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中通客車的三大財富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7月6日上午,山東聊城市東昌賓館千人禮堂內紅旗飄飄,歌聲嘹亮,群情激昂。來自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各部門的員工代表,在這里共慶中通專業生產客車40周年。他們身上的紅色文化衫匯聚成一片紅色海洋,與禮堂頂部的燈光交相輝映,將現場氣氛烘托得隆重而熱烈。
“唱得好!”歌聲感染了前來參加慶典的地方及行業相關部門領導,以及中通客車股東、供應商、客戶代表,走上主席臺時,有人不禁發出這樣的贊嘆。
“光輝的歷程,永恒的信念”的慶典主題告訴人們,這也是中通客車邁向新目標的誓師大會。中通客車董事長李海平在致辭中滿懷信心地表示,到2015年,公司將實現產值、市值“雙百億”戰略目標,成為國際一流客車企業和新能源客車領域領導者。
在慶典儀式上,相關部門領導、合作伙伴和員工代表相繼發言。他們對中通客車表現出的關心與支持、肯定與信賴或自豪與信心感染了在場每一個人,讓大家感受到這家企業輝煌歷程背后的力量。領導支持、客戶信賴、員工信任已成為中通客車前進道路上的寶貴財富。
■ 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
中通客車是山東省最大的客車制造商,大中型客車銷量連續多年穩居國內同行業前列,以純電動客車為代表的中通新能源客車更被視為山東省汽車工業名片。在此次慶典儀式上,來自多個政府部門的領導及中通客車股東方多位高管,都對中通的發展表現出極大關注。
中共聊城市委常委、副市長侯軍對中通客車為聊城經濟發展所作的貢獻給予很高評價。他在發言中說,中通客車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開拓創新、科學發展的40年,也是聊城市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的40年。聊城市委、市政府將努力創造良好環境,支持中通客車實現“二次創業”宏偉目標,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新貢獻。
山東省交通工業集團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蘇琳表示,中通客車是集團下屬重點單位,他們將充分利用集團資源及產業體系,為中通客車提供更廣泛的產業支撐。希望中通客車堅持國際化戰略,積極將新能源客車培育成新增長點,做好產品升級及戰略產品研發,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
■ 忠誠客戶的肯定和信賴
專業生產客車40年來,中通客車累計產銷量已達10萬輛,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及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不少忠誠客戶。作為客戶代表,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市公共交通總公司、聊城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和聊城交通汽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高管出席了慶典儀式。
近年來,濟南公交公司與中通客車一直保持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在發言中,濟南公交公司總經理助理金建勇對中通客車、特別是中通新能源客車的表現稱贊有加。他說,2009年,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背景下,作為“十城千輛”示范城市,濟南市投資近億元購置了80輛中通油電混合動力客車。經過一年多實際運營,這批客車的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關鍵零部件總體情況良好,平均百公里油耗比同類柴油車低大約30%。2010年底,濟南公交又一次進行新能源客車招標,中通客車獲得全部100輛的訂單。
■ 全體員工的自豪和信心
大中型客車制造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在40年發展中,中通客車逐漸形成重視人才,包括一線工人培養的傳統。引進荷蘭BOVA公司客車技術后,他們先后派出120名工人赴荷蘭學習,今年,他們又建立起山東省技師工作站。業務水平和工作技能的提高,增強了員工的自豪感和對公司的信心。
王曉魯是1976年參加工作的一名老員工,見證了中通客車從年產十幾輛到近萬輛、從改裝廠到整車制造企業、從幾個人的技術科到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從不能設計一張客車結構圖紙到產品完全自主研發、從山東名牌到中國名牌、從國內市場到國際市場、從單一車型到8大系列上百個品種的發展歷程。他說:“每一名員工,無論年長還是年輕,無論在什么崗位,都為能在這個充滿活力和文化氣息的企業發揮自己的才能感到自豪。”
1997年畢業的張則強是中通客車青年員工代表,2010年獲得山東省“首席技師”稱號。他表示:“中通客車一貫重視技術工人培養,積極實施‘金藍領’成才、成長工程,堅持開展技能比武和崗位練兵,廣泛進行技術創新和QC攻關活動,組織和引導我們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刻苦鉆研成長成才。”
“我們是中通主人翁,肩負二次創業使命……”在場的全體中通客車員工起立宣誓,將慶典儀式推向高潮。“在創業中成長,在奉獻中收獲”的誓言,將激勵著他們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繼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