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行業第一 同比增幅69%!上柴股份年銷量突破16萬臺

上柴市場2020-12-31
26530

隨著推桿被推動,節節攀升的銷量曲線在現場點亮,像是一格格向上的臺階,堅實而穩固。12月31日,上柴股份的生產車間,一場慶祝儀式正在舉行。2020年,上柴股份超額完成任務目標,全年銷量突破16萬臺,突破歷史新高,同比增幅高達69%。前11個月,在中缸徑發動機企業中增幅第一。

“這是對2020年奮斗成果的肯定,更是站在新起點上,對未來發展的憧憬與期待。”慶祝儀式上,上汽集團副總裁藍青松說。

內外并舉,精耕細作產品與服務

車市“寒冬”,加上疫情影響,上柴是如何實現逆勢增長的?一組數據值得關注:2020年,上柴車用柴油機銷量同比增長84%、工程機械同比增長36%、農機市場同比增長160%、船電銷量同比增長21%。

“努力成為上汽商用車板塊的動力基地,這是我們的‘責任田’。與此同時,上柴正在工程機械、農機市場、船電市場等新的業務領域積極探索,這是我們的‘自留地’。如今,業外市場銷售收入占近50%。”上柴股份總經理徐秋華說。

內外并舉,種好“責任田”,深耕“自留地”,兩翼齊飛,成了上柴銷量逆勢大漲的重要保障。而背后,是團隊對產品與服務的精耕細作。

在柴油機市場,同一個主機可能搭載不同品牌的柴油發動機,為了讓客戶買配套上柴發動機的產品,銷售人員長期駐扎一線,親自面向消費者做起了宣傳工作,同時為經銷商做培訓,甚至自己制作宣傳物料放在店里做展示。此外,他們還要為消費者提供專業發動機的維修保養服務。

“不同于其他零部件企業,我們的銷售既要2B,又要2C,我們從未放棄過在終端投入布局。比如在農機市場,我們就要做農民伯伯的好朋友。”據上柴市場高級經理張榮強介紹,如今上柴在全國各地有18個駐外機構,進行渠道維護、服務保障工作。用他們的話說,便是用“保姆式”的服務來配合市場拓展,提升上柴口碑。

讓市場買單的,不只是優質的服務,更是過硬的產品。近年來,上柴持續在產品上加大研發力度,形成了七大系列發動機。“除了現有的拳頭產品,我們還在預研新的8升發動機,同時提升了現有K系列和W系列的產品功率,填補公司長期以來在大功率船電產品上的空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以農機市場為例,該市場正處于升級換代的調整期,大功率、高可靠性的柴油機產品是新趨勢。我們抓住了這一機遇,推出了H、D、E三大系列產品,在客戶中口碑很好。”張榮強說,“上柴的產品在市場上具有很大的競爭力,這讓我們在做推廣時信心十足。”

憑借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這一年來,上柴更是屢屢獲獎:M系列發動機入選2020年度“中國心十佳發動機”;E系列發動機被《商用汽車新聞》評為“十年經典機型”;在2020全球工程機械T50峰會上,公司被評選為中國工程機械零部件供應商100強;在中國農業機械年度TOP50的評選中,公司榮獲最具成長力品牌大獎“金禾獎”……

創新突圍,“新四化”撬動未來發展

逆勢向上的銷量鼓舞人心,但上柴有著更多的思考: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來勢洶洶,作為一家傳統柴油機企業,該如何在這場大變革中轉型升級,成了他們最想要找到的答案。

“未居安、先思危,必須主動求變、創新發展!”徐秋華的話擲地有聲。2020年,標準化、平臺化、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號角在上柴全面吹響。很快,多個創新項目陸續落地。

在智能網聯方面,自主研發的發動機的“大腦”ECU(電子控制單元)點火成功,打破國際外壟斷;年初立項遠程數據終端T-BOX的項目,9月就實現了小批量供貨。

“你看,只要搭載了我們T-BOX,每臺發動機的分布地點、健康狀況、啟動次數等都能在這個平臺上查看,實時更新。”打開上柴智能網聯數據應用平臺,上柴產品研發部高級經理汪榮會向記者介紹道。屏幕上,數據正不斷跳動。這個平臺,積累了自主T-BOX和OEM共享的6萬余臺發動機的數據。

“有了這個平臺,大大提高了我們服務的響應速度和用戶滿意度。發動機一旦有故障,我們立馬就會收到報警信息,主動聯系客戶,提供維修服務。同時,收集的數據還能反哺到我們的產品中,幫助我們提升產品質量。”汪榮會說,“不僅如此,我們還實現了FOTA遠程升級,今后發動機只要刷一刷軟件,就能遠程更新。”

在新能源方面,2020年,上柴啟動了4個重型商用車混合動力開發項目,邁出了上柴在“新能源化”道路上的第一步。值得一提的是,上柴應用于徐工的汽車起重機在國內首次實現了邊插電邊作業的功能,并成為全球首款插電式混動起重機。

“我們發現,傳統起重機在作業過程中,有大量的時間是在原地工作,發動機都處于怠速狀態,油耗高。針對這一痛點,上柴配合徐重,實現了起重機的邊插電邊作業功能,更符合它的使用場景。該產品可以為客戶節約三分之二的使用成本。”上柴新能源部門高級經理莊健博士說。

為了發力新能源,今年上柴更是成立了新能源及智能化部門,背后是全面轉型升級的決心。“雖然現在量不大,但它是未來。”莊健說。

兩化融合,推進業務數字化變革

同樣面向未來的,還有業務數字化轉型。以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融合”為抓手,一場數字化變革在上柴的D20智能工廠打響。

如今,打開手機APP,訂單、生產、設備情況……D20工廠中每條生產線的數據一目了然。“以前,這些數據需要每天下班后通過手工報表才能看到,現在,只要打開手機就能實時查看。通過實時數據采集,讓設備‘可視’、‘可預知’,大大提高了我們的效率。”制造部副總監宋佳峰說。據他介紹,通過數字化升級,D20工廠的生產效率提高了20%,訂單響應度提高了18%,設備停機率下降了15%。

不僅如此,上柴更是將上下游的數據打通,實現了與整車廠、供應商之間的預測、計劃、訂單、生產等信息直連,初步實現了發動機排產和排程的自動平衡和優化。“我們與無錫大通工廠實現了訂單信息直連,從客戶下單到產品交付,現在只需47小時就能完成,而以前,同樣的交付需要11天。”宋佳峰說。

這更是一場管理變革。數據不只流動在生產車間,信息在技術、產品、管理等各個層面相互交融,業務大數據平臺正在形成,效率提升了,流程改善了,成本下降了,甚至組織結構也得到了優化。

“由于信息直連管理層,不必層層匯報了,業務數字化項目全面推進后,我們制造部和生產工廠合并成了一個部門,組織架構更扁平化了。”宋佳峰告訴記者。

“十四五”期間,在新領域、新項目、新產品上已經取得的成果,上柴將逐步向其他領域推廣,不斷開拓新疆界,尋找業務新增長點;并加大智能產品、智能制造、數字化管理方面投入力度和深度,通過業務數字化轉型重塑上柴未來競爭致勝的基因。

新年的時鐘已經敲響,邁向“十四五”的上柴,正煥發出新的動能。

責任編輯:韋伊琳
后發表評論
信息咨詢
請輸入11位手機號

×
登錄
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