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客車腳踏實地開拓公交車市場
“新能源客車”無疑是近幾年公交行業里的“關鍵詞”,不管是造車的人還是用車的人,對它無不是叫好聲一片,但我們絕不能忽視當下公交行業真正的主力軍——傳統動力公交車。
中通客車綜合節油率達到10%,去年年初記者曾為此撰文《傳統動力節能減排之挑戰》,大量的內容記載了天津公交集團對中通客車的科學試驗過程及數據結果?,F如今,我們再次探訪中通客車,采訪了中通客車副總經理賈開潛,并深入一線公交車隊了解實際用車情況。
塑造品質 公交客車高配低維
國務院46號文件下發后,公交企業開始了真正的改頭換面,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乘車越來越講求安全性和舒適性。這也讓更多的公交企業提高了購車的要求,比如要求車輛的檔次、配置以及人性化程度都要達到一定的水準。
賈開潛副總經理向我們介紹到:我們給公交用戶提供的車輛產品除了安全舒適,首先是要做到“高配低維”。這不單單是我們中通客車一個品質上的保證,更多是因為企業能拿到政府的扶持資金畢竟是有限的,有些地方甚至都沒有,企業不但要考慮到買車費用還要考慮日后的維護。我們的客車配件都是高質量的,像發動機都是玉柴和濰柴的機器,而且整車匹配的性能都是非常優秀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維護的費用,間接的為客戶提高了企業效益。
在采訪中賈總還提到,很多公交企業為了控制購車成本要求減配,但中通客車會根據公交用車的實際路段替企業考慮。比如一些遠途的公交車,企業提出不安裝緩速器,這時候中通客車會強調此路段安裝緩速器的必要性,并盡可能的說服企業安裝。
開拓市場 天然氣客車風光無限
在低碳時代,清潔燃料客車受到越來越多客運及公交企業的認可,現在很多公交企業都在使用CNG客車,而LNG也因為液化后儲存更集中,大大提高了車輛的續駛里程,前景更是無限光明。
中通客車憑借對天然氣客車市場敏銳的嗅覺,很早就進行了天然氣客車產品的開發,更是在全國率先造出后置式天然氣客車。有了廣闊的市場和成熟穩定的產品,中通客車開始大展拳腳。在西部,中通客車收購了新疆客車,憑借新疆豐富而優質的天然氣資源讓中通客車在西部交通運輸行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在祖國的最南端,海南省的公交、客運、旅游客車大多都選用的中通天然氣客車,海上豐富的油氣田為使用LNG客車提供了很好的有利條件。
賈總對記者說:“我們是最大可能的為公交企業創造效益,為什么能這么說?因為我們的天然氣客車氣耗更低!”
苦心研發 輕量化技術節油功效大
熟悉中通客車的人一定還熟悉另一個名字——李冀榮。作為中通客車的總工程師,李冀榮讓天津公交公司的很多人又愛又怕,愛是因為他經常把場站和路隊當成自己的家大家互敬互愛;怕的是只要他一出現總要問:又節油多少啊?節油情況有新的進展么?
正是有了中通人的這種境界,中通客車的節油水平始終平均都保持在10%以上,也正是由李冀榮總工帶領的研發團隊研發出了中通大型矩型管的底架式全承載車身結構。該結構采用矩形管焊接成一個整體剛性車身骨架,使車身形成一個全封閉式的力環結構,車身和底架共同承受載荷。這樣的全承載城市客車讓輕量化的作用直接體現為節省油耗,而該項技術也于今年年初拿到了國家發明專利證書。
車身雖然輕了,但由于采用封閉環結構,沒有車架,還可以降低地板和整車高度;而且整個車身參與載荷,上下部結構形成一整體,在承受載荷時多點受力,使整個車身殼體達到穩定平衡狀態。
$page$
細節加分 “咫尺間”提高企業效益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突飛猛進,越來越多的人口涌向大中型城市,城市公共交通就面臨著極大的考驗。尤其沒有什么政府補貼的公交企業,怎么樣才能提高生產效率和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過去叫做“多拉快跑”,現在公交車大都有限速,即使沒有限速的情況下城市交通擁堵也很難跑得起來,所以就不大可能跑得快了。
那多拉些乘客可以實現么?中通客車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賈總以中通12米公交車舉例,12米的中通客車包括駕駛員在內額定容量為117人,而同行業其他12米公交車載客容量大多是96人,這一下子就能多拉21個人,如果同樣是滿載,經濟效益顯而易見。
為體現城市化公共交通的方便快捷,鼓勵更多的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現在很多城市尤其是早晚高峰時間公交發車頻率大大增加。由于高峰期間各種車流混雜,路面擁堵壓力也比較大,所以公交車要求盡快的上落乘客,這就需要有足夠的通過率。據賈總介紹,中通的12米公交車前車部分過道寬度是770mm左右,而同行業其他12米車輛大都是在670mm左右距離,而后車部分應該是990mm,其他車輛也就達到800mm左右的寬度。如果按照這個數據來判斷,乘客通過率高、上落客時間短,要想“快跑”也有一定的可能了。
$Next$
這輛中通客車在天津公交已工作了8年
滿意度高 公交用戶贊口不絕
在采訪賈總一周后,記者專門來到天津公交集團一公司京津路隊,特別要看看中通的省油公交車。常隊長看見記者就說:“要是我們天津公交能有北京政府那么大手筆的支持,我們也許還不用精打細算這筆節油賬了”。
的確,從政府的補貼來算,天津和北京相差近百倍,補貼分到各公司再到車隊就少之又少了,這不得不使車隊要從節油這個角度來提高效益,并對客車企業和駕駛員都提高了要求。駕駛員要首先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工作中費油了都有小小的懲罰,但要是省油了都會大大的獎勵。而在車輛方面,京津路隊為總結車輛節油性還要進行特別的比對。
$Next$
天津公交一公司京津路隊的省油公交車
兩條線路,802路和610路雖然分別選用的是兩個不同品牌的車輛,但配置相當、空調一樣,要比對就要各調出5臺車進行線路上的互換,通過25天的測試,京津路隊得出如下數據:802路其他10米公交車百公里油耗31.8升,中通10米車是28升,節油率達11.9%;610路其他10米公交車百公里油耗31.8升,中通10米車是29.2升,節油率8.2%。
常隊長介紹說,中通客車僅是省油一條就給我們幫了大忙了,因為公司的給的燃料費用是固定的,而其他效益都要上交回公司,所以要想鼓勵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只有靠我們自己節省。
公共交通不是一個華麗的事業,而是要腳踏實地的為人民服務,公共交通行業也需要更多的生產企業能夠腳踏實地的為他們服務、為他們著想,而生產企業只有時時刻刻都站在用戶的利益上考慮,才能得到更多的信任和認可。