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錫柴:20億布局重型柴油機基地
處在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的無錫,迫切需要引進新的產業和項目,2012年無錫將以推進“項目推進年、作風建設年、基層組織年”等“3個年”為抓手,其中“項目推進”作為切入點,對推動無錫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把“十二五”的5年,比作五步的話,2011年第一步已經過去,2012年就是要起步第二腳,這第二步準備落向何處。2012年的春天,對無錫企業尤其是像錫柴、紅豆等無錫的支柱性企業來說,“推進項目”責無旁貸。
從今天起,本報將推出“早春探企業項目助創新”系列報道,重點關注無錫制造業規模企業、大企業集團、民營企業等優勢企業在項目推進上的做法和思路,多方面關注她們如何轉型發展,如何實現突破升級,如何推進項目,如何進行自主創新,如何取得新的優勢,以期他們的經驗或判斷市場對其他企業有借鑒意義。敬請關注。
早春二月,廠房外春寒料峭,廠房內卻早已熱火朝天。位于惠山區的一汽錫柴重型柴油機基地廠房內,一切有序運轉著,昭示著這個產業也正大步走進“春天里”。這個占地493畝、首期投入16.7億元的重型柴油機基地全部建成投產后,錫柴將規劃并實現重、中、輕三類柴油機總共80萬臺的產能,加大為解放牌重型卡車提供核心動力總成。以惠山新基地為依托,這個民族品牌正通過自主研發和規模化發展,搭乘政府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順風快車,挖掘行業“金礦”。
行業地位
國內發動機行業功率覆蓋范圍最寬的企業
持續發展的創新能力讓一汽錫柴始終保持著行業第一陣營的領先優勢。在排放上,錫柴目前已全面實現了國Ⅲ、國Ⅳ排放,具備了國Ⅴ潛力。在功率覆蓋上,形成了W、X、K、F、L、M、N七大系列,輕、中、重全系列覆蓋的產品開發平臺。這家企業已成為國內發動機行業排量跨度最大、功率覆蓋范圍最寬的企業,被譽為“動力超市”。
2012年預估
原輔材料漲價下利潤或有降低
一汽錫柴黨委書記蔡真法介紹,去年企業完成103億元銷售額,銷售柴油機37萬臺,實現利潤2.5億元。今年的目標是銷售柴油機40萬臺,銷售收入118億元,不過,他將今年的利潤定到了1億元,比去年有所縮減。為何銷售量增長了,利潤反而預估會下降呢?蔡真法透露,在今年原輔材料漲價、銀行還款等因素影響下,成本支出將比去年多出2億元,因此利潤規劃也會相應作出調整。
“汽車行業和GDP、投資強度等都有關,今年總體趨勢估計會是前低后高的走勢,1月份銷售2.2萬臺,2月份市場要貨量已經超過了4萬臺,顯露出向上爬坡的態勢,估計三四月份還會繼續向上走。”蔡真法說,看到這種走向,他的心里也算踏實了。
$page$
面對挑戰
裝備產業鏈與國外仍有差距
一開春上班,一汽錫柴的技術人員就將一輛最新款的沃爾沃發動機解體,看看人家的“心臟”究竟長啥樣。“拆開來發現,我們的部分工藝復雜程度其實一點不遜于國外,甚至已經超過國外。就以缸體來說,我們已經是工藝更為復雜的鼓形,而國外目前還是平面的。”蔡真法說。
在他看來,自主知識產權將決定中國汽車工業的生死存亡,錫柴與國際相比最大的差距是自主,最有希望的也是自主。蔡真法介紹,當前國內柴油機大部分都是合資生產,但錫柴認為,汽車工業是民族工業的脊梁,因此必須堅持自主開發,保有市場競爭中的話語權。為了跟上市場變幻的步伐,確保企業始終有適銷對路的產品,錫柴以自主創新作為發展的主線,整合全球資源,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新品開發速度,在技術上形成高端優勢。
記者了解到,目前錫柴開發的11升的發動機價格在6萬元左右,而國外同類產品基本都超過10萬元。雖然有著較高的性價比優勢,但是企業并沒有忽視與國外競爭對手在技術以外的差距。“首先在品牌上,我們的競爭對手康明斯已經有100多年的積累,而我們是1943年創立。其次,裝備制造業是一個系統工程,目前我們的供油系統是博世的產品,部分零部件還必須配裝進口產品,因此在裝備制造產業鏈上和國外還有一定差距,影響到整機水平。三是售后服務,博世等品牌一旦出了問題就直接換新的,而我們的售后更多還是強調包修。”蔡真法說。
新的機遇
先進制造業的“春天”來了
從國家到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撐,都為無錫市傳統優勢產業明確了發展方向,成為包括錫柴在內的這些先進制造業企業的新機遇。
當前,中國的汽車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同時,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等諸多因素也正在考驗著中國汽車業,于是,在節能、減排、降耗成為汽車行業主旋律的大背景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也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從幕后走到前臺,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對我國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2008年,國家出臺《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管理辦法》。