無論是貿易還是政策包括未來,現在已經有兩個國家提到的碳稅,碳稅是與碳排放掛鉤的,與這些數據有關的就是很重要的情況,國際上都是采用核查的方式進行的。

數據質量重點在以下幾個大方面。第一,完整性。第二,一致性。第三,準確性。第四,保守性和透明性。

四年前,我國在數據質量評估做了一定的探索,目前CQC基本上是全國著名的數交所的成員單位,在數據質量評估和數據資產交易方面進行了探索。上個月剛剛做了一個試點,我們圍繞金融領域的一些數據作為保險的前支撐,因為數據資產前提就是數據質量要符合要求,制定監測計劃、收集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然后去處理這些數據。最核心的我認為是兩個方面,首先是你要制定數據的監測計劃,數據從哪來;其次是數據的處理,怎么來處理,包括脫敏、資產的評估,因為數據是拿來用的,收集來沒有意義,能用上才有意義。碳的核查跟數據的結合通常有這么一個流程,這就比較簡單了。

在這兒之前有文件的評審,核定一些邊界,核定的方法以及要收集哪些數據。我也提醒在座的各位,碳數據的收集往往可能涉及到商業機密和國家安全,不是隨便你去收集數據和披露數據的。現在受ESG或者透明度的影響,所以他愿意多公布數據,但要考慮到法律法規和帶來的行業影響,還是要有序來進行。

最后是關于未來的展望和建議,我在兩個方面給大家做一個交流。

第一,電動化。輿論上說氫能替代電能,氫能毫無疑問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但是它替代電能是不會的,包括美國發布的行政指令里面也是50%以上甚至到90%要轉為電動車,所以他也是有一個這樣的變化,并沒有去否認這個情況。

第二,供應鏈的綠色轉型。這里面我們特別希望整個過程中要把物聯網IoT設備和區塊鏈的技術以及未來再加上AI技術給放進去,才能使得整個系統是有效的,物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技術,這三個技術缺一不可,少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導致整個系統的信用產生崩潰。

以上意見供大家參考和了解,隨后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進行交流,作為一個專業的機構,首先希望跟大家分享觀點,另外希望聽到大家更多的反饋和意見,謝謝!

責任編輯:李秀枝
后發表評論
信息咨詢
請輸入11位手機號

×
登錄
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