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銷售經理張華:保證經銷商有充足的市場拓展積極性
記者:你怎樣看待江淮汽車品牌在河南市場發展的據點——河南省汽貿中心?
張華:鄭州作為省會城市,經濟發展速度很快,經濟的崛起也帶動了城市的布局規劃。經銷商選址的時候也會考慮到城市規劃的問題,將地址選在離市區較近的花園北路,一是看中其作為城市的主動脈,交通極為方便,區位優勢明顯。再者這里已經形成了汽車銷售區域的規模優勢,而且集中著許多在市場上叫得響的優秀品牌,無論是產品定位、產品品質還是服務品牌,都與江淮汽車的開發、生產、服務理念相得益彰。省汽貿中心有很好的、穩健的發展潛力,再往長遠點看,以后城市的規劃擴大了,這個區域將得到更大的優勢。
記者:請你介紹一下企業的成長曲線?
張華:江淮廠是一個有著46年歷史的國營老企業,起初以底盤生產為主。改革開放為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空間。特別是在近20年來,江淮廠從單一的底盤生產,已經發展成為集重卡、輕卡、客車、多功能商務車、越野車、轎車研發生產為一體的大型生產企業,如今的江淮集團擁有江淮股份和安凱股份兩家上市公司,并成為國內最大的沒有外資背景的綜合主機廠。
記者:你如何看待目前中國汽車工業整體發展環境和現狀?就江淮汽車而言,是挑戰還是機遇?
張華:中國的汽車工業是個廣泛的概念,從原則上來講,只要是在國內生產的產品都屬于中國汽車工業的范疇,當然這里有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之分。到目前為止,但凡老百姓能叫得上名字的外資品牌,基本上都在國內建立了生產廠,有的甚至完全由“中國制造”代工,國內汽車制造行業競爭已經參與繼而演變成了全球競爭。2006年中國已經步入全球第二大汽車消費國和第三大制造國,進出口第一次出現貿易順差。
在未來10年,中國汽車一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是可以預估的,在年產銷達到1300萬輛的供求平衡點以后可能會放緩速度。也就是說,在未來10年內,就中國汽車產業而言,無論其競爭性質是紅海也好,還是市場表現為渾水也罷,都不能改變中國汽車產業長足發展的歷史趨勢。這對于江淮廠而言,我們認為挑戰的成分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歷史機遇。
記者:汽車產業,一直都在追求創新,那么你們企業在發展中如何開展產品研發和營銷創新?
張華:江淮汽車作為國產自主研發的汽車品牌,早已擺脫自主研發能力偏弱、制造裝備落后、資源管理水平不高等國內汽車生產廠家的通病,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還高調奉行“拿來主義”,聯合一些具有高水平的致力服務于汽車工業的國際化專業汽車研發公司為江淮公司提供幫助。江淮賓悅的成功上市就是最好的證明。它集中了一批一流的代表世界前沿科技成果的研發和造車資源,從而使民族品牌真正做到“以我為主、兼收并蓄、自成一體、實現超越”,盡情演繹“整合全球資源,造世界車”的文韜武略。
記者:你怎樣看待河南市場?公司在布局河南市場時,都采取了哪些營銷策略?
張華:河南這幾年經濟發展得很快,對整體和地域的消費水平我們也做了深入的分析,應該講還是非常具有汽車消費力的。以賓悅轎車而言,它的市場成功正是很好地迎合了河南市場的消費結構以及務實、理性、成熟的消費理念,外形大氣經典,整車品質優良,而價格卻大大低于同級別的合資品牌,這很適合廣大的中小企業主、中高收入白領和政府官員用車。年內上市的A級車則更符合城市家庭用車理念。所以,對于河南市場的前景,我們相當看好。
江淮廠歷來重視地處中原腹地的河南市場,卡車、商務車和SUV都在河南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古人講得中原者得天下,如今我們更是把河南和安徽、山東列為全國市場布局中的一級重點區域。在河南市場,我們采取了“1+2+1”的網絡發展策略,即保證經銷商有充足的市場拓展積極性,同時加大本區域的品牌推廣力度,加大對經銷商的銷售政策支持力度,確保河南的客戶享受到購買賓悅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