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第一商用車網

第一商用車網>>商用車>>光耀評車>>純電動物流車2017躍升15萬輛 奇瑞、吉利、開沃、中通成黑馬
熱門關鍵詞: 商用車 卡車 客車 

純電動物流車2017躍升15萬輛 奇瑞、吉利、開沃、中通成黑馬

時間:2018/1/15 10:26:20來源:第一商用車網作者:謝光耀責編:王瑞昊評論:0


第一商用車網 謝光耀


雖然新的補貼政策在2017年底并沒有落地,但市場還是如預期般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第一商用車網最新獲悉,2017年12月,我國以純電動物流車為絕對主體的純電動專用車市場共計銷售各類車型5.8萬輛,比上年同期的3.44萬輛大幅增長69%。可別小看了這個69%的增速,由于2016年12月在2017年12月之前一直是月度產量歷史最高值,因此,2017年12月5.8萬輛的產量,意味著月度新高誕生。同時,這個接近6萬輛的月度產量,瞬間就把純電動專用車市場的產銷量推到了15.35萬輛,同比增長153%,創造了新的“十萬輛”市場。


這也是純電動專用車市場首次躍升至10萬輛級別。


2013-2017年純電動專用車市場產量一覽


純電動物流車2017躍升15萬輛  奇瑞、吉利、開沃、中通成黑馬.jpg

物流車占比超95%  連續三年市場“翹尾”


如下圖所示,純電動環衛車所占市場比重相對較小,份額不到2%(1.61%)。“其他專用車”類別中,絕大多數都是封閉式廂式運輸車,同樣屬于純電動物流車的大類。因此而言,用于物流運輸用途的純電動物流車,占純電動專用車市場的比重超過95%。


純電動物流車2017躍升15萬輛  奇瑞、吉利、開沃、中通成黑馬1.jpg

純電動物流車市場自2015年首次爆發增長以來,連續三年(2015-2017年)的月度曲線都十分相似,其中原因,皆為政策使然。2015年11月和12月,純電動物流車的月產量達到8849輛和2.43萬輛,達到了當時的歷史最高水平。其驅動力,就是2015年4月發布的《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根據該政策,國家從2016年起雖然補貼金額不變(按電池容量每千瓦時補助1800元),但技術要求提高了不少(政策文件中明確提出“將根據產品類別、性能指標等進一步細化補貼標準”)。因此,2015年底,新能源物流車運營商和終端用戶集中下大量訂單,純電動專用車生產企業、零部件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和供應,促成了當年純電動專用車市場年產量達到4.78萬輛,同比爆發式增長1074%,而11月和12月兩個月的合計產量就占到全年產量的69%比重!


2014-2017年純電動專用車市場月度走勢圖


純電動物流車2017躍升15萬輛  奇瑞、吉利、開沃、中通成黑馬2.jpg

到了2016年11月和12月,相似的情況再度出現,當年從年中的時候就傳出消息,由于幾大部委嚴查新能源騙補,因此有意大幅下調仍然較高的財政補貼金額。到了11月,雖然正式文件還未出臺(正式的政策文件在2016年12月底才公布),但行業基本已經確認,2017年針對新能源客車和新能源專用車的補貼金額將大幅度下降,其中包括:每度電的補貼金額從1800元降到1000-1500元,而且是分段超額累退,電量越高補貼越少;地補不能超過國補的50%。于是,又一輪的采購和生產浪潮到來,新能源專用車11月和12月兩個月的合計產量達到4.95萬輛,占到當年年度產量的82%比重(比2015年同期的69%占比還要高)。而2016年的純電動專用車市場,也歷史性地達到了6.07萬輛的最高峰。


2017年新能源專用車補貼標準


純電動物流車2017躍升15萬輛  奇瑞、吉利、開沃、中通成黑馬3.jpg

2017年11月,相似的情況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從三季度末開始,就有消息傳出國家幾大相關部委將進一步調整補貼方案,2018年補貼金額將在2017年已經大幅下降(相比2016年)的基礎上繼續退坡,而且退坡幅度很大(根據網傳的版本,純電動專用車每度電的補貼金額從1000-1500元,下降到900-650元)。這種對2018年市場悲觀預期的情況下,所有從業者,包括運營商、生產商和零部件企業,必然會在2017年年底再度沖刺,以避開2018年補貼進一步下調所帶來的政策風險。根據第一商用車網掌握的數據,當年11月和12月合計產量達到9.52萬輛,占到當年總產量的62%。


