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72輛新能源公交車有望年底到位
日前,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漳州今年將實施18個為民辦實事項目,主要涉及環保、醫療、教育、住房、交通等方面。其中,交通方面將更新市區公交車輛72部,新增公交線路6條,進一步為漳州百姓出行提供便利。記者就此采訪了漳州市運管局,詳細了解今年為民辦實事交通方面的具體內容。
市運管局公交科陳科長表示,近年來漳州一直在進行新能源以及清潔能源公交車普及換代工作。作為2015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已經確定新增72部新能源公交車,具體是純電動,還是插電式車型,目前仍在研究探討中。考慮到目前配套項目相對滯后,配套設施正積極協調溝通建設,初步預計2015年下半年,這72部新能源公交車將陸續到位。
陳科長介紹,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去年我市已投資3200萬元,購置“陸地方舟”純電動公交車20部,2015年新增的72部公交車計劃為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車型。而清潔能源車型指的是以天然氣為燃料的車型,現在漳州路面上看到的標有lng的公交車就屬于此列。
“目前,全市共有公交車849部,其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380部,占總量的44.75%;市區公交車464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293部,占總量的63.15%。這大大超出了我省要求的2018年完成新能源及清潔能源車型占總量35%目標。可以說,漳州公交車新能源以及清潔能源車型覆蓋率處于全省前列。”陳科長說。
全市新開辟8條公交線路
除了新增公交車輛外,此次為民辦實事項目中,還提到了要在市區新增6條公交線路。實際上,全市范圍分別新增、優化調整8條線路。
陳科長告訴記者,2015年,運管局計劃在全市范圍內新增8條線路,優化調整8條公交線路,其中市區新增6條線路,調整6條線路。計劃調整的公交線路包括7、13、25、26、k2、b9、觀光公交等線路,現已形成初步方案,因部分線路涉及道路通行條件問題,目前仍在進一步協調、論證。
陳科長介紹,受多種因素影響,市區公交線路“南密北疏”問題比較突出,今年新增的6條線路中,主要用于增加勝利路以北片區的公交線網覆蓋密度,同時串聯薌城老城區至龍文新區,解決市區東擴后薌城老城區至龍文區之間與日俱增的客流需求。此外,計劃在藍田開發區新增1條環線,串聯吉馬家居及藍田開發區內多個新開發樓盤,有效銜接現有公交線路,方便開發區內群眾換乘和出行。
陳科長還介紹,除了市區外,縣區也將新增和調整公交線路。運管局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進縣城至周邊主要集鎮客運線路的公交化改造。2015年縣區新增和調整的公交線路將圍繞這部分地區展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