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_99re国产视频_国产经典视频一区_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吳洪亭:2025年客車行業趨勢分析

中國商用車論壇2025-04-01
66120

2025年3月26日-28日,2025商用車產業發展會議在湖北省十堰市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以“開辟新賽道,匯聚新動能——發展商用車產業新質生產力”為主題,采用“1+1+6+N”模式,即1場閉門會議,1場開幕式暨主旨會議,6個主題分會場和其他相關對接、展示等活動,旨在深入分析商用車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探討商用車產業未來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其中,在3月28日上午舉辦的“主題分會場五:商用車政策法規與市場趨勢”上,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管理部經理吳洪亭發表精彩演講。以下內容為現場發言實錄:

中通.png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代表,我是中通客車的吳洪亭,很榮幸能夠在2025中國商用車論壇上發表這個演講。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討的主題是《2025年客車行業趨勢分析》。

我會從這六個部分開始我今天的分享,第一部分是回顧過去十年客車行業總體的發展情況。第二部分主要是講國內公交政策的分析及銷量預測。第三部分主要是講國內旅團。第四部分是國內校車。第五部分是國內出口情況。第六部分主要針對整個客車行業2025年的整體情況進行預測。

這是近十年來客車行業的整體數據,受新能源購置補貼政策的影響,2016年總體的銷量達到了峰值。在2016年前后,我們的客戶購買一臺8米上下的純電動公交車基本上是不用花錢的。之后一直延續到2022年,大家可以看到一直處在下滑的態勢。

柱狀圖頂部的橙色部分代表的是出口,下邊藍色部分代表的是國內。作為銷量的一個主體,國內的下滑帶動了整體下滑的速度非???,2016年國內是19.39萬臺,但到2023銷量直接來到了6.2萬臺,這個降幅還是很大的,意味著每年都會有一個2萬到3萬的下降幅度,并且這個下降的梯度已經成為常態化。

2023年數據有一些恢復,主要是靠什么呢?國內旅游市場,它迎來了一個火爆。另外,出口市場的拉動,2024年國內和出口齊發力,造成了一個比較好的局面,連續兩年的恢復性增長。

大家可以看到2024年行業整體又回到了10萬臺以上,達到了12.6萬臺,這個數據怎么說呢?在以前下降的大趨勢下能夠有連續兩年的恢復,當然很多層面上,一個是得益于出口,一個是得益于國內政策的刺激,這個數據還是很漂亮的。

第二部分是國內公交政策分析及銷量預測。

國內公交大家可以看我們是從疫情前最后一個正常年份,也就是2019年的數據開始看,整體的趨勢是呈波動下滑的,2022年為什么有一個小的波動呢?是因為前面幾年國補一直處在退坡的狀態,在2022年底國補完全退出,2022年就吃掉了后面一些年份的置換需求,導致它有一個小的上揚。包括近幾年各個地方政府的財政非常緊張,導致了2023年來到了歷史的谷底,只有2.58萬臺。但是在2024年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數據又有明顯的上揚,這個是為什么呢?主要是因為2024年7月份國家發布了一個置換補貼的政策,就是以舊換新,公交是在這個范圍內。因為有這個政策的刺激,在2024年四季度,尤其是在12月份,公交市場得到了一個集中的釋放。2024年大家可以看一共銷售了3.6萬臺,同比增長的幅度非常大達到40%。

這里想要說明的是,剛才說的12月,12月單月就有1.1萬臺,這個數據直接占據了整個年份的近1/3。

這是2025年公交的政策,主要就是加力擴圍,提高了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的更新補貼標準。更新整臺車平均補貼的額度來到了8萬元,去年平均是6萬元,提升了2萬。更換動力電池每臺車平均補貼4.2萬,這個是延續了去年的標準。

第二部分是城市客運量的恢復性增長,這一塊目前只能查到去年1到11月份的數據,其實整年的數據和這個數據不會有大的偏差。同比增長是6.1%,其中公共汽電車的客運量也是增長了2%,客運量雖然較去年的增速有所放緩,但是依然保持了恢復性增長的態勢。公共汽電車仍是城市出行的重要方式。

第三部分是農村客戶融合發展。一個是10萬個,一個是2萬條,這兩個數據是比較大的,并且要在2027年之前爭取要實現。這里要提到在去年的4月份,交通部發布并多次更新適配車型的目錄,據我們了解已經發布了五批,涉及的車型也有80余款,這項適配車型目錄我們認為是對該細分市場在健康、安全、規范化上增加了一道保障。

