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啟動通暢工程探索農村客運新路
公路采用硬化路面 領先西部其他城市
重慶市農民出行狀況將得到大幅改善。昨日,來自重慶市公路局的消息顯示:重慶市將成為西部首個全面開展行政村通暢工程的城市。與此同時,重慶市運管局也傳出消息:交通運輸部已經把重慶作為探索農村客運發展的試驗區,重慶市將積極探索“片區經營”等農村客運新方式,方便農民出行。
提前啟動通暢工程
來自重慶市公路局的數字顯示,今年農村公路建設投資達74億元,將建設農村公路8000公里,其中建制村通暢工程僅為2750公里,鄉鎮通暢率只有35%。
重慶市公路局負責人介紹,鄉村道路通達工程和通暢工程的差別在于,通達工程中修筑的道路不需要對路面進行硬化和油化,從而比通暢工程節約大筆資金。因此,按照西部地區的交通量,交通運輸部原則上只認可西部城市開展農村公路的通達工程,而對通暢工程的資金上,交通運輸部對西部城市并沒有補助。
7月,交通運輸部在與重慶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時,對于重慶在啟動農村公路通暢工程時開了口子,表示支持重慶提前啟動行政村通暢工程,并對建設農村公路每公里10萬元的補助表示基本認可。市交委副主任滕宏偉說:“這意味著我市將比西部其他城市提前5~10年啟動行政村通暢工程。”
據了解,目前農村公路通暢工程已經在我市經濟發展較快的渝西片區展開。
探索農村客運新路
“要解決農民出行難,不能僅僅依靠修路。繁榮農村客運市場,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出行難的問題。”滕宏偉說。
據滕宏偉介紹,重慶市將設立農村公共交通發展專項資金,在農村客運車輛購買保險和燃油補貼方面給予優惠,并降低市場準入條件,讓一部分社會力量也進入農村客運市場。
“公司化、公交化的體制并不一定適應農村客運市場。”市交委副主任、市運管局局長梁培軍表示,農民的出行主要是集中在趕場的時候,如果按照城市公交以線路劃分運輸區域,必然造成趕場時運力不夠,不趕場時運力閑置。
梁培軍表示,目前交通運輸部已經把重慶作為探索農村客運發展的試驗區。重慶也將在未來數年內探索農村客運發展方式。
這些方式包括:對一些偏僻支線實行“片區經營”,不定線路、不定班次,固定一家客運公司由幾臺客車循環經營,發車時間依據客源而定。對連接周邊鎮鄉的客運線路,采取“公交化”滾動發車,加大班次密度;同時根據農村鎮鄉趕集人員流動時間集中的特點,由干線或支線開行趕場加班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