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貨運業能否承受油價重壓?
一字排開等待生意的貨運卡車。
距6月20日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已經3天了,截至目前銀川貨運市場價格仍然保持穩定。
記者對麗景街、南門附近的貨運市場走訪后發現,那里已經看不到往日繁忙的車流。面對由此增加的成本,屬于市場自我調節價格范疇的銀川貨運、物流行業的經營者會采取什么方法化解重壓?
每1000公里多掏300元
6月22日中午12時許,記者在麗景街眾一物流城看到,寬闊的市場內停有近百輛貨運車,但裝有貨物的車卻只有幾輛,其中一家物流快運店門前咨詢的人排起了“長龍”。從隆德前來銀川進貨的黃先生告訴記者,他今天一大早就來物流城,由于所進的貨比較多,截至目前運回的價格也沒有談妥,這幾天部分貨運車主已明確提出增加運費的要求,因為按以往運價,他們無力承擔日漸擴大的虧損。“柴油零售價由原來的5.10元/升漲至6.01元/升,這就意味著一輛(25噸)長途卡車跑完1000公里,光油錢就比之前要多支出近300元(不包括過路費等其他費用)。如果不漲價,幾乎就沒什么利潤可言。”一名長途貨車司機說。
自從油價上漲后,跑長途的貨車車主李先生直犯愁:本來這段時間就是貨運的淡季,他的貨車兩天才能跑一趟,按照每百公里耗油量30升算,一天跑600公里,每升漲近1元,一天就要多掏近200元,一個月光油錢就要多花近6000元。
在麗景街貨運市場門口,車主蔣先生告訴記者,前天,他從河南開封裝滿蔬菜發車,昨天到達銀川,全程1300多公里,油價沒漲之前(單行)還能賺1000元左右,可這次運送時正好油價上調,僅油費成本就增加了400多元,使利潤越來越薄。“以我多年跑的經驗,油價上調后,對于限載重量10噸的單橋車(2軸車),由于運輸成本增加,往往虧本經營。相反,貨車核載重量越多越吃香,現在貨運市場內,半掛車(5軸)最受貨運老板歡迎。”
物流業同樣面臨壓力
一邊是油價不斷上漲導致成本增加,一邊是業內競爭加劇企業根本不敢擅自提價,油價上漲讓銀川物流業的經營者喘不過氣來。一家貨運物流信息中心李姓負責人聲稱,以前從蘭州往銀川運送貨物是125元/噸,自從油價上漲后,多數蘭州貨車已經將每噸的運營費上調到140元~150元不等,但是銀川的貨車運營費至今沒有多大漲幅。
同樣,另一家物流服務公司的負責人說,各地檢查超限超載越來越嚴,再加上過路費及養路費,按目前油價算,物流公司的利潤越來越薄。他給記者算了筆賬:公司有5輛貨車,主要跑省外運輸,平均每天每輛車耗油300公升,油價上漲后每輛車一天就要多花近300元,一個月下來每輛車成本要增加9000元,5輛車一個月運營的成本就無形中增加了45000元。他擔心如果貨源多,一些社會車輛車主還愿意干嗎?
南門附近一家貨運公司的負責人無奈地說:“油價上漲肯定會導致我們物流企業成本上漲,15噸貨車每跑100公里大概需要25升左右柴油,一個月下來,一臺車至少又要多支出千元的油錢。目前銀川物流業的競爭太激烈了,誰也不敢大幅度上調價格,一漲價就意味著失去市場。”
靈活經營是上策
在其他地區貨運市場的一片“漲”聲中,銀川貨運市場由于是運輸淡季,致使運輸費用一時難以上調。當日,記者在市內幾家大型貨運車場走訪發現,車站停運貨車輛數相對有些減少。眾一物流城一家物流公司的負責人稱,銀川近年貨車數量猛增,部分車主為搶貨源,運營價格一直保持平穩;其次,由于物流行業進入網絡信息化,物流行市已經公開透明,有貨源商家也絕不會增加運營費用成本;油價上漲,貨車車主出車營運也就意味著虧本。
在采訪中,經營物流公司近4年的陳先生告訴記者,油價上調后,一輛普通的長途貨車每天按照240升燃油量計算,一天的油費將增加近240元,一月的費用將增加7200元,這樣就基本沒有了利潤空間,所以貨運車運營費的上漲只是時間問題。“我們不是沒考慮過把這部分成本加給客戶,但是上調運費會失去很多客戶,甚至是以前的老客戶,這也是物流企業不敢隨油價漲價的一個主要原因。”
跑長途貨車的孫師傅說:“只要能保證來回不空跑,就是賺錢的最好方法。貨車車主要靈活經營,通過自己的各種努力彌補油價上漲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