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熱門關鍵詞:商用車 卡車 客車 昌河 長安 李黎 長安汽車 長安微車 

長安系高管撤出 昌河民選新管理團隊

時間:2012/2/27 7:10:20來源:華夏時報作者:華夏時報責編:0條評論

 

2012年2月21日中午12點,小雨中的瓷都景德鎮新廠東路208號昌河汽車總部門口前,步履匆匆的昌河職工正午休回家。如果不是媒體的爆炒,仿佛這里根本就沒有發生過“罷工事件”。

 

就在2個小時之前的集團職工禮堂,昌河汽車中層以上干部及職工代表260人剛剛完成了昌河新管理團隊選舉的民意測評投票。此次會議在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國長安集團、景德鎮市委市政府等多個部門組成的聯合考察組到場的情況下舉行。由昌河汽車內部產生的6人組新高管團隊不日將通過組織談話、公示等程序后正式被任命上崗。

 

面對媒體對鈴木退出昌河的質疑,昌河方面對記者作出了正面回應:昌河汽車與鈴木仍保持著穩健的合資合作關系。

 

民選總經理

 

“按照組織程序和目前的進度,新的管理團隊名單會在近期被公示。”昌河汽車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部長馮成錄如是說。

 

按照中國長安集團、景德鎮市委市政府1月17日的聯合公告精神,昌河汽車新的管理團隊將在昌河汽車內部產生。中國長安集團黨委副書記楊建在民意測評投票現場表示:在昌河汽車內部產生管理團隊是中國長安和各方的共同意愿,昌河汽車是中國長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廣大干部職工放下包袱再創輝煌。

 

據記者現場采訪了解,此次對新管理團隊的公開民意測評投票范圍比較廣泛,測評投票為公開無記名式投票。總共有30余名中層以上干部被列入備選名單,所有備選人員都將在2月21日下午和22日分別被聯合工作組約見談話。

 

“職工民意測評如果比較集中,正式人選就能很快得到確定。”馮成錄表示。

 

按照2月21日上午會議上所介紹的程序,此次昌河汽車內部將產生一名總經理、兩名副總經理,中層干部短期內將不會有太大變化。產生的基本原則是:正職從原班子成員中產生,新增副職則在中層干部中產生。據景德鎮市政府一位官員解釋,之所以依照這一原則的原因是,“昌河汽車畢竟是一個國企,領導干部的產生要符合組織程序”,同時是企業職工和各方意見的集中,最終人選必須是既懂業務同時又能主持局面的人員出任。

 

人選通過民意測評基本圈定范圍后,則由各方形成的特別工作小組討論確定正式人選,按程序報批任命。

 

昌河方面表示,按照目前的組織進程,新管理團隊最快將在一周內正式亮相。

 

特別過渡期

 

“最近公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盡快在長安總部和各級政府的幫助下把新的領導班子確定下來。”江西昌河汽車公司媒介部經理王樹紅一邊忙著準備被約談所需要的資料,一邊回答記者的提問。作為中層干部之一,王也是此次被約談的對象之一。

 

經多個采訪對象證實和記者現場所了解到的情況,昌河汽車的生產和銷售秩序目前一切正常。

 

王樹紅向記者出示了一份昌河汽車2012年職代會已經通過的公司2012年生產經營目標的材料,材料顯示:昌河汽車2012年整車生產銷售20萬輛,銷售收入達到70億,計劃增長25%。

 

就在“昌河事件”發生之后,原昌河汽車總經理李黎等長安高管悉數離開景德鎮;而為了維護穩定,恢復生產,確保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景德鎮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成立了“恢復昌河汽車生產經營秩序工作組”,在長安高管離開到新管理團隊正式接管昌河汽車之間的“權力真空期”則由工作組負責處理事務,維持昌河汽車的正常生產秩序。

 

記者采訪了解到,“恢復昌河汽車生產經營秩序工作組”由景德鎮市政府副市長黃康明負責牽頭,主要成員包括:江西省國防工辦、景德鎮市政府和市有關部門工作人員。黃康明副市長介紹說其主要職責是:恢復生產、維護穩定、保障國有資產。