接下來我給大家匯報一下2025年截至目前各地補貼執行方案,還有執行細則的發布情況。

2025年1月21日到3月24日,有23個省份,還有深圳、青島兩個計劃單列市,它們發布了這個地方的通知,基本上都沿用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發布的補貼標準。剛才那個金額已經給大家匯報過了。這里想說一下,去年的平均補貼標準是6萬元,但是實際執行的標準是8萬元左右,因為它是一個平均值,今年的平均值來到了8萬元,我們預測它的實際執行會在10萬到12萬元。

大家看左側的地圖,顏色有深有淺,深的是比較清晰的,它的補貼額度比較高,淺的基本上沿用國家的補貼標準,平均8萬。再淺一些顏色,寫0的這部分并不是說沒有補貼,只是說這些區域相關的細則,還有方案沒有發布而已。

除了青海、江蘇、四川這三個地方它的額度比較高,我們要注意的就是四川,它針對適老化車型提高了補貼標準,這里的適老化車型主要針對低地板、低入口的公交車。

另外,它將農村客運車輛的更新納入了補貼范圍,北京就不說了,北京主要針對旅游產品,后面會介紹。目前來看,僅是安徽和四川發布了實施細則,明確了具體的補貼金額。

這一部分不著重講了,這有一個政策,針對這十個城市有一個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的通知,對十個城市新能源城市客車市場覆蓋率,包括它對其他城市的扶持和帶動作用。

這部分是公交車的預測,相關的政策刺激有一定的作用,其實現在的公交公司購車或者置換的需求早已趨于理性,基本完全基于運力需求。另外,這些客戶對補貼政策的敏感度趨于弱化,或者說相關的政策帶給客戶置換車輛的驅動力趨于弱化。這樣就會導致什么情況呢?今年我們預測整體還是會有一個小幅的增長,但是增幅并不大,今年預計是4萬臺,同比增長10%。

剛才提到一些公交公司的客戶對補貼不太感冒,其實我這里有一個比較貼合的案例今天也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有一個朋友非常喜歡特斯拉這個品牌,相信很多年輕人也很喜歡這個品牌,當時他不是很認同老車主嘴里經常說的早買早享受,恰恰相反,他更認可晚買享折扣能省下來的真金白銀。在2022年我的朋友跟特斯拉的銷售溝通,我有這么一個想購車的需求,特斯拉的銷售告訴他今年可能是免購置補貼的最后一年,另外還有一個5000塊錢的補貼,其實很合適,就勸他趕緊去下訂。第一次我這個朋友忍住了沒有去下訂。到2023年他關注的車型分多次應該是一共降價了5.6萬,這個額度還是很大的。

另外,當時的補助也從5000來到了1萬,當然前面說到的免購置稅的政策依然還在。到2024年,免購置稅的政策當然也在,這時候特斯拉的銷售就跟我這個朋友說,你看前面降的這些額度現在這些優惠還在,另外有免購置稅,還有五年的免息,又多了一個政策優惠。因為我這個朋友有一臺國3的老現代,他可以享受當時我們山東省給的一個政策,就是報廢這臺國3的車購置一臺新能源車能夠拿到2萬元的補貼。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已經來到了一個比較高的點上了,但是這還沒有到最后。這時候特斯拉聯系他,他說我再等一等,在2024年年底的時候他下訂了,為什么下訂了?因為這個時候特斯拉又推出了一項活動,結尾款的時候再有1萬塊錢的優惠,他運氣比較好,他關注的車型在2025年的年初推出了新款,他相當于相關的優惠政策都享受到了,并且提到了新款的車,因為大家都知道電車買新不買舊。后來他跟我們講,前面并不是說我自制力有多強,能展望到未來,他說我也很想買,但手頭上不寬裕罷了,之所以后期能享受到這些政策,全憑運氣。

