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共同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聯合協辦的第二十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以下簡稱“泰達汽車論壇”)于2024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辦。本屆論壇以“風雨同舟二十載 攜手并肩向未來”為年度主題,邀請重磅嘉賓展開深入研討。
在8月30日“生態專場二:加速云計算與數字技術應用,推動新質型產業發展”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發表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 孫逢春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2024年第二十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二十年來,泰達論壇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篳路藍縷、負重前行、臥薪嘗膽、彎道超越的崢嶸歲月。在此,我對本屆論壇的隆重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進入新時代,汽車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智技術深度融合,為產業轉型升級開辟了新路徑,注入新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因此,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在本屆泰達論壇期間主辦生態專場“加速云計算與數字技術應用,推動新質型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借此機會,我與在座同仁分享幾個個人觀點:
一是我國數據產量保持高速增長,數據要素資源稟賦位列全球前列。2023年全國數據生產總量達32.85ZB,同比增長22.44%。2022年中國要素市場規模已超1000億元,同比增速達27%。自2017年以來,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速超25%,數據流通交易需求旺盛。
二是高性能算力疊加海量數據應用,推動汽車產業全鏈條技術創新及深度轉型升級。AI算法技術及海量數據應用不斷創新,汽車產業的科學研究范式已由傳統的駕駛驅動向基于智能算法的數據密集型范式轉變。汽車產業價值鏈向上下游大幅度延伸,產業鏈條及價值結構也隨之改變。
三是多元數據交叉匯集,進一步加快汽車跨界生態與融合發展。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不斷加快,與能源、交通、城市融合一體化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這將進一步催生車能路云等多維數據交叉匯集,創造新模式、新應用、新業態,不斷提升產業價值。
在汽車數字技術、云計算及大數據迎來空前發展機遇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現階段汽車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仍然面臨一些新形勢、新問題。因此,行業各方應協同合作,在完善數據標準體系、強化數據安全監管、創新場景應用等方面下功夫,盤活汽車數據生態。
首先要加強汽車數據要素標準體系建設,確保數據要素有效流通、有章可循,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指導下,行業政產學研各方應協同推進,加快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數據標準化體系建設,破解數據互通難題,確保汽車數據要素的有效流通及開發利用有章可循,為繁榮數據交易生態提供堅實的基礎支撐。
其次要有效強化數據安全保護和數據監管,有序推動汽車數據流通應用。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國際關系錯綜復雜,汽車數據安全對護航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維護國家安全意義重大。在探索汽車數據應用、數據交易的起步和發展階段,要保持汽車數據安全監管不可缺失,持續開展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定期檢測及應急處置等工作,確保數據流通安全可控,逐步探索精細化數據安全治理體系,確保數據要素在高效流通的同時能得到有效保護。
第三要鼓勵和支持汽車領域數據場景的創新探索與應用。繁榮數據開發利用產業生態,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正由零部件整車研發、生產及營銷服務企業之間的鏈式管理,逐步演變成汽車、能源、交通、信息通信、電商服務等多領域、多主體參與的網狀生態。用鼓勵海量數據要素的挖掘和應用,進一步推動智慧能源、交通物流、汽車金融、電池梯次利用、二手車交易等眾多場景與數據要素深度融合,從而催生新產業、新模式,為汽車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泰達汽車論壇為汽車產業各界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溝通交流平臺,今天我們愿與各方一道,深入研討、集思廣益、暢所欲言,為推動汽車向新質型產業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最后,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