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熱門關鍵詞:

上柴總經理熊偉銘:三到五年上柴就會起飛的

時間:2008/9/23 10:06:21來源:第一商用車網作者:第一商用車網責編:0條評論

 

  2008年,福田歐曼·歐康杯全國卡車大賽征程進入了第六個年頭,而此時,作為卡車大賽贊助商的上柴動力也已經是連續五年為卡賽賽車提供動力。在卡車大賽中,賽車要完成各種高難度操控,它需要提供遠遠高于平常行駛所需要的動力要求,這是一種賽車所需要的動力要求,而提供這種需求的正是上柴歐康動力。 

    幾年來,上柴發動機在卡賽賽場上的完美展現贏得了廣泛的認可,上柴動力也逐漸為人們所熟知。而實際上,就在2008年,上柴的身份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今年4月,上汽正式完成了對上柴的收購,而早在2007年10月起任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柴項目領導小組組長的熊偉銘,已在今年1月被任命為上海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因為有了上汽商用車的背景,過去連自己都不相信有可能進入柴油機第一集團的上柴,在熊偉銘上任半年后,顯然有了更大的野心。 

借力上汽  不改初衷 

    “上汽收購上柴的主要目的是看中上柴的發動機,這是毫無疑問的。上汽這兩年下決心要發展商用車,在整車方面的布局基本已經到位。隨著南汽、紅巖等的加入,商用車整車都已經布好局,現在就是缺一個發動機。在發動機方面,一方面上汽走了一條合資引進的道路;另一方面,上汽也明顯感覺到這樣還不足以支撐上汽自主品牌商用車的發展,所以最終決定收購上柴。對于上柴而言,選擇進入上汽,主要也是上柴發展車用發動機的需要。”熊偉銘言簡意賅地闡明了上柴加入上汽的背景,給這段 當時頗受關注的并購案作出了一個明確的注解。 

    上柴進入上汽之后,外界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可能就是上柴的戰略重點是否會因此發生轉移。熊偉銘的一席話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他說:“我們不會放棄工程機械這塊市場,因為在這個市場我們苦心經營了60余年。”在拓展工程機械板塊業務上,熊偉銘用了“在鞏固的基礎上還要發展”這樣一個短語,可見上柴將繼續做好工程機械發動機供應商的決心。 

    在問到上柴未來將如何平衡和看待工程機械和車用市場這兩塊業務時,熊偉銘說:“進入上汽,進一步擴大上柴在車用發動機上的份額,我們主要是在工程機械的基礎上做加法,二者并不矛盾。在車用市場這一塊,我們提出要快速發展。加入上汽之后,不僅為上柴贏得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而且上汽在資金、技術以及管理等方面都可以支撐上柴的快速發展。” 

    從采訪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上柴保持 “多領域柴油機獨立供應商”的企業定位并沒有改變。進入上汽,只不過是在角色上賦予了上柴更為豐富的內容,即上柴將成為上汽商用車產業鏈中的重要一員,這無疑為上柴在車用發動機領域“大展拳腳”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機會。作為國內三大汽車集團之一的上汽,在自主品牌商用車方面的發展決心不改,這勢必帶動上柴車用發動機的發展。 

突出重圍  三大優勢 

    上汽控股上柴,無疑是給上柴的發展增加了助力,然而上柴想要迎頭趕上,并非一件易事。 

    在當前柴油機行業競爭依然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如何在保持現有市場份額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上柴在工程機械市場、車用市場以及船舶、發電機組方面的市場份額;面對強勁的競爭對手,上柴能否趕上并超越對手;如何打造上柴的核心競爭力……這些都是擺在上柴及總經理熊偉銘面前的重要課題。 

    “上柴地處上海,勞動力成本和商務成本都很高。如果說想在成本上占有優勢是不現實的,我們主要是通過技術領先、品質可靠、服務至上這三個方面來打造上柴的核心競爭能力。”熊偉銘對于上柴的優劣勢有著很清晰的界定,他進一步解釋說,“第一是在技術方面,我們現有產品的‘血統’都是不錯的,D系列114發動機是在康明斯8.3升原型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C系列121發動機是引進美國卡特彼勒公司柴油機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升級的產品;第二,就是要在技術領先的基礎上,保證產業化產品的品質,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可靠性;第三,就是在產品可靠性基礎上,堅決貫徹‘以市場為導向、以用戶為中心’做好服務品牌。”面對國內和國際兩大陣營的競爭對手,上柴必須要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來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備戰國3,挑戰和機遇并存 

    對于上柴要大力發展的車用發動機市場,上柴又會有哪些新舉措?熊偉銘將上柴車用發動機在公司產品中的比例目標定在50%以上,上柴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2008年7月1日,全國全面實施機動車國3排放標準,這意味著發動機制造業已經進入國3時代。國3排放標準的實施,對于國內發動機企業而言,無異于一次大考。很多人認為,國3的實施對于上柴很可能是一次翻牌的機會。熊偉銘則對此持有更謹慎的態度,他說:“國3的實施,對于上柴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上柴早在2003年8月就秉承著堅持引進技術和自主開發相結合的原則著手于電控柴油機技術的研發,而且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SC8DK樣機點火,2004年第一臺樣機在日本通過了國3排放檢測;2005年1月完成所有整車標定實驗,同年3月又通過了我國國3排放認證檢測。之后,在此基礎上,上柴又成功地開發了SC9DK、SC9DF樣機,并點火成功。熊偉銘補充說:“上柴在國3發動機方面的研發投入的確是比較早的。”但是,不可否認,目前,高壓共軌技術基本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在國內,國3技術在運用上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因此,熊偉銘表示:“我們廠家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完全按照常規技術路線做好國3發動機;另一個方面,則是走經濟型路線。這主要是取決于國3的推進進程,以及市場和客戶的需求。” 

    在備戰國3的過程中,上柴也推出了替代能源天然氣國3。上柴早在1998年就開始啟動了天然氣發動機項目;2005年上柴壓縮天然氣(CNG)發動機榮獲世界客車聯盟“BAAV年度最佳發動機”大獎;2007年,上柴CNG發動機率先通過滿足歐4排放水平認證。在能源短缺和原油價格不斷上漲的今天,上柴天然氣發動機的推出,正好符合了綠色、環保、節能的需求。經過幾代產品升級,上柴天然氣發動機已經全部實現電控、增壓中冷。在上柴D系列發動機的基礎上,六缸和四缸天然氣系列發動機的開發,已經使上柴天然氣發動機的功率覆蓋從117.6kW(160馬力)到205.8 kW (280馬力),目前在國內天然氣客車和天然氣卡車的市場占有率分別在80%和90%以上。

    就像上柴專門為卡車大賽提供的歐康動力那樣,面對彎道和極限考驗從不害怕。“打好基礎,三到五年上柴就肯定會起飛的。”熊偉銘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