一汽集團作為汽車工業的長子,被確定為首批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單位之一,錫柴再造基地應運而生,率先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無錫對于先進制造業的重視,也為這家企業的“四次創業”創造了更好的發展環境。制造業對于無錫來說,是經濟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塊關鍵版圖。為扶持先進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我市在去年8月出臺了《關于制造業競爭力提升工程實施意見》,明確要提升支柱產業,將先進制造業發展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先進制造業投入,加速制造業技術升級與裝備更新,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規劃到2015年,五大優勢支柱產業總產值年均遞增12%。
“十二五”規劃
自主戰略助力“6518”目標
在改革發展中嘗到自主創新成果的一汽錫柴,在“十二五”規劃中進一步強調了自主戰略,提出了由學習型企業向創新型企業轉變、由技術跟隨型向技術引領型轉變、由產品營銷向品牌營銷轉變、由內涵管理向精益管理轉變的總體設想。以“民族品牌,高端動力”為目標,據蔡真法介紹,“十二五”期間,一汽錫柴提出了“6518”目標,即錫柴柴油機年銷量確保65萬臺,力爭70萬臺;銷售收入確保180億元,力爭200億元;實現利潤8億元。站在新的起點上,可以預見,大手筆的擴張布局將為這家“動力超市”的持續發展積累更大的動力。
$page$
項目推進
超20億布局強大自主品牌基地
去年,錫柴投入16.7億元,總投入超過20億元,在惠山區建設重型柴油機制造基地。到去年末,該項目已經批量生產,今年3月將完成一期建設CA6DM(11升)5萬臺發動機制造線。項目二期也已經啟動,新增投資5.2億多元,主要用于6DM缸體缸蓋機加工擴能至7.5萬臺,2012年年底投產。
據悉,新基地建設是一汽集團“十二五”第一個重大項目,在現有基礎上,還將啟動三期建設,計劃到2014年底完成。新基地主要從事重型發動機的生產,重點放在6DL以上產品。屆時,錫柴將會具備年產重型發動機25萬臺的能力。超20億元的擴張布局,為企業未來發展增加了持續動力。
惠山重型柴油機制造基地項目建成后,除對錫柴自身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外,還將拉動無錫地區58家供應商配套產值近20億元,稅收近3億元。同時,錫柴還在新區布子,建立再制造基地,該項目總投入資金5000萬元,具有年產5000臺的生產能力,是該廠響應國家號召,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有力嘗試。錫柴四大基地建成之后,離中國自主品牌發動機的主要生產基地、重型發動機的主要制造基地、自主品牌發動機的主要出口基地的既定目標,將越來越近。
探訪賓館式車間,機器人來幫忙
早在采訪前,就聽聞惠山新項目成功借鑒了國內外先進制造企業的綠色工廠設計理念、低碳制造的生產經驗。實地探訪,確實感受到了這座現代工廠從建筑設計與配套工程、制造技術與工藝裝備等方面踐行低碳理念的點滴細節。
進入車間,發現整個車間在生產線布置上與普通廠房最大的不同是,以聯合廠房為中心,零部件倉庫、整機倉庫都是按生產工藝流程進行科學整合,機加缸體、缸蓋成品下線處就是裝配區域的上線處,輸送距離非常短。工作人員介紹說,理順工藝流程后,可盡量縮短物流距離,而且也能有效減少遠距離運輸的消耗和磕碰傷,能夠最大限度保證生產的連續、快捷和方便。
2個90度翻轉,2個180度翻轉,將缸體零部件送到梭臺,再通過桁架機械手送到外裝線上。在總裝線上,一個安裝機器人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力。環顧整個車間,一共有5臺任務分配各不相同的機器人,他們被分派到了車間的各個工序上,有涂膠的、有裝配的、有搬運的,也有工件姿態轉換的。據工作人員介紹,在這些機器人的協助下,整線自動化率大大提高。機器人工作一方面可以降低勞動強度,據說一個機器人的工作效率就能抵4個工人。
“感受到我們的賓館式車間了嗎?中央空調用的能源是我們的地源熱泵提供的,這在無錫工業企業中可是第一家哦。”陪同記者參觀的工作人員自豪地說。原來,地源熱泵復合式系統的原理就是通過利用深埋在地下120米深的熱交換井1821口,21.1萬米長U型換熱器中的循環水從地球表面淺層中提取冷熱量,供空調系統使用。“該系統自身沒有燃燒和排放過程,既不破壞地下水資源,也不像冷卻塔那樣需要大量補水,是一種清潔環保的可再生能源。系統冬季供暖時,同時對地能蓄存冷量,以備夏用;夏季空調時,又給地能蓄存熱量,以備冬用。運行效率比傳統空調系統要高得多,供熱時比燃油鍋爐節省70%以上的能源;制冷時比普通空調節電35%—40%。”工作人員說。據了解,雖然一次性投入比傳統空調多支出1000余萬元,但每年可節約運行費用280多萬元,正常使用后5年左右就可以收回這一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