 

$page$

 

昌河汽車接受采訪的高管在回憶起事件的經過時仍然心有余悸,“畢竟昌河汽車現在包括景德鎮、九江和合肥三個整車生產廠有6000余名職工。”

 

這名高管表示,自2009年11月1日昌河汽車被重組到2012年1月13日之前,昌河汽車從未發生過群體性事件,即便突發事件發生后,昌河汽車也在第一時間恢復了生產,這表現出昌河人對企業的忠誠和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是比較高的。

 

離不開的“長安框架”

 

由資質問題引發的昌河汽車與日本鈴木公司的合資合作問題,近期也受到了媒體的高度關注。面對媒體對鈴木將退出昌河的質疑,昌河汽車的這位高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昌河汽車與鈴木公司仍然保持著正常的合資合作關系。

 

記者在昌河汽車了解到,自1995年昌鈴公司成立以來,昌河汽車與鈴木公司在產品、技術和企業管理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合作,雙方目前依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昌鈴公司董事會至今沒有收到鈴木公司關于撤資的申請,更沒有就相關事項進行過研究。事實上,在1月17日,景德鎮市政府與中國長安的聯合公告中也明確表示昌河鈴木的合資合作地位不變。

 

而據昌河汽車接受記者采訪的高管透露,日方管理代表將出席2月25日在鄭州舉行的昌河汽車商務大會;昌河汽車同時表示,2012年北京車展,昌河汽車仍將會與鈴木公司共同組團參展。

 

至于此次事件是否會對長安整合昌河造成影響?答案是肯定的。

 

1月17日的聯合公告是當時特定局面下的最佳解決方案,但同時終結了之前長安整合昌河的方案。

 

“昌河汽車在長安系框架內的發展仍將是未來的現實。事件發生以來,長安方面一直積極應對。”昌河汽車某高管坦言,“即便新的管理團隊從昌河內部產生,也必須在長安集團的總體發展框架范圍內確定昌河未來的發展策略。”

 

而對于長安集團而言,此次事件讓長安對于昌河的直接控制變成了間接控制,長安集團和昌河汽車今后彼此如何面對,依然是道難題。

 

記者手記

 

誰“策劃”了“昌河事件”

 

“昌河事件”本身不僅深深傷害了昌河數千名干部職工的心,而且也傷害了長安,更為昌河汽車未來的發展平添了變數。

 

據長安集團董事長徐留平事發后在北京媒體見面會上發言,把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歸結為企業文化差異在融合過程中產生的矛盾。而作為多數老昌河人卻不這樣認為——作為一線職工,他們更關注與切身利益相關的穩定的工資和福利。

 

但剝離昌河生產資質,對于昌河職工而言無異于釜底抽薪。

 

據參加過“昌河事件”的一位昌河職工回憶,那完全是職工自發組織的,“長安要把昌河轎車整車生產資質轉移給馬自達”的消息在沒有任何預兆下一下子傳開,爆炸性的消息把原本已是一家人的重組企業即刻又分成了長安和昌河。

 

事后江西省國資委一位官員指出,“昌河事件”是國企重組過程中簡單拉郎配的典型性事件。事情本無對錯,在龐大的“長安系”中,昌河本算不了什么,但是長安集團在整體布局發展當中沒有考慮昌河汽車6000名職工的心理感受卻是致命的。

 

昌河和長安,一個太小以至容易被忽略,一個太大以至看不到對方。在缺乏起碼對等溝通機制的背景下漸行漸遠,直到事件的爆發才發現已無法收拾。

 

就在昌河汽車和長安集團深陷指責泥潭的時候,媒體也指責當地政府過多參與國企重組,并暗指當地政府是事件的始作俑者。對此,景德鎮市政府副市長黃康明大倒苦水:昌河汽車作為景德鎮當地的支柱性企業,昌河汽車的穩健發展是歷屆政府的頭等大事,政策范圍內為長安重組昌河的發展提供過一切便利,這樣做的邏輯也很直白——只有昌河發展了,利稅和就業才能穩步增加,而發生“昌河事件”,不是政府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