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資本局7月14日消息,7月11日-13日,2024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舉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在論壇上表示,當前整個汽車市場和汽車產業發展的復雜局面、嚴峻挑戰前所未有。內部影響和外部影響因素交織、疊加、共振,讓整個汽車市場和產業在增速回落過程中,一些原有的老問題和新產生的矛盾集中顯現。整體而言,汽車產業和市場已經進入深度的結構調整期。
宏觀經濟、整個消費大盤、外貿形勢的變化,對我國汽車消費的影響越來越大。技術變化,也就是傳統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結構變化;政策變化,生產端和消費端的鼓勵性政策、地方以舊換新政策、中央報廢更新政策的實施,這些都對市場不斷作用,特別是近期市場競爭問題也成為熱點和焦點。
對于價格戰,王青認為其根本是在內需不足的前提下形成的,最終在更低的價格水平實現均衡,但負面效應會固化到市場和產業中,從市場角度是“降價-觀望-銷量下滑-再降價”,從企業角度是“降價-跟進反擊-虧損增加”,隨之而來的是產品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受損。
價格戰是雙刃劍,要鼓勵適度競爭,但關鍵在于怎么把握好“度”。站在整個產業、市場和消費者的角度,雖然對少數企業是合理的,但對產業和市場的長期和全局利益有明顯損害,那就是不合理的。
對于近期整車出口面臨圍堵和打壓的現象,王青指出,整車出口不是越快越好、越多越好,最終會在貿易格局中達到一個均衡水平。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是主要經濟體創新發展的重點、焦點和制高點,不大會放任別國產品大規模占領本國市場。在一定階段和特定條件下,汽車貿易與出口產品的價格和競爭力關系不大,而是國際貿易、產業分工和國家利益的再平衡問題。
王青提出,要以主動性進攻型思路去解決問題,用更多的在華利益去牽制不利于我們的貿易政策,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讓全球資源整合、模式創新更多在中國進行。這樣才會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格局。
王青判斷,今年汽車銷量增速將在5%左右,乘用車銷量增速在3%左右。一是消費大盤基本企穩;二是整車出口和新能源汽車仍會保持高增長;三是價格戰下半年會有所緩解,價格水平的相對穩定有利于改善消費者預期。此外還有國家政策方面的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