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客車收到超6億補貼 客車市場普遍“壓力山大”
時間:2019/5/25 8:12:06來源:新京報作者:責編:李秀芝共:1698 字點擊量5月22日,中通客車發布公告稱,已收到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資金6.83億元,除去已收到的款項外還有33.35億元沒到位。再加上2018年國家新能源補貼標準進一步下調,導致中通客車凈利潤持續下降。
事實上,補貼退坡也讓整個客車市場“壓力山大”。亞星客車2018年凈利潤大幅下滑69.47%, 安凱客車更是陷入虧損,虧損額度高達8.93億元。有汽車行業專家分析表示,2018年新能源客車市場走勢總體較弱,客車增長壓力大,這也是政策推動新能源車轉型的體現。
超30億元補貼款還沒到位
5月22日,中通客車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19年5月20日收到聊城市財政局轉支付的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資金6.83億元。而在此之前,中通客車在2019年已經收到過一次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
1月15日,中通客車發布公告披露,根據山東省財政廳《關于提前下達國家補助2019年節能減排補助(2016-2017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清算)資金預算指標的通知》,公司于2019年1月11日收到聊城市財政局轉支付的國家2016-2017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資金約9.8億元。
對于收到補貼資金的影響,中通客車的表述與5月22日發布的內容一致,本次收到的款項將直接沖減應收賬款,對公司現金流產生積極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中通客車2018年年報顯示,在應收賬款中新能源客車國家補貼款高達49.98億元,除去上述兩筆收到的款項外,中通客車截至2018年末的新能源客車國家補貼應收款還有33.35億元沒到位。
補貼調整加劇,中通客車虧損
對中通客車而言,面臨的不只是新能源補貼款發放時間的早晚,還有補貼退坡的窘境。記者對比整理中通客車近幾年的年報發現,隨著補貼調整,中通客車營收、凈利潤指標也在逐年下降。
根據已發布的財報,2016年-2018年,中通客車分別實現營業總收入92.57億元、78.52億元和60.79億元,除2016年同比增長30.13%外,其余兩年分別同比下滑15.18%和22.58%。營業總收入在逐年減少。此外,財報顯示,2016年-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86億元、1.91億元和3657.13萬元。不僅營業總收入在減少,這三年的凈利潤也在大幅下降。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新能源補貼調整影響。中通客車在2017年財報中提到,國家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客車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市場需求出現了較大下滑。受此影響,公司產品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常規客車、輕型車占比提高,新能源客車銷量下滑明顯,盈利水平出現大幅下滑。同時,2018年國家新能源補貼標準進一步下降,公司新能源客車的盈利水平受到了較大影響,導致中通客車凈利潤下降。
客車市場去年普遍“壓力山大”
事實上,不僅是中通客車因補貼調整業績有所波動。其余多數客車企業也同樣受到影響。
宇通客車披露的年報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17.46億元,同比下降4.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為23.01億元,同比下降26.45%;亞星客車發布的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約24.58億元,同比微增2.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307.22萬元,同比大幅下滑69.4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為244.48萬元,同比下滑94.21%。
下滑情況在安凱客車身上表現得更為顯眼。數據顯示,*ST安凱客車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是處于虧損狀態,虧損額度高達8.9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288.15%。
就上述情況,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018年新能源客車市場走勢總體較弱,客車增長壓力稍大。這也是政策推動新能源車轉型的體現。
但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發布的新能源客車補貼發放條件有所改變。《關于進一步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解讀》中稱,從2019年起,有運營里程要求的車輛,完成銷售上牌后即預撥一部分資金,滿足2萬公里后再予以清算。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此舉意味著企業不必再像2018年那樣,在滿足2萬公里行駛里程后才能為運營車輛申請補貼,這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企業的資金和運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