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中通客車發布2024年報,凈利潤暴漲258%,2025年要怎么干?

本站2025-04-27
28960

4月26日,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度,中通客車營業收入57.34億元,同比增長35.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49億元,同比暴漲258.12%。

中通客車年報.png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情況

2024年中國客車行業呈現顯著復蘇態勢,受益于國內“以舊換新”政策、旅游需求釋放及海外出口增長等因素影響,行業6米以上客車銷售126,064輛,同比增長33.4%(數據來源: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創2020年以來新高。在國家大規模以舊換新政策影響下,國內公交銷量下半年增長迅速;旅游市場的復蘇、城鎮化發展和“雙碳”政策的持續推進,推動了座位客車銷量的增長,尤其是使得新能源客車逐步進入公路客車領域,主要用于景區用車、機場接駁、短途客運、團體租賃及通學車等。

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引領下,我國客車出口企業加速拓展海外市場。尤其是隨著海外市場對于公共出行設施的建設和改善民生的需求進一步顯現,疊加我國客車產品競爭力的不斷提升,使得常規能源和新能源客車均獲得海外客戶普遍認可。尤其受政府及民眾不斷增強的環保意識、油電價差導致的運營經濟性以及城市形象等因素的影響,歐洲、南美、東南亞等地區加快新能源客車切換,為我國客車出口市場提供了新機遇。

二、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公司自成立起便深耕客車制造領域,是國內最早的客車生產企業及客車上市企業之一。主營業務聚焦客車制造與銷售,產品矩陣覆蓋5米至27米全系列車型,涵括公路客車、城市公交、旅游客車、團體用車、高端商務車、校車六大核心品類,延伸至物流車、特種車等細分市場,形成140余個品種的立體化產品布局。依托 "以訂單為核心" 的運營邏輯,公司構建了定制化研發生產體系,建立以直銷為核心、經銷為補充的營銷體系,持續推進國內國際雙市場協同發展戰略。

客車產業作為民生出行的重要載體,其發展與出行方式變革、政策導向及宏觀經濟環境深度關聯,行業周期性特征顯著。近年來,隨著國內公交領域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持續加力、旅游市場的全面復蘇,疊加海外市場需求的穩步增長,行業呈現強勁復蘇態勢。公司現具備年產能2 萬輛的規模化制造能力,經過多年全球化布局,產品足跡已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 "一帶一路" 倡議及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變革機遇下,公司海外市場占有率持續攀升,正以技術創新與本地化服務優勢,向全球客車行業領軍品牌的目標堅實邁進。

三、研發投入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2.3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12%。公司的研發投入主要用于新產品開發、先進技術研究等方面。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圍繞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究,在上述領域繼續保持國內領先水平。

四、主營業務分析

報告期內,國內新能源公交補貼政策持續,旅團市場復蘇向好態勢明顯;海外市場需求高漲,行業出口表現亮眼。根據中國客車信息網統計數據,2024年行業 6 米以上客車銷售126,064輛,同比增長33.4%,其中7米以上客車出口44,472輛,總體占比35.3%,同比增長36.9%。一年來,公司面對錯綜復雜的發展環境和日趨激烈的競爭形勢,抓住行業回暖的有利時機,全力以赴調結構、促改革、抓經營、提質量,較好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實現了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發展。公司全年實現銷量11409輛,同比增長51.5%,收入57.34億元,同比增長35.11%;凈利潤2.49億元,同比增長258.12%;實現經營性現金流14.3億元,公司運營質量和盈利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大中型座位車增長較快,客旅團轉型初見成效。出口業務保持過半,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海外市場發展邁入新階段。全年出口銷量同比增長35.94%。中東市場再創佳績,沙特、阿聯酋等訂單令行業矚目。在雅加達、漢諾威、俄羅斯、新加坡等地,中通客車閃亮世界舞臺,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

報告期內,公司產品創新成果更加豐碩。2024年公司成功開發了歐洲、俄羅斯、新加坡等地的H系、L 系等高端純電動和燃油車型,并實現了批量銷售;適應“大轉小“”適老化”趨勢,開發了多款N 系純電動公交,填補了市場空白,并提升了校車產品的競爭力。同時,公司在智能電控與節能研究、智能駕駛技術、燃料電池技術以及整車 NVH 性能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提升了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五、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2025 年計劃

隨著國內外市場的恢復,客車市場預期繼續呈現恢復性增長,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市場內外部形勢復雜,機遇與挑戰并存。

從宏觀看,國際環境錯綜復雜,地區動蕩和沖突頻發,世界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深化,為沿線國家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國內經濟雖然在面臨外部壓力與內部轉型的雙重考驗,但通過積極的宏觀政策組合拳正在實現穩健運行。

從行業看,結構性供需失衡問題突出,加之行業面臨高鐵加密、私家車及網約車出行擠壓,行業“新勢力”非常規競爭干擾等多元沖擊,競爭更加激烈。國內公交以舊換新政策的延續將推動公交市場維持較高景氣度;旅游市場的快速復蘇,在短期需求集中釋放后,增速逐步回歸常態。旅游經濟的穩定發展以及居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將對行業形成穩固支撐。

目前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逐步完善,客車市場傳統需求空間被壓縮,將加速與多元化運輸方式的融合;產品技術逐步向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轉型。

2025年,結合行業形勢,公司聚焦主業,重點推進管理提升,完善市場布局,提升服務能力,提高訂單質量和盈利水平。加快技術研發,做好關鍵技術突破,推進應用落地;深挖國內、海外主流市場產品需求,做好主推產品推廣;加強質量管理、提高工藝水平,完善產品質量;嚴格全面預算管理,全力實施降本增效,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

(二)可能面對的風險。

1、客運市場可能繼續受高鐵、地鐵、民航、私家車、共享單車等替代影響,隨著出行方式多元化,客車市場需求存在進一步萎縮的風險。

應對措施:加快產品迭代升級,提升產品競爭力,加強對市場需求的研究和分析,關注增量細分市場,開發適合和引領客戶運營需求的產品,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方案,加快品牌、渠道、服務布局和資源投入,提升產品競爭力。

2、地緣沖突威脅世界和平穩定,全球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出口市場存在不確定風險。應對措施:加強對出口市場宏觀環境和貿易政策的持續關注及分析,及時制定應對策略,提前布局或采取方案,推動海外市場可持續發展;加快高端市場突破,利用新能源產品打開海外高端市場;整合集團內外部資源,聚焦核心市場,實現公司招投標、市場研究、市場支持、技術前置、收發車等資源實現全面向海外市場傾斜;針對區域特點布局高性價比產品,提升海外業務金融服務能力,實現出口業務穩步發展。

3、受原材料價格及出口運輸費波動、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影響,可能增加公司各項成本的風險。

應對措施:繼續開展降本增效工作,加強采購、研發、生產、銷售、管理費用等關鍵環節的成本管控,嚴控費用資金占用,降低無效及長期積壓;同時,通過優化設計、定額管理、集約化采購等措施降低成本。

責任編輯:李秀枝
后發表評論
信息咨詢
請輸入11位手機號

×
登錄
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