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文超:昌河汽車2012年目標實現利潤1億元
近日,昌河汽車員工罷工抗議事件成為業內聚焦熱點。對此,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鄒文超表示:“重組的過程充滿著艱辛與坎坷,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但管好、用好國有資產,是中國長安對國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責任所在。”
鄒文超透露,早在兵裝集團和中航工業重組汽車業務之前,由于昌河鈴木多年虧損,日本鈴木公司就已經提出退出昌河鈴木,并已在昌河鈴木的運營管理上實質性退出。"重組后,鈴木仍然向中國長安表達了退出昌河汽車的強烈意愿,長安原則同意鈴木退出昌河鈴木,但雙方目前并未簽訂正式收購協議。徐留平上周四向記者證實,受此影響原計劃推出昌河的鈴木訴求"離婚"也宣告中止。根據長安和景德鎮市與昌河達成的協議,目前昌河汽車作為獨立法人地位不變,昌河汽車與鈴木的合資合作不變,獨立的景德鎮總部生產基地昌鈴汽車企業生產資質不變。
鄒文超認為,昌河汽車進入中國長安后,昌河汽車發生了一些列變化:
昌河汽車經營質量明顯改善。2009年昌河汽車銷售整車15.8萬輛,虧損7.38億元,2010年底凈資產-2.37億元,資產負債率104.78%。2009-2010年共清理入賬歷史潛虧3.9億元。2011年昌河汽車實現扭虧,盈利118萬元。2012年目標實現利潤1億元。
昌河汽車發展規劃清晰明確。重組后中國長安將昌河汽車納入中國長安的總體發展戰略,統一進行產品、品牌、研發、基地等規劃,明確并堅定不移的推進“長安、哈飛、昌河”微車三箭齊發戰略;將昌河乘用車重點定位為跨界車。昌河汽車規劃2015年實現整車產銷41萬輛,2020年產銷60萬輛。至2020年累計規劃投資67.2億元。
鄒文超表示,在昌河汽車一系列變化的基礎上,中國長安充分發揮集團整體資源優勢,對昌河汽車給予多方面、全方位的支持:
研發方面,將昌河汽車研發中心整合為中國長安汽研院江西分院,穩定研發人員隊伍,發揮資源協同效應,支撐昌河汽車產品開發和升級。
產品方面,基于新平臺的昌河福運2011年4月上市,全新AO級乘用車派喜2011年11月上市,北斗星改款車型一季度上市。2012-2013年昌河汽車還將有8款新車(含改款)上市,其中轎車三款,微車五款。
投資方面,合肥昌河遷建新工廠,新建15萬輛產能,項目總投資17.3億元,已于2011年12月竣工投產。景德鎮基地整車產能由10萬輛擴至16萬輛,項目投資1.5億元;九江基地發動機產能由7.5萬臺擴至15萬臺,項目投資1.8億元。2010-2011年技改、技措投資6371萬元,產品開發相關費用投入2.58億元。財務方面,截至目前中國長安向昌河汽車提供貸款擔保10億元、借款1.5億元;國有資本金注入7億元。
管理方面,昌河汽車與長安汽車進行全面對標,推進管理輸入和成本控制,全面導入全價值鏈成本管理(TVM),加強成本費用控制。截至2011年底昌河汽車共派出12名中高層管理人員前往長安汽車交流學習。薪酬方面,昌河汽車2009年正式職工平均工資3.12萬元/年,重組后整體薪酬呈快速增長趨勢,2011年平均工資升至4.48萬元/年,增幅達到43.59%。
“重組的過程充滿著艱辛與坎坷,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但管好、用好國有資產,是中國長安對國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責任所在。”鄒文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