可以說,最近三年來,最后兩個月的產量占比都居高不下,主要驅動力,正是補貼政策。


實際上,除了政策調整所帶來的短期刺激外,純電動物流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是有其內在的市場剛性需求的,除政策外最大的驅動力,就是各地的路權。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已經有20多個省市對純電動物流車給予補貼并開辟了“綠色通道”。以四川成都為例,2017年7月20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成都市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確提出“3年內逐步取消燃油貨運車輛入城證發放(除認定的特種貨運車輛外),純電動城市物流配送車入城不受限”,新能源物流車所享受到的路權,盡顯無疑。



純電物流車


2017年,雖然受到2016年11月和12月市場需求提前釋放的影響,但純電動物流車市場仍然勢頭強勁,從4月份就開始走出低谷,每個月都以過百的同比增速快速增長:4月份產量同比增長280%,5月份產量同比增長557%,6月份產量同比增長152%,7月份產量同比增長1536%,8月份同比增長863%,9月份同比增長1003%,10月份同比增長680%,11月同比增長147%,12月份同比增長69%。2017年最后兩個月的同比增速雖然有很大降低,但要注意的是,2016年11月和12月的產量本身就是高位,是歷史最高點,2017年11月和12月能夠連續大幅度增長,已經是非常難得。


市場集中度相對分散  東風、開沃、中通、奇瑞、吉利搶眼


2017年純電動物流車市場大幅增長,各家企業也從中受益匪淺。不過,競爭格局還是那么不穩定,集中度不高,不少在2016年產銷量領先的企業,2017年又跌落了神壇。2017年,行業前十五名的合計市場份額只有74%,顯示出這個產業的發展目前仍處于起步期,任何企業進入其中都有機會。


2017年純電動專用車市場產量一覽表(單位:輛)


純電動物流車2017躍升15萬輛  奇瑞、吉利、開沃、中通成黑馬4.jpg

行業地位最穩定的,當屬東風汽車集團。其2017年12月的純電動專用車產量為9749輛,同比增長9%,全年生產純電動專用車2.83萬輛,同比增長84%,市場份額18.4%,雖然占有率有所降低(2016年是25.4%),但保持了行業第一的位次;湖北新楚風和陜西通家,行業排位從2016年的第七和第十,躥升至2017年的第二和第三,全年生產純電動物流車1.39萬輛和1.1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74%和355%,市場占有率升至9.0%和7.6%。東風、新楚風和陜西通家,也是2017年三家破萬的企業。



開沃純電動物流車


大運汽車從2016年的第二名,跌落至2017年的第四名,但能保持前四,仍然算是比較穩定的名次。其2017年生產純電動物流車7888輛,同比增長37%,市場份額為5.1%。2017年純電動專用車市場的第五名南京金龍開沃,是從2016年的前十五名開外升上來的,上升速度非常快,全年生產純電動物流車6618輛,同比增長15.5倍,份額升至4.3%。行業第六名中通客車,也是從2016年的前十五名開外升上來的,其2017年全年生產純電動物流車6606輛,同比增長388倍,市場份額為4.3%,與南京金龍開沃十分接近。


2017年純電動專用車企業市場份額圖


純電動物流車2017躍升15萬輛  奇瑞、吉利、開沃、中通成黑馬5.jpg

重慶瑞馳從2016年的行業第六跌至2017年的第七,變化不大,其全年純電動物流車產量為6530輛,同比增長153%,份額為4.3%;排名第八的奇瑞開瑞是2017年的一匹黑馬,其2017年以前在純電動專用車市場幾乎名不見經傳,2017年的純電動物流車產量達到5441輛,幾乎全部是凈增長,份額迅速上升至3.5%。除了開沃、中通、奇瑞外,行業內還有幾匹黑馬分別是吉利遠程商用車、福建新龍馬、煙臺舒馳、江西昌河與南汽。這四家企業在2016年全都排在行業前十五名開外,2017年市場地位迅速上升:



吉利遠程純電動物流車


吉利遠程商用車2017年生產純電動物流車4330輛,全部是凈增長,市場占有率升至2.8%,行業排名第十;福建新龍馬同比增長25.4倍至4168輛,份額上升至2.7%,行業排名第十一;第十二名煙臺舒馳作為中植汽車的旗下子公司,2017年積極從客車市場轉戰物流車市場,表現十分搶眼,2017年生產純電動物流車3809輛,市場份額上升至2.5%;江西昌河汽車作為北汽集團旗下專營輕型車的公司,2017年生產純電動物流車3307輛,幾乎全部是凈增,份額升至2.2%;第十五名南汽集團以南京依維柯為主體,2017年增長414%至2643輛,份額為1.7%。


2018年,雖然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很可能將再次大幅退坡,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了各地路權逐漸放開的支持,純電動物流車的發展潛力仍然巨大,全年產銷量躍升至20萬輛的幾率很大。


新聞排行
商用車論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