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熱門關鍵詞:客車 卡車 商用車 發動機再造 卡特彼勒 玉柴 

卡特彼勒與玉柴看好再制造發動機業務

時間:2012/12/26 10:28:30來源:中國卡車網作者:責編:0條評論

 

2012年12月,在北京舉辦的再制造論壇上,記者再一次見到卡特彼勒全球礦業及亞太區再制造總經理李征宇和卡特彼勒關聯企業玉柴再制造工業(蘇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柯,并且就相關話題對他們進行了采訪。

 

再制造已成為卡特必備的環節

 

談到再制造業務在卡特彼勒業務板塊中的重要性,李征宇表示,作為卡特彼勒再制造商業上的兩個因素,一方面制造本身是塊業務,而且是對卡特彼勒有一定規模的業務;另一方面,再制造對卡特彼勒促進機器及發動機的銷售是很重要的,因為客戶能夠買到比較低成本的備件,而這些備件質量又跟新的一樣,如果卡特彼勒不做這件事,客戶有可能就不買卡特的機器了,也可能不買卡特的發動機了。所以,卡特彼勒非常重視再制造業務。

 

對于與玉柴聯合打造的卡特彼勒玉柴再制造公司,李柯表示,從玉柴的角度看,再制造確實能夠幫助新機的銷售,目前國內已經形成使用再制造發動機的習慣,很多公交公司到玉柴時會提出買新機需要有再制造的后續服務。尤其是大的客戶與專業客戶,因為他們是專業人士,不像一般的終端消費者,如大的公司、專業機構、承包商等,他們有很強的判斷力,也有很強的信息來源,對再制造的了解比較快、比較深入。

 

與李柯一樣,說到對國內大集團客戶的印象,李征宇也介紹了不少客戶的情況。如中國神華(601088,股吧)和江西銅業(600362,股吧)公司,他們都相繼去新加坡看過卡特彼勒的再制造工廠,有的也去美國的工廠參觀過,他們在考察最后決定買卡特彼勒的重型卡車時,一定要看你的再制造能力怎么樣。再比如說卡特彼勒的新加坡再制造工廠,每個星期都會有一二批客戶去,不是代理商,就是終端客戶,基本上是中國、澳大利亞、印尼、印度等國家的公司。他們在購買機器之前首先要判斷企業的再制造生產能力、供貨時間、供貨量以及產能等因素。因為許多公司使用卡特的礦業卡車都是10年以上甚至30年,如果沒有后續的支持能力是不可行的。

 

再制造的管理遠比新制造復雜

 

說到再制造的管理,李征宇的嘴里蹦出三個字:很復雜。他介紹說,如果要做一個新的發動機工廠,你只需要投錢就可以了,但是同樣把錢投下去也不一定能做出一個合格的再制造工廠來。舉個例子來說,在一個新的工廠里,一個零件可能只有一個名稱;但是在再制造行業里一個零件可能有三個甚至四個不同的狀態,你都得給它定義一個名稱,那么對于整個管理系統來說就是非常復雜的一件事情。李征宇表示,再制造行業一個很大的特點是不能把別人的東西完全復制到自己的企業中來。新件制造是可以的,但是再制造不行,企業還得根據自己的特點,甚至根據自己的市場,來總結自己的經驗和管理模式。

 

李征宇提到,再制造還有一點,被處理后的舊件每一步的價值都是不一樣的,被修理過的狀態等也都不一樣,從內部的財務管理來看,這個舊件值多少錢,賬本上都要記錄,這個時候就能體會到再制造的復雜程度。

 

此外,新件或新機制造時批量很大,比如說要做10萬臺或者幾萬臺發動機,可能只有兩三個型號,而且有現成的工藝流程,工藝管理比較簡單。再制造就不一樣了,做2萬臺再制造發動機可能會有40個型號、60個型號。為什么?因為要對歷史上所有批次、型號的發動機都要做,而且發動機的安裝尺寸還不一樣,有的要裝到公共汽車上,有的要裝到卡車上,同一個型號還有不同的配置。像這種復雜度,對工廠管理來講簡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李征宇認為,一個管理5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新發動機廠廠長未必能管得了一個10億元產值的再制造工廠,再制造的管理方式、智慧、能力完全不一樣,復雜度要遠遠大于新發動機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