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機會多多 CDV要革微客的命?
在歐洲,從二十世紀70年代CDV需求的出現,到90年代正式出現CDV車型,再到21世紀CDV在歐洲的暢銷,CDV的演進史就是歐洲個體經濟生活方式的縮影;不僅如此,CDV的歷史,也反映了歐洲生活方式的變遷,承載了其節約高效的社會潮流。70年代,歐洲對兩廂轎車的車身進行了改裝,加裝了后廂,通過增加車身高度提高車內空間,可以說是CDV的萌芽。到了80年代,歐洲汽車廠商引入“帶箱子的小車”概念,這時仍然以貨物運輸為主,但駕乘舒適度大大增強。等到90年代后期,隨著貨用和客用需求的蓬勃發展,加之由于歐洲對休閑度假生活方式的情由獨鐘,歐洲汽車企業轎車造型風格基礎上全新造型,將后部的獨立貨箱與車身融于一體,內外飾造型隨轎車造型發展趨勢更趨圓潤,兼具承載性和舒適性,所以專家都認為這一時期的CDV才是現代CDV的開山之作。
2003年以后,CDV車型更加成熟,市場更加穩定,出現了有規律的換代,在原有平臺上造型特點更加體現實用,整車造型順暢,實現了流線型設計,使之更加富有肌肉感,車內空間繼續提升,其承載空間和承載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在中國,CDV引申和演繹為Commercial(商業)+Domestic(家庭)+Vehicle(車輛),意為基于轎車平臺的廂式車。它們承載著強承載、大空間、高安全、超舒適四方面的責任。CDV在歐洲市場已經普及,主要面向個體經營者,但在中國市場,或將成為后起之秀。
隨著中國車市近兩年的發展壯大,各個車企紛紛把“利益”之手伸向中國市場。國家政策的鼓勵,已成為輕型商用車發展的助推器。日前,鄭州日產NV200將在北京車展上亮相的消息,被廣大中國消費者所關注。鄭州日產NV200在中國的上市,讓CDV概念正式接觸中國市場,給中國的微客企業帶來不小的壓力。但同時,CDV車企在中國市場也得崩緊精神弦,中國的CDV市場也不是那么好混的,應吸取大眾開迪的教訓,以免淪落成中國微客企業茶余飯后的談資。
CDV與生俱來的優勢令其在中國市場機會多多
CDV的優勢是微面、經濟型轎車、輕客以及皮卡所無法比擬的。據調查,與微面相比,CDV外觀優美、舒適性強,檔次高,安全性高,堪稱安全體面,商家兼顧;與經濟型轎車相比較,CDV超強承載大空間靈活多變:空間大、多功能、承載性強;與輕客決戰,CDV突出的特點就是省油而且綜合成本低檔次高、安全性高;當然,相對于皮卡來說,優勢更加明顯,CDV可以規避政策限制在城市中自由行走,油耗低更多,內部空間大。尤其對于處在事業上升期的中小企業來說,商務載客與少量載貨是最多可以預見的用途,并且中小企業主在除了日常商務應用之外,在周末陪家人出游以CDV的轎車功能來說,也會比面包車和皮卡更有面子。據此,有人稱一輛CDV可以滿足微面、輕客、皮卡、經濟型轎車的用途。
與在中國市場頗受歡迎的微客來說,CDV的優勢更加明顯。微客相比CDV,有三大先天性缺陷:第一,微客基于卡車底盤,發動機中置,固有車身結構的限制使其吸能區設計十分局限,一旦發生碰撞,乘員傷亡率很高。第二,卡車底盤的后輪驅動結構,對提升車廂空間和乘坐舒適性形成無法逾越的先天障礙,而承載式車身的CDV則提供了無限可能。第三,微客車身結鄭州日產高層認為,中國微客市場2009年銷量達到195萬輛,而且保有量很大,隨著消費者用車標準的提高,微客的市場增速將逐年放緩,并最終被徹底淘汰,未來必將迎來一個全新的CDV時代。
CDV在中國的挑戰
中國的基本國情、消費水平和安全意識的淡薄,決定了微客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必然性。CDV車型在售價約合人民幣12萬到15萬之間,而高端微客的價格在8萬元左右,中低端的產品只有4到6萬。就連最基本的ABS、安全氣囊等都未配備的低端微客,也受到消費者的愛戴。所以,中低端微客始終在市場中占據著主流地位。
價格將是CDV在中國市場發展的最大阻力,雖然消費者對用車的標準在逐年提升,微客的市場增速將逐年放緩,但對于中國的個體工商戶和私營業主來說,除非價格符合心理預期,否則很難促使他們迫切去購買。
基于中國的消費現狀,微客被淘汰的日子還遠未到來,大眾開迪的失敗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未來相當的長一段時間將是微客與CDV并存,二者滿足不同消費階層的需求。CDV能否革了微客的命,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