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以“攜手并進創發展 共建綠色新港灣“為主題的鹽田港北汽福田歐曼新能源港口車交付儀式,在深圳鹽田港隆重舉行。來自深圳港集團、鹽田國際、深圳市集裝箱運輸協會、北汽集團、北汽福田、北汽國際等領導嘉賓,及鹽田港核心物流運輸承運商等合作伙伴共同出席見證。活動中,北汽福田正式向鹽田港交付歐曼新能源換電港口車,以創新的專業化、定制化產品,高效賦能綠色生態港口建設。同時,北汽國際和深圳港物流集團,北汽福田和鹽田港內核心承運商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多方將積極共享優勢資源,以高質量發展共同推進鹽田港綠色轉型升級,合力打造零碳港口示范標桿。
以協力共進之姿,協同奮戰時代最前沿
隨著雙碳目標的持續推進,全球港口正迎來百年未有的綠色革命。加強港口商務協同協作,是推動港口綠色轉型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有效路徑。深圳港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沈華新在致辭中表示:“去年深圳港集團與北汽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是我們加強港口商務協同合作的有力體現。經過近一年的共同努力,我們與北汽達成了港區整車及KD出口,港前一站式服務等多項合作,超過1萬輛北汽品牌車輛從深圳港出海。今天我們集中批量交付福田歐曼新能源電動重卡,同時就雙方合作簽訂協議,這是深圳港集團與北汽集團深化合作互利互贏的舉措,也充分體現了深圳港集團,鹽田國際碼頭公司服務北汽的誠意。”
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董事總經理岑啟成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引入的福田歐曼新能源重卡,標志著鹽田國際在新能源設備規模化應用領域又邁出了新的一步。鹽田國際早于2022年開啟了新能源汽車集裝箱出口的創新模式。同時,通過我們已有的32條鐵路線路,為內陸企業提供更加穩定高效的綠色出海通道。我們期待雙方以此為契機,在智能駕駛、能源管理等領域開展更深層次的技術共研與合作。”
北汽福田作為中國商用車領軍企業,本次引入的歐曼新能源重卡,專為港口研發,在續航能力、裝卸效率、安全防護等方面,充分滿足了我們7x24小時高強度的作業需求;搭載了高效電驅系統與智能能量管理技術,單臺電動拖車年均可以減少碳排放63噸,這正是我們落實雙碳戰略,構建零碳港口生態的關鍵舉措。 “
在活動中,北汽福田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武錫斌代表北汽集團及北汽福田,感謝深圳港集團、鹽田國際、深圳市集裝箱運輸協會以及合作伙伴們的鼎力支持。他表示:“北汽集團作為中國汽車行業骨干企業,近年來大力推動資源優化整合和核心能力再造,超前謀劃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北汽福田作為北汽集團商用車核心板塊,自2003年率先啟動新能源汽車研發以來,20 多年不斷進化并引領行業發展。在深圳港集團推動綠色戰略大背景下,北汽福田將以領先產品、高效服務、務實合作為抓手,協同鹽田港內優秀承運商,助力鹽田港智慧綠色轉型升級,為鹽田港高效運營提供有力解決方案。”
繪合作共贏藍圖,開創產業協同新未來
2024年,北汽集團與深圳港集團開啟戰略合作,雙方圍繞汽車國際海運一站式合作、綠色智慧港口建設等板塊,加強交流協作,共同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北汽集團和深圳港集團協同發展戰略指引下,北汽國際和深圳港物流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高質量發展為方向展開深化協作,實現產業共贏。同時北汽福田與深圳市集裝箱運輸協會、以及鹽田港3家核心物流承運商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各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探索高效、環保的物流運輸新模式,引領物流運輸行業向著更加智能化、綠色化的方向發展。
攜綠色科技底氣,刷新港口運力新高度
作為商用車領軍企業,北汽福田不僅擁有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壓艙石,更實現從“產品輸出”到“場景賦能”的跨越。此次交付的歐曼新能源港口車,正是針對港口高頻次、短倒運輸等場景,基于創新科技正向開發的高端換電重卡。
歐曼新能源港口車搭載寧德底部換電系統,342kWh電量滿足港內車輛全天作業需求;車輛進站單次換電時間僅5分鐘,換電裝備以可靠品質,實現全氣候、全場景適配;搭載的電驅系統采用場景化開發,高效三檔電驅橋可有效滿足港口重載急加速、作業平臺爬坡需求;先進的扁線油冷電機最高效率可達97.09%,兼具輕量化、冷卻佳與節能優勢,完美適配港口重載急加速與顛簸路況,更符合港口集疏運作業場景。基于場景化的創新產品力,歐曼新能源港口車充分滿足了用戶降低碳排放、縮短物流時間、控制運營成本的核心需求,助推港口運力朝著環保、高效、節能方向進階,更為港口綠色化轉型升級提供高效有力的解決方案。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鹽田港作為全球最大的單體集裝箱碼頭,既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也是國家"雙循環"戰略的重要支點。北汽集團與深圳港集團的合作,是產業優勢與區位優勢的強強聯合,是企業責任與國家戰略的同頻共振。在戰略合作指引下,北汽福田將以更前沿的技術、更可靠的品質、更完善的服務,發揮福田歐曼重卡的產品創新勢能,加快推動鹽田港運力裝備綠色升級,為鹽田港探索綠色港口運營新模式提供有力保障,共同繪制鹽田港“港通天下”的壯美藍圖,為全球航運業綠色轉型提供“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