其實有一個事實,在后面幾年免購置稅,還有國家補貼的額度他已經不關注了,他堅信這個東西會一直有,只不過是多少的問題,這個就要憑運氣了。同樣的道理,2024年7月底我們國家才發布新能源公交車置換補貼的政策,有實力有想法的客戶就想在年底趕緊把這個車上了,吃到政策的紅利。這樣他們有兩個困擾,一個困擾是到年底時間已經很緊張了,只有四五個月的時間,大家知道公交車上新車有好多步驟,從前面的準備到招標,到公示,再到生產、交付等等這些環節都走下來之后基本上也需要四五個月的時間,一個是時間緊張。第二個,它為了吃到最大的紅利,要絞盡腦汁地去收集符合淘汰或者說報廢的車輛,可能一些車況還不錯,但是為了拿到報廢補貼,也會忍痛割愛給報廢掉了。其實這個車大家歡歡喜喜的也都拿下來了,跑了不到一個月,到2025年初這個政策已經很明朗了,是什么呢?補貼延續,并且要加力,這時候這些已經買車的客戶感覺被割了韭菜。

另外,一些新客戶他們有一個什么想法呢?我不著急買車了,我要謹慎地再觀望一下,另外他是不是心里面還會有一個疑問,我再扛一年,明年國家是不是會有更給力的補貼政策發布呢?我們的客戶有這個想法也佐證了我們在前段時間開展的一個摸排,就是對國內公交上半年啟動情況的摸排,我們認為上半年國內公交會啟動7000臺左右,預計占全年的20%,去年上半年國內公交啟動21%,和這個數很接近。剛才我也匯報了,去年是7月底才發布的這個政策,上半年大家還不知道、不清晰,今年年初的時候補貼政策就已經很清晰了,正常一些需求在上半年就會釋放,但是考慮這個因素,這個數值較去年,我感覺還是低上不少的。

總而言之,可能有各種因素,但是我們認為2025年的公交市場,尤其是在下半年仍是大有可為的。

接下來給大家匯報一下旅團市場。

受疫情影響,2019年之后旅團的銷量迅速下滑,2023年疫情防控解除,旅游市場快速恢復,大家可以看到2023、2024這兩年增幅還是很大的。2024年全年一共銷售了接近4萬臺,同比增長25%。

這個是站在出游人次的角度上進行了簡單的分析,2024年大家可以看到出游人次是56.2億。這有一個大背景,2023年已經有一個很大的增長,在這個大背景下依然實現了15%的增長,其實這個數據還是很漂亮的。另外,大家可以看到2024年還是沒有達到疫情之前2019年的水平。2025年兩會一結束,習總書記就在貴州、云南兩個旅游大省進行了考察,并且強調文旅融合促進了經濟發展,文旅產業要走一條持續、健康的發展之路。我們就預測文旅產業今年將會成為各個地方政府的一個新寵,文旅產業將迎來一個向好的態勢。今年的出游人次我們預計大概率會超過2019年的水平,當然這也會直接刺激旅團客車的銷量。

作為旅游市場的一個重要板塊,班車市場現在正在有一個趨勢,就是快速的新能源化,這里我就不多說了,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多地政府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也是鼓勵淘汰國4的柴油車。因為存量比較大,有14萬臺左右的國4的柴油,未來幾年我們預計會迎來大的更新,新能源團體車市場有望迎來爆發期。

大家可以看到補貼標準,北京如果淘汰一輛國4的舊車可以得到3萬元的補貼,購置一臺大型的新能源客車可以得到14萬元的補貼,這樣就可以多拿到17萬。上海那個政策力度更大一些,一個是它的淘汰補貼力度要大一些,另外它直接和電池的電量掛鉤,每度電能拿到700元的補貼,最高上限是28萬,換句話說我買一臺400度電以下的客車,相當于電池的費用我基本上不用出了,我只是出電池以外的整車費用。

整體銷量的預測,因為2023、2024年這兩年連續釋放了疫情三年壓制的旅團更新置換需求,2025年旅團銷量我們預計會有一個小幅的下降,預計全年銷量是3.8萬臺,同比下滑4%。

校車市場,大家看這個數據非常不好看,當然我們也評估了一下這個數據基本上來到了谷底,因為出生人口的減少,幼兒園、小學撤點并校,校車的運營集中化,校車的小轉大等等這些因素疊加,導致校車銷量的下滑非常嚴重,2024年僅僅銷售了1700臺,同比下滑41%。

從出生人口的趨勢來看,大家可以看近十年的出生人口數量逐年下滑,2022年跌破了千萬。大家都知道中國人,尤其是我們的長輩對孩子的屬性都有一個比較大的,怎么說?叫大屬性的情節,在2024年龍年大屬性的加持下也才剛剛止住了跌勢或者下降的趨勢,也才漲了50萬。我感覺這里面也存在著透支,也就是今年這個年份大概率會跌破900萬,甚至850萬。

