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兩根“辮子”百年歷史 凱博易控集電架助力無軌電車重煥生機

老路說車2025-01-13
22330

你生活的城市有無軌電車嗎?如果有,你是否留意過車頂上那兩根長長的“辮子”呢?1914年,上海開通了全國第一條無軌電車線路(14路),由此拉開了無軌電車在國內的發展大幕。一輛輛無軌電車頂著“辮子”在電纜下默默穿行,不但成為城市街頭一道獨特的風景,也給很多市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不過到了20世紀90年代,由于架空線網造成的所謂“視覺污染”,無軌電車的發展遭遇了瓶頸,一些城市甚至開始拆除歷史悠久的無軌線網。而恰好在無軌電車發展迎來百年華誕的2014年,多個城市開始增加無軌電車的投入和建設,為何無軌電車迎來了發展的第二春?

1.jpg

眾所周知,以電力驅動的公交車無需燃燒化石燃料,沒有了內燃機的轟鳴,也沒有了尾氣排放,乘車感受和城市環境均大幅改善。可能有朋友會說,現在純電動公交車技術發展已經很成熟,為什么要選擇還需要架設線網的無軌電車呢?這里就需要算一筆總賬,我們知道純電動公交車為了保證較長的續航水平,需要搭載大電量電池,這就導致車輛成本較高。同時電池越多重量越大,夸張點說公交車是一直在載著電池運行,造成能量的無效消耗。如果測算現代無軌電車與純電動公交車的碳足跡量(二氧化碳/公里/人/車),無軌電車的能源效率要遠高于純電動公交車。所以從全生命周期來看無軌電車是更符合經濟適用性清潔能源的公共交通工具,這也是無軌電車重新受到關注的原因。目前,國內有北京、上海、武漢、濟南、廣州等12座城市在使用無軌電車,自2015年之后全國幾乎所有無軌電車的“辮子”都出自一家公司——凱博易控,它為何這么厲害?下面我們從技術層面窺探一番。

2.jpg

前文提到的“辮子”學名叫集電架,是電車與線網連接的關鍵部件。雙源無軌電車發展至今,存在兩代動力系統解決方案,第一代是非隔離雙源無軌動力系統,線網的電通過集電架直接通向車內各零部件。該技術路線使得車內每個通電部件均需要做絕緣,造成車輛設計復雜、漏電點多。同時線網電與電池電不能快速切換,且驅動電機只能風冷。2015年,凱博易控推出了全新一代隔離雙源無軌動力系統,最大的變化是增加了隔離DC/DC變換器,使得電車與線網實現電氣隔離,車輛不需要復雜的絕緣設計,可使用與純電動底盤統一的結構,降低車輛設計制造成本,電機可使用液冷,安全性也提升了一個等級。

凱博易控DC/DC變換器最大輸出功率可達150kW,不僅具備穩定、高效的電源電壓轉換功能,且具有優異的絕緣性,可大幅提升整車運行安全。相比傳統電源,DC/DC變換器采用高頻工作方式,可以使用較小的電感、電容等元件,從而減小電源的體積和重量。該系統具有更高的轉換效率,能夠顯著減少能量損耗和發熱。同時,能夠接受?更寬泛的輸入直流電壓范圍,以適應不同的線網環境,確保輸出穩定的直流電壓,不受輸入電壓波動和負載變化的影響,保障車輛正常運行。

3.jpg

坐過老式無軌電車的朋友肯定有印象,過去的無軌電車車尾還會掛著兩根很粗的繩子,每根繩子一頭拴在“辮子”上,一頭固定在車尾,駕駛員會通過拉拽繩子控制集電桿搭線或者收起。而現在的集電桿不需要駕駛員下車,一個按鈕便能輕松控制集電桿升起和落下,依靠的是四連桿機構、雙旋拉簧、氣壓缸、電控機構等部件來實現。集電架通過氣壓缸充氣和放氣可實現高度的多級調節,這種設計簡化結構的同時提高了操作靈活性。集電桿還有脫線保護和緊急功能,當集電桿脫線或者發生意外情況時,可以快速下降回中確保安全,而自動復位、彈性支撐以及夾緊機制則彰顯了集電架的智能化。集電桿的俯仰運動由根部的雙旋彈簧支撐,始終施加向上的力讓碳刷緊挨電纜。雙旋拉簧一根斷裂還有一根可以繼續工作,相較于傳統的單旋拉簧上了“雙保險”。集電頭兩側夾板采用楔形槽設計,碳刷設置在楔形槽內牢固夾緊,確保集電頭在前進或轉彎時不會輕易脫開架空線,從而保障電車的連續供電能力。

全新一代集電架產品技術雖然源于歐洲,但是凱博易控并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做到了“在中國為中國”,根據國內用戶的需求不斷改進產品。凱博易控專門為國內開發了自動捕捉功能,電車升桿時不再需要駕駛員小心翼翼精準停車,只要停在一定范圍內,集電桿根據視覺信號可自動調整角度接入線網上的捕捉器,智能便捷,大幅提高運行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全新一代集電架的集電桿采用一整根錐形空心鋁合金桿作為導電體,外涂絕緣層,淘汰了傳統鋼制集電桿內穿銅導線的設計形式,從而有效減輕了整體重量和慣量,提升了導電效率。此外,集電頭支座套于集電桿頂端,通過底部的方孔和限位板上的螺栓固定。這種設計省去了傳統的絕緣件,直接導電,進一步提升導電效率。而安裝在集電桿上的關鍵部件擺動塊,通過導線與限位板相連,做到穩定地將電流導入集電桿,而擺動塊在水平面內的旋轉角度被限制在正負60°左右,以保證與架空線的穩定接觸。

4.jpg

簡單了解,受益匪淺,看似不起眼的無軌電車“辮子”卻蘊藏著無限深奧的創新科技。令人欣慰的是,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和能源危機,無軌電車的環保價值越來越受到認可。除了國內,海外也有不少國家和城市開始擁抱無軌電車,這也給國內客車企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依靠凱博易控全新一代集電架強大的適應性,國產雙源無軌電車加速走向海外,展示中國制造的魅力。

百年歲月滑過,城市公共交通車輛雖經歷了多輪更新迭代,但那兩條“高傲”的集電桿始終存在,它不僅是歷史的記憶,更是無軌電車技術革新與進步的標志。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更多的城市中,頭頂凱博易控集電架的雙源無軌電車定會方興未艾,成為一道令人熟悉而又充滿希望的城市風景線。

責任編輯:王思思
后發表評論
信息咨詢
請輸入11位手機號

×
登錄
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