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周海鷹:整零協同創新模式思考與實踐

中國商用車論壇2025-04-06
34240

2025年3月26日-28日,2025商用車產業發展會議在湖北省十堰市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以“開辟新賽道,匯聚新動能——發展商用車產業新質生產力”為主題,采用“1+1+6+N”模式,即1場閉門會議,1場開幕式暨主旨會議,6個主題分會場和其他相關對接、展示等活動,旨在深入分析商用車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探討商用車產業未來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其中,在3月28日上午舉辦的“主題分會場六:商業模式創新與新型供應鏈體系”上,東風科技研究院院長周海鷹發表精彩演講。以下內容為現場發言實錄:

周海鷹:整零協同創新模式思考與實踐.png

很榮幸今天又在這個大廳,又站在這個講臺上向大家匯報,在過去一年里,東風科技(也就是東風零部件集團),對于汽車行業整零協同創新的理解與實踐。當前,在汽車行業極致內卷的情況下,從整車全價值鏈的角度,思考零部件企業如何更好地開展整零協同價值創造,做到極致成本優化,極致供應鏈管控,以服務我們整車企業。

我今天報告的主題是“整零協同創新模式思考與實踐”,不僅是面向商用車領域,在乘用車領域也正在踐行協同創新合作的模式。報告分為三塊,首先講一下汽車發展變革與挑戰,包含整車和零部件的挑戰。第二,協同創新模式。第三,我們自己的思考和目前的做法與案例。

第一,變革和挑戰。

總體來說,汽車行業展現出四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行業發展趨勢: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是當前產業發展的最大特色。新能源汽車在加速滲透,乘用車占有率快速突破50%,商用車在去年下半年已經展現出非常強大的生命力和滲透率,也成為2025年新能源商用車領域得非常重要的亮點。汽車智能化也在快速深入,在乘用車領域,今年比亞迪推出”天神之眼”智能駕駛平臺,在10萬元車上實現智能駕駛,在商用車領域,在特定場景下的商用車自動駕駛已經實現真正的商業模式閉環。在汽車產業生態融合創新,是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今年春節期間,大家感受最多的就是DeepSeek大模型,AI智能和汽車融合,IT技術與智能汽車及智能交通的深度融合發展。第四個特點是服務多樣化,其實我們現在也在研究,除了賣商品,賣具體實物產品,數據、軟件和面向用戶的產品服務,這些基于數據和增值服務的后市場可能會成為汽車領域新的商業模式。

當前,整車企業面臨“三個極致”的挑戰:極致的性能、極致的成本、極致開發周期。極致的開發周期,整車開發的周期從以前的三年,兩年到現在十幾個月,快速的迭代更新,每年都有新車,每年都有大小改款車型,功能模塊的持續升級迭代;極致成本,汽車行業內卷相信大家都感受非常深刻,首先整車企業得在激烈競爭中活下去,而如何在極致成本下依然保持產品競爭力和利潤,就需要整零協同進行系統化創新。

零部件企業同樣面臨很嚴峻的挑戰:首先,新能源時代的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尤其是在三電領域,電池,電驅動,動力系統基本處于高度的同質化;其次,汽車產品呈現趨向越來越集成化的趨勢,以平臺化設計、模塊化開發,集成化供貨作為產品趨勢;此外,整零協同創新,零部件企業不僅僅是產品供貨,還需要深度參與產品設計,甚至幫助整車挖掘價值創新點和利益貢獻點,只有具備這種能力的零部件企業才可以在極致內卷情況下依然保持競爭力和價值優勢。

第二,整零協同創新模式。

按照產品形態來說,汽車零部件產品具有從零件到部件到總成到系統的不同產品形態。東風科技布局有專門做零件的企業,如緊固件、通用件、專用件等;也布局有核心部件業務,如電子閥,小電機、控制器等;同時,也有總成產品及系統供貨的能力。以線控懸架系統示例,包含有減振器總成模塊、空氣懸架模塊等,其中減振器可進一步分解為電磁閥、控制器、減振器執行機構、傳感器等核心部件。

傳統的開發模式,由整車企業主導整車設計、系統設計甚至總成設計,負責不同級別的零部件采購,管控不同類型供應商,由整車研發機構進行系統集成和整車驗證。此種模式下,需要整車企業有龐大的研發團隊和供應鏈管控團隊,深入管控到T1/2/3產品環節,與不同級別的供應商溝通技術方案并博弈采購成本。