當時有一個二孩政策,在2016年在近十年達到了一個頂峰,按照6歲這些孩子基本上到了上小學一年級的年齡,也就是在2022年這批孩子會進入到小學一年級,這樣2022年之后可能生源的供給情況或者招生情況就會以100萬到200萬的梯度下降。

大家可能對100萬到200萬這個數據認知不夠直觀,這里我給大家解釋一下。按照我之前看到的一個數據,中國小學的平均學生數量大概有500人左右,在大城市千人以上的學校比較多,在鄉鎮或者是鄉村的學校可能只有兩三百人,甚至更少,我們按照這個平均值500人來計算的話,就意味著次年可能就有3000所小學倒閉。當然這樣計算不科學,因為這個下降的梯度是體現在次年的一年級招生上,因為每所學校有500人,每個年級有不到100人,我們按100人來算,這樣就意味著有15000所學校在次年生源不足,甚至招收不到學生,這樣就意味著出現了一個斷層,這樣去看這個數據還是很可怕的。

我們預測未來幾年校車市場的需求將會維持在一個低位,因為2012年以前的存量,校車進入了淘汰期,將釋放一定的存量更新需求,2025年預計銷量大約也只有2000臺,同比增長18%。為什么這里有一個影響呢?因為2012年、2013年這么前后幾年,校車市場它的份額還是比較大的,最高一個年份我記得接近3萬臺,周邊幾個年份也是2萬臺以上,所以當時的置換確實會帶動一定的增長。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出口方面的市場。

受疫情影響,2020年客車出口量它的降幅比較大,2021年起進入了快速增長期,大家可以看2023年的數值,已經超過了2019年的水平,2024年全年出口是4.45萬臺,同比增長38%。這個增幅主要來源于哪里呢?主要是中東、中亞、東南亞、中美洲這么幾個市場。宏觀方面環境從四個方面介紹,第一個是政治方面,大家知道目前俄烏和中東的局勢動蕩,對出口造成很大的不確定性。另外一些國家的碳排放要求趨嚴,為新能源市場帶來了機遇。經濟方面,部分地區經濟復蘇乏力。

社會方面,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它的城鎮化進程在加快,很多國家的政府也想要政績,他們可能愿意花費更小的代價有一個更好的成效,客車作為服務公共出行的交通工具是他們的首選,恰恰相反他們不會優先選擇成本高昂、建設周期比較久的高鐵或者地鐵項目。另外,疫情之后,以沙特、印尼這些國家為代表的朝覲活動恢復了常態化,尤其是大的朝覲活動直接會帶來很大的客車需求量。

在技術產品方面,中國客車的新能源是起步比較早的,另外我們的技術目前比較成熟,再加上我們有一些成本優勢,我們的產品在海外很多國家還是很受歡迎的,但是在歐美這類市場,我們近幾年深耕的包括深度也好、廣度也好,可能還不及預期,這樣就對我們出口的客車產品提出了一個是智能化,一個是高端化,一個是可靠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歐盟力推重型商用車零排化進程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延續了好久,確實他們的力度也很大,歐盟出臺了全球最嚴苛的重型車二氧化碳排放法規,要到2030年實現100%零排放城市公交車的注冊市場,這就意味著至少每年需要保持18%以上的增長率,這主要是針對新能源車。歐洲的門檻很高,但是它的蛋糕確實非常大,這就需要國內的整車廠花力氣、花精力去啃下或者是去爭取到更大的市場份額。

這是海外的銷量預測,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在增加,但是危中有機,海外市場將進入穩定期,2025年我們預計出口量在4.5萬臺左右,其中新能源客車出口量將繼續增長,大家可以看到來到了1.2萬臺,基本上已經達到了25%以上。

前面介紹了各個細分市場,大家也看到了有升有降,綜合來看我們認為2025年整體的客車市場情況較去年基本上是持平的狀態,大約在12.5萬上下,同比下降1%,國內公交、旅團、校車三大板塊加起來大概有8萬左右的量,同比有一個小幅的下滑,2%。海外市場剛才說了有4.5萬輛,同比增長1%。

以上就是我們對客車市場分析和判斷的分享,不足之處希望大家多批評指正。最后希望大家有機會來到山東中通客車蒞臨指導工作,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

責任編輯:李秀枝
后發表評論
信息咨詢
請輸入11位手機號

×
登錄
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