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中國輪胎市場是不容忽視的
第十一屆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上,米其林集團總管理合伙人賀立業、米其林集團播及品牌高級副總裁董可蘭和米其林(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夏逸夫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并就新能源開發、新興市場和中國市場的情況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有望繼續在中國建立合資公司
記者:賀立業在挑戰賽新聞發布會上說,米其林每年有16億歐元投資到新興市場。請問,米其林每年投資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的比例是多少?這部分資金投放在哪些國家?
董可蘭:米其林在成熟市場的投放比重約為65%~75%,新興市場約為30%。我們會全力發展新興市場的業務。最近,米其林有3個大的工廠投資計劃,分別是在中國沈陽、印度和巴西。新興市場對米其林很重要,因為其發展速度比較快。
在中國的投資目前主要用于沈陽工廠的環保搬遷改造項目,因為沈陽原來工廠的位置隨著城市的發展現在已處于居民區。我們希望借助這次搬遷重新建設一個新工廠,用來生產卡客車和乘用車輪胎。沈陽工廠項目將歷時3年完成,投資總額約為14億歐元。
記者:米其林是否準備在新興市場合資或者尋找收購的機會?
賀立業:在印度,我們以獨立投資為主,沒有與其他廠商合作。在中國,我們正在和上海的華誼集團、雙錢集團進行初步接觸,有計劃在今后建立合資企業,但目前還處于初步階段。
記者:開發新興市場最困難的是什么?
賀立業:在新興市場,國家的各種情況不同,遇到的問題也有所差異。在印度,由于米其林的品牌知名度還不高,我們首先要加強宣傳米其林品牌。在其他沒有米其林工廠的新興市場國家,我們的挑戰主要是籌建工廠、招聘新員工。還有一點困難在大部分國家都存在,尤其是新興市場,即米其林的工廠籌建完成后如何投產,因為生產線運作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所以,目前在建工廠的3個國家:印度、中國和巴西——米其林都在培訓大量的技術人員和工人,以應對之后的投產。
夏逸夫:在新興市場,我們首先要了解這個市場,同時培養本土團隊,也讓本土化人才了解米其林的文化。舉一個沈陽工廠的例子:米其林規劃了一個總時間相當于40萬天的培訓計劃,其中20%時間在米其林海外的各工廠,其他在中國工廠內進行。這一項培訓是針對公司內部所有層面的員工,包括藍領工人、車間經理、工程技術人員等,包括新員工和老員工。另一個例子是關于工作在商務領域和總部辦公室的經理們,他們每人都有一個職業發展計劃,如現任米其林中國傳播與品牌部總監張震,在剛加入米其林時任職于市場部,之后又在銷售部門工作過,繼而被調往米其林北美總部市場部,目前又在傳播與品牌部門任職。米其林公司會對每一個員工根據其特點制定職業發展計劃,幫助其成長。
$page$
還會加大中國市場投入
記者: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在米其林集團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賀立業:米其林在中國的銷售額在整個集團而言還是比較小的,這也是我們為何要加大在中國發展和投資的原因。此外,即便是新工廠建成滿負荷運作,所帶來的銷售額占據集團的比例也不大。
記者:米其林就此采取了哪些本土化的措施?
夏逸夫:中國市場主要有三點特征。首先,中國駕駛員面臨的路況比較復雜,我所得到的數據是,每個中國司機至少遇到過一次以上由于路況不佳而導致輪胎損壞的情況;其次,中國市場的發展速度迅猛;最后,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車主,中國的消費者相對還不成熟,我們得到的數據顯示,中國所有轎車中80%的車主是首次購車。
所以,針對中國市場的特性,米其林中國在秉承公司愿景“提供更好的移動性”基礎上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研發和生產針對中國路況的乘用車和卡客車輪胎產品,使消費者得到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幾個星期后,米其林將在中國推出一款針對中國路況研發的產品Michelin Energy XM2 (米其林Energy XM2韌悅)。其次,結合中國的路況特點,我們加強了服務,在渠道建設上投入巨大,引進了特許加盟的馳加服務連鎖網絡,確保消費者能在馳加店內享受到有針對性的服務和產品。再次,我們還提供兩個大類的服務項目,即針對轎車領域的“隨你行”服務項目和針對卡客車領域的“無憂行”服務項目,這都是為了保障用戶的日常駕駛。由于中國的司機很容易遭遇扎胎等情況,在“隨你行”服務中還包含提供給消費者免費補胎券的項目。最后,我們開展了許多針對中國車主的安全駕駛教育(包含乘用車和商用車)。
從2006年開始,米其林就與一些中國政府部門和組織開展了很多針對消費者的安全駕駛教育課程。最近,米其林中國還與中國兩大權威部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分別是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屬的交通安全研究所(TMRI)和中汽研究中心(CATARC)。這兩家都是中國在道路安全方面的權威機構,TMRI還專門負責培訓全國的交警,米其林也會在它們的培訓項目中提供輪胎的知識培訓。而CATARC則是中國制定道路安全法規(包括產品測試)的權威機構。米其林將與這兩家機構全力合作,為中國道路安全作出貢獻。
記者:中國汽車銷量放緩后是否會影響到米其林在中國的業務?如果遇到一些整車廠家從控制成本的考慮準備采用價格相對廉價的輪胎,米其林會如何應對?
夏逸夫:2008年,中國車輛銷量約800萬輛,2010年的銷量則達到1800萬輛。所以,中國市場目前年銷量的基數比較大,即使增量放緩,也是相當大的一個數字。如果放緩,在原配市場上可能對米其林有一些影響,但是在替換胎市場,則有很大的機會。
每個整車廠商都有不同的選擇機會,既可以從價格上選擇,也可以從整體回報上選擇。對于米其林而言,我們致力于為整車廠商提供最佳的整體回報的產品,以此作為行業內的標桿。
四招應對原材料上漲危機
記者: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對輪胎廠商會有什么影響?米其林公司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董可蘭:首先,從長遠考慮來說,米其林將降低輪胎重量作為研發重點,正如整車廠商目前也在減輕車輛重量來應對原材料問題一樣。輪胎重量的降低也是我們未來研發的重點,并且我們在一些上市的產品中已經有了一些體現。當然,輪胎重量的減輕并不以犧牲其他性能為代價,我們在輪胎的安全性、耐用性和節能省油方面依然保持著高品質、高水準。其實要提升這三方面的輪胎性能有一種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增加輪胎重量,可這意味著使用更多的原材料,所以不是米其林研發的目標。我們的研發目標是在保持輪胎綜合性能的卓越平衡的同時,降低輪胎重量,減少原材料的使用。其次,米其林正在重點研發新材料,但是目前還不便透露。我們希望能研發出一些新材料來替代目前的某些原材料,如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等。再次,我們會優化米其林工廠運營的效率,從而降低生產輪胎的平均成本。最后,我們也和其他廠商一樣,根據原材料上漲的情況,在不同的時間調整產品的銷售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