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電動造就全國首批新能源公交 十年回看仍繁忙
時間:2018/7/25 11:04:42來源:中車電動作者:責編:張楠共:1382 字這批新能源公交我開10年了,真的很難得,傳統車也早就應該‘退休’了。現在性能仍然非常好,客流高峰期也可容納60余人。
公交車,由于載客量大,啟停頻繁,各種零部件損耗大,大約7年左右就需要更換。然而由中車電動提供的全國首批新能源公交車,在繁忙線路上運營了10年,不但沒有退出歷史舞臺,而且仍然在代表株洲榮耀的“工人先鋒號”——楊莉專線上運營,風雨無阻。
大部分已“退役”,只有“它”堅守
近年來,新能源客車在公交、旅游、通勤等領域廣泛應用,至2017年底,我國新能源客車累計推廣32萬輛,推廣范圍覆蓋各省、市、縣及鄉鎮,推廣規模全球第一。
但,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時間追回到2008年,株洲公交引入了首批10輛中車電動混合動力新能源公交車,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
“新能源汽車技術過關嗎?”“這車乘坐安全嗎”“真的節能環保嗎?”
株洲公交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建新坦言:“早在2008年,我們就看好綠色交通的發展趨勢。但是第一批新能源車上線我們還有點擔心,畢竟是新技術新產品,但是這10年下來,發現這批車確實節油,其車輛核心系統也非常穩定。”
2008年正逢奧運,北京、青島、株洲相繼上馬新能源公交車。可是,奧運過后,據媒體報道,“部分奧運示范新能源車閑置”,在青島試跑的4輛新能源公交車最終也沒有正式上路。只剩下株洲這一路公交車,一直堅守在最繁忙的線路運營。
株洲市民王大爺介紹道:“我是個‘巴士迷’,據我了解這批車是串聯式12米混合動力新能源公交,純電啟動,無級變速,不僅節能環保,也降低了駕駛員的勞動強度。和以前冒黑煙的公交車相比,這車好太多了。”
運營了10年,雖然已成“老兵”,但在中車電動售后與維保人員的精心呵護下,卻是越發地迷人了。該批車的行駛證有效期為13年,所以再運營3年也是沒有問題的。
株洲公交提供權威數據表明,該批車通勤率一直保持98%,較傳統燃油車平均節油30%,每輛車一年行駛6萬公里左右,累計節油59400升,減少碳排放445.5噸。10輛車10年運行下來,累計降低燃油成本360多萬元,減少碳排放35640噸。
10輛車,改變一座城
有了10輛新能源公交的運營經驗和示范效應,2009年,株洲市政府下大決心,預計3年時間,把株洲中心城區的627臺公交車實現全部公交電動化,對當時所有的城區公交車全部更新為混合動力客車。
結合國家“十城千輛”工程,從2009年到2011年,株洲公交只用了兩年多時間,就提前實現了株洲中心城區的公交電動化。株洲也因此在全國眾多城市中,成為全國各大城市競相學習的典范。
10年時間,株洲市先后購置中車電動新能源公交車1027輛,其中混合動力車型807輛,純電動客車220輛,在節約大量運營成本的同時,節能減排效果更加明顯。
在大面積使用新能源公交車后,節能減排效果非常明顯。綜合1027輛新能源公交車運行數據來看,單車較傳統車平均節油11.88升/百公里,平均節油率達到36%,全年節油6536376升,減少碳排放49022噸,累計節約成本3300多萬元。以10年運營為準,新能源公交車累計節油超過6.25千萬升,為株洲市減少碳排放48.75萬噸,降低運營成本3.25億元。
如今,電動化、智能化、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服務,讓株洲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高效,綠色文明出行已然成為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