與華為賽力斯等新能源車企溝通了解到,其頭部Top20的供應商提供產品占整車成本的70%,Top50供應商占85%的整車成本。在如前所述三個極致的前提下,整車企業更希望管控具備系統化設計與供貨能力的系統供應商(Tier0.5或T1),由系統供應商執行系統或者總成產品設計,實現從系統總成,到部件,到零件的設計開發管控.系統供應商應具備完整的供應鏈管控能力,可以通過一體化設計和模塊化開發,實現技術降本和性能優化。

因此,零部件企業需要具備如下能力:一個要具備平臺化的設計能力,必須通過平臺化實現快速迭代,面向不同車型進行升級;第二個是模塊化開發,東風內部開展模塊化集采,通過集采實現成本控制;第三個能夠具備系統化的供貨能力,零部件系統要和整車其他的大系統和整車電子電氣架構充分的契合優化,能夠站在整車的角度考慮價值貢獻。目前,在與某整車企業溝通時,整車企業明確需要零部件企業貢獻創新點,也即零部件供應商能夠為整車帶來吸引用戶的創新點,以及能解決用戶的痛點關注。只有具備創新點系統化的設計能力企業才能夠入圍后面競爭環節,才能獲取后續報價機會。

我們將整零協同關系粗略定義為兩種模式:傳統模式就是整車去直接面對T1,T2,T3的供應商。第二個就是共創模式,由整車提出需求定義,系統供應商負責系統開發與供應鏈管控。比如,由系統供應商為整車提供整車熱管理系統,包含有空調系統,集成熱管理系統,前端冷卻模塊,要提供系統化的方案。

整零協同創新的三大原則:(1)面向系統化的原則:系統設計時需要從整車需求的視角進行設計,可能這個大系統里面只有某一個或者某幾個核心的總成或者部件是由自身掌控,其他的零部件也需要采購外部供應商,但是給整車企業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和大系統集成供貨。因此,需要有模塊化開發與系統化資源整合能力,具備系統化極致成本管控能力。(2)面向場景需求的原則:需要與OEM深入溝通場景需求,進行系統的功能取舍。因此,系統化的零部件企業需要熟悉用戶場景需求與功能定義,通過細化用戶用車場景,明確功能模塊的組合實現,并通過性能需求定義,明確器件與材料的選型。通過與整車電子電器架構打合,與整車其他系統融合考慮,實現技術降本與性能優化。(3)面向用戶痛點的原則:采用系統思維和系統化方案,通過優化場景功能,提高用戶體驗,需優先解決用戶關注的問題,提升產品賣點。比如,新能源汽車車主的用戶痛點就是冬天的續航里程,也叫續航打折率,如果在熱管理模塊里面,能通過能量優化或者能量回收機制獲得更長的續航里程,在同樣電池電量情況下,車輛就具有很大的用戶賣點。

具備了系統化協同創新的能力,零部件企業就具備了與整車對話的能力,甚至是權益,也因此能夠和整車共同成長,實現共創共生共贏。

第三,思考與實踐。

東風科技(東風零部件集團),布局了6+1的系統化業務,主要布局在智能座艙,智能底盤,新能源電驅動,熱管理,動力技術,輕量化系統,還有一大塊裝配業務。我們進行業務規劃和布局時,希望業務能做到百米深,但是不要業務鋪得太廣,通過把自己的核心技術扎深扎牢形成根技術,以根技術驅動拓展業務領域。在系統化業務的產業鏈布局里,零部件企業要加強縱向資源的整合能力,積極布局產業鏈條上的兩高(高價值、高技術含量)核心零部件。

面向不同整車企業的合作需求,我們提出了兩種不同的整零共創模式:有一些整車希望是建立生態伙伴長期合作,能夠共同成長、共同發展,重點就在一個領域培養一到兩個系統化供應商;但是有一些企業還是希望零部件企業作為核心部件或者總成供應商,通過整車企業強大的整合能力和供應鏈管控能力實現資源整合。

以下是兩個有代表性的實踐案例:一個是我們正在做的智能座艙空間系統,涵蓋了車身控制器、信息交互系統、座艙內飾系統,座椅系統以及座艙燈光系統等,通過上述系統面向場景的功能組合,構成一個完整座艙空間。目前,一些新的技術,如面向服務編排技術,AI大模型集成等,也正在考慮在座艙空間里面集成。另一個例子,就是布局商用車空氣懸架系統,具備完整的整車空氣懸架系統解決方案的能力與整車供貨實際。

最后,總結一下報告觀點,現在汽車在極致成本,極致性能,極致開發周期的情況下,整車和零部件企業正逐步形成了產業價值鏈的生態融合關系,成為了一種共生,共創,共贏的生態伙伴。我的報告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

責任編輯:李秀枝
后發表評論
信息咨詢
請輸入11位手機號

×
